黔货出山产业兴,莞印共谱“红火”山海情
创始人
2025-09-25 02:41:52
0

眼下,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万亩辣椒基地里,红艳艳的朝天椒挂满枝头,农户们弯腰采摘,麻利地将一筐筐“红火”搬上货车。同一时刻,红茶生产线蒸气升腾,木黄镇的冬瓜地里收割声此起彼伏。

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醇香四溢的茶叶、菌菇、木耳、蔬菜等品类繁多、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9月27日,这些带着露珠的“印江红”,将走入东莞集中展示推介,让深藏于武陵山区的绿色、有机、健康的优质农产品,跨越山水阻隔,走进千家万户。

起步晚、但势头猛的“花果红”

素有“中国名茶之乡”美誉的印江,过去以一片绿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如今,面对市场多元化需求,印江的茶产业,正经历一场从“绿”主导向“红绿并举”的“颜色革命”。

早期,基础款的红茶香气不足、缺乏特色。是改良品种还是革新工艺?推动红茶产业提质增效,成为当地面临的新课题。

成立于2015年的贵州贵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及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有省内优良品种黔茶一号茶园基地500多亩,合作茶园3000多亩,生产地标产品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茶)、老白茶、红茶等。

据介绍,传统红茶工艺没有摇青环节,在制茶技术升级上,贵蕊公司采用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通过适当摇青,让茶叶芳香物质充分释放,使其具有独特的花果香。这一改进,形成了印江“花果红”红茶独有的风味标识,并连续多年获各类赛事金奖,成为新工艺红茶的风向标。

在传承基础上,印江通过工艺创新,构建起系统化、智能化的“花果红”加工技术体系。科技赋能成就了其“果香馥郁、甘甜鲜爽”的独特品质。

今年8月,贵州山山谷农业有限公司推出“印江花果红”茶酵素饮品,以梵净山绿茶为基,发酵成时尚健康饮品,口感酸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从“产得好”转向“卖得巧”,精准契合都市青年追求健康、便捷与时尚的饮品趋势,成为“黔货出山”对接湾区市场的又一创新尝试。

随着东西部协作深入开展,印江茶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逐步显现。2024年以来,东莞市寮步组团支持印江新建5条茶叶生产线,覆盖上万亩茶园,辐射带动超5000人就业。山山谷公司负责人向瑜介绍:“2024年新投入的碾茶生产线每小时茶青处理量达500公斤,产能是之前的两倍,带动下游600亩茶园农户稳定增收。”

扎根产业、链动湾区的“辣椒红”

在贵州梵净红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鲜红的辣椒堆成小山,7条25吨级全自动烘干生产线正24小时不停运转,热浪裹挟椒香,一幅红火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辣椒是印江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东莞寮步组团立足印江已有的辣椒产业发展基础,引进贵州梵净红食品有限公司,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余万元,协作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推进辣椒烘干、泡椒等多条辣椒生产线扩容提量,发展“梵净红”订单辣椒超5万亩及精深加工项目。

“鲜辣椒通过精深加工成泡椒、糟辣椒后,产品附加值至少提高30%。”贵州梵净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文刚说,为让辣椒 “身价倍增”,公司还延伸出辣椒面、油辣椒、辣椒段等深加工产品。

在沙子坡镇天星村,互立农业基地的80多亩“椒霸天下”朝天椒品质出众,硬度高、耐储运、风味浓,成为供港蔬菜的“尖货”。基地负责人朱悟颉介绍,这种辣椒硬度高、耐储运,货架期长,且风味浓郁,是南方市场的热销品种。

今年,该基地辣椒亩产预计可达5000斤左右,收购价稳定在每斤5至7元,经济效益显著。自8月以来,已向大湾区发运数车,每车均载一万多斤。有了稳定订单和畅通渠道,该基地年产值有望突破300万元。

从零散种植到“订单+精深加工”全链模式,印江辣椒产业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持续注入下,逐步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农户1.2万余户共3万余人增收。一颗颗红辣椒,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火红”印记。

山海携手、双向奔赴的“菜篮子”红

木黄镇,是印江县红色文化和木黄窖酒的诞生地,如今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基地。

2022年,贵州黔福兴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黔福兴”)正式落户木黄镇新民坝区。公司依托东部市场需求导向,在荣光、新光、乌巢三个村集中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黑皮冬瓜。

2024年,公司已形成冬瓜种植面积约500亩,恰逢十年一遇的好行情,地头价攀至1.3元/斤。吴锦堂介绍,采收高峰期,来自广东的采购商每天发出3至4挂车,每车装载33至35吨,全部直供大湾区市场。

今年以来,公司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面积600余亩加种优质南瓜。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大湾区发送十多车南瓜,每车载重约30吨。据介绍,所有南瓜均严格执行“单果4斤以上、果形饱满”的标准,品质备受市场认可。

与此同时,依托优良生态,广东马冈鹅在印江实现规模化养殖。“印江山清水秀,空气好、水质优、森林覆盖率高,青草丰富,所以养出来的鹅品质会好很多。”鹏一烧鹅公司负责人冉茂鹏说,自己养殖、屠宰后的鹅一部分供应本地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而大部分则直接供应给大湾区市场,做成受欢迎的烧鹅美食。

产业发展的同时,就业带动效应显著。“现在我们在印江的基地有几十人务工。开展了‘农户代养’模式,将拉动更多乡镇一起来养广东鹅。”9月17日,贵州省鹏一食品有限公司亮相2025年马来西亚国际清真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与全球买家建立联系,不仅助力“黔货出山”,更推动“黔货出海”。

印江的“菜篮子”红,是市场渠道的红火,更是消费协作的双赢。

【结语】

从茶叶到辣椒,从冬瓜到烧鹅,印江的农特产品正借助东西部协作的东风,跨越山海,直抵湾区餐桌,甚至漂洋过海。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印江小组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集中打造“梵净山茶”“印江珍菌”等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巩固大湾区市场,积极拓展港澳及海外市场。

据悉,今年1-8月,广东市场直接采购及帮扶印江农特产品及手工艺品销售额超2.5亿元。山海携手,协作为桥,印江的“红”色产业,正在书写更多“红火”故事。

总策划:唐波 黄兴文

总统筹:唐波 罗禹雨

文|邹春江

图|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金秋时节,再忙别忘吃“3秋菜,4秋果”,应季而食,安然度秋!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正是丰收的季节。...
老两口的早餐真丰富,营养均衡,... 老两口的早餐真丰富,营养均衡,真羡慕这种退休生活。 老两口退休之后,就想着如何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饮食...
打卡杭帮菜!生爆鳝片试吃名单出... 你发现没?杭州人对奎元馆的感情,早就超越了一顿饭的范畴。这不,潮新闻App发起的《老姜打卡杭帮菜》生...
善德堂丨彭伟丽医生:腊八粥有哪... 腊八粥的食材搭配与制作方法关键在于谷物豆类互补、干果药材增香,传统做法需浸泡熬煮2小时以上。 1、...
白塔妙荟看广医,邀您共赴养生局 天高气爽,秋季养生正当时。9月19日,由西城区卫生健康委、新街口街道办事处主办的首届“白塔国医妙荟”...
黔货出山产业兴,莞印共谱“红火... 眼下,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万亩辣椒基地里,红艳艳的朝天椒挂满枝头,农户们弯腰采摘,麻利...
原创 秦... 标题:秦岭秀美的山岭间,世世代代用拐枣酿造的烧酒,旬阳野生拐枣醋。 在陕西的秦岭山脉中,隐藏着一个...
【墨西哥花型面包】做法步骤图 ... 说起做面包,身边有很多朋友说,为什么自己在家做的面包,口感松软度都没有外面卖的好吃呢?是不是必需要加...
精选十款鸡蛋的家常做法,简单快... 鸡蛋,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蒸、煮、煎、炸、炒、炖、卤、焖、冲、烤、摊等均可制作。制作简单,...
原创 今...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惊喜。不经意间七月已成过去,八月如期而至。汉字八的发音与...
【科普视界】无糖月饼=没有额外... 每逢中秋为了健康,很多人会选择“无糖月饼”,认为它们没有糖,热量低,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但事实真的如此...
原创 光... 作者︱懂酒哥 当下光瓶酒的消费热度,早已跳出“低端口粮酒”的传统认知,成为白酒行业最具活力的细分赛道...
男友买奶茶记错甜度弄成全糖,一... 下班走出写字楼时,远远就看见陈默站在奶茶店门口,手里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珍珠奶茶,白色围巾上沾了点细碎...
【紫金一桌菜】凤安菜:一席荷花... 每一道“镇”桌好菜,都是山河与匠心的私语。老师傅翻炒时的凝神屏息,阿婆揉面时的娴熟纹路,孩童踮脚张望...
秋日的“全核盛宴”:一口嫩脆藏...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核桃飘香的时候。你知道吗?云南凤庆县有172万亩核桃树,家家户户都种着它。 ...
老北京鸡肉卷,在家也能轻松做 经常生活在北京的人最好的就是这口,老北京鸡肉卷,早上来一个,吃的好又吃的饱,在家也能做,一起来看看。...
宜昌的它北上,首站为何是这里 9月16日至17日,“楚天好茶山东行”先后走进济南与青岛。两天,宜昌多家茶企签署25项产销合作协议,...
原创 老... 人到中年,和父母住到一起还是不停的受其恩惠,双职工每天定时上下班,接送孩子、烹饪早餐、午餐的事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