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业新规聚焦于灭菌乳等品类的规范时,复原乳却常被大众莫名贴上“低质”“不好”的负面标签。事实上,在乳业生态中,复原乳有着不可替代的正面价值,我们不该对其“标签化”误解。
近期灭菌乳新规的核心,在于明晰灭菌乳和其他乳制品的界限,规范市场秩序。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灭菌乳原料就很少使用复原乳,新规进一步厘清品类,是为了让市场更透明,而非针对复原乳。可大众却易将对部分劣质产品的印象,错误投射到复原乳身上,这是一种认知偏差。
从乳业生态来看,复原乳有着关键作用:
其一,它是资源合理利用的体现。在全球乳业贸易中,乳粉作为易储存、易运输的形式,通过复原乳的形式转化,能有效调节区域乳源供需,避免乳源浪费,也让不同地区消费者能稳定获取乳制品。
其二,它丰富了乳制品品类。复原乳可用于生产酸奶、乳饮料等多种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像一些风味独特的乳饮料,借助复原乳的特性,在口感和品质上达到了较好的平衡。
其三,它在乳业产业链中推动了产业协同。乳粉生产、复原乳加工等环节,带动了养殖、加工、运输等多个产业环节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增长。
所以,在新规规范乳业市场的当下,我们不必对复原乳产生“负面联想”。它不是乳业的“配角”,而是在乳业生态中有着独特价值的“正面角色”,是保障乳制品供应、丰富产品品类、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应摒弃偏见,客观认识复原乳在乳业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看待整个乳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