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智科技创始人唐沐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在具身智能赛道的差异化探索路径。在当前人形机器人备受资本追捧的热潮中,唐沐带领团队另辟蹊径,以xbot咖啡机器人为载体,扎根“解决真实需求”的核心,让机器人走进博物馆、景区、企业茶水间,用75秒一杯的大师级拉花咖啡,交出了具身智能商业化的现实答卷。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近日,影智科技创始人唐沐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在具身智能赛道的差异化探索路径。在当前人形机器人备受资本追捧的热潮中,唐沐带领团队另辟蹊径,以xbot咖啡机器人为载体,扎根“解决真实需求”的核心,让机器人走进博物馆、景区、企业茶水间,用75秒一杯的大师级拉花咖啡,交出了具身智能商业化的现实答卷。
“落地基因”的锤炼
唐沐的职业生涯,始终坚持“解决用户真实需求”的初心。2003年,唐沐加入腾讯,随后牵头组建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CDC),一手打造出QQ头像、微信表情包等深刻影响大众社交的符号。“当时没想过这些设计会成为亿万人的日常,只是想要让产品更懂用户。”唐沐说。
2013年,唐沐加入小米。在这里,他带领团队开辟两条亿级产品线:小米路由器将复杂网络设置简化为“一键联网”,成为智能家居核心入口;小爱智能音箱则以“自然语音交互”开启大众对AI的认知。此外,他还主导成立小米探索实验室,率先布局VR、AR与机器人技术,为后来的创业积累了技术与产品经验。
“在小米的七年,让我明白‘智能’不是炫技,而是要解决真实场景的痛点。”唐沐表示,无论是路由器的便捷性升级,还是小爱音箱的交互优化,本质都是将复杂技术转化为普通人能感知的实用价值。这种“技术落地”的执念,在2019年他决定创业时,成为影智科技的核心方向。当时,他向雷军表示:“我想跳出舒适区,想做一款真正属于自己的、能落地的机器人产品。”
这份坚持也赢得行业大佬认可——影智科技的天使投资人名单中,既有微信之父张小龙,也有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黎万强等。“他们不是看重‘机器人’这个概念,而是认可我对‘产品落地’的执着。”唐沐告诉记者,正是这份信任,让他在人形机器人热潮来临时,有底气选择不跟风,专注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身智能产品。
咖啡机器人的智能逻辑
2023年起,人形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赛道热点。但在唐沐看来,这并非具身智能的核心方向。“具身智能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不是‘像人一样’。人形设计在很多场景下是累赘,比如做咖啡,根本不需要双腿和面部表情。”他说。
将目光锁定咖啡赛道,源于唐沐对市场痛点的精准判断。“2019年调研时发现,中国咖啡消费正在爆发,2019年人均不到5杯,2023年已达16.7杯,一线城市更是突破100杯,但咖啡店普遍面临‘人效低、体验差’的问题——咖啡师忙到没时间和顾客交流,高峰期出单慢,口味还不稳定。”唐沐认为,用具身智能解决咖啡消费的“效率”与“情感”双重痛点,或许是最佳切入点。
影智科技的xbot咖啡机器人虽无人形外观,却搭载双六轴高精度机械臂,工作半径达500mm,关节可360度旋转,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02毫米,能精准复刻咖啡师的拉花动作。2021年黑杯咖啡大师竞技赛上,xbot与世界级咖啡师同台竞技并摘得冠军;次年因人类咖啡师集体“抗议”,它被迫转型为评委——先制作标准拉花咖啡,再由人类咖啡师还原,足见其技艺精准度。
“我们的机器人不是‘表演家’,是‘生产力工具’。”唐沐用数据佐证观点:截至2024年,xbot咖啡机器人全球部署超450台,稳定制作400万+杯精品咖啡,单台日均出杯200杯以上,最高可达350杯。
目前,xbot早已超越“做咖啡”的单一功能。唐沐介绍,在大模型赋能下,它能通过AIGC技术,将顾客上传的照片转化为奶泡上的焦糖印花——情人节的玫瑰、景区的风景、孩子的涂鸦都能成为咖啡上的图案;能识别用户身份与口味偏好,自动切换数字人形象打招呼,甚至通过声音和表情感知顾客情绪,推荐“加甜提神”的咖啡;基于个性化消费知识图谱,顾客说一句“要一杯热带风情的咖啡”,它就能自主调配椰子、草莓等原料,打破菜单限制。
“人形机器人追求‘形态像人’,我们追求‘思维像人’。”唐沐表示,就像星巴克“把顾客当朋友”的理念,xbot正用技术实现这种情感连接——不是靠面部表情,而是靠“记住你的喜好”“感知你的情绪”,这才是具身智能的现实价值。
商业化破局与行业回归
在具身智能赛道多数企业还在“画饼”时,唐沐已带领影智科技跑通商业化路径。他向记者介绍,除直接销售xbot咖啡机器人,公司还推出“联营模式”,与万达影城、联想未来中心、华西医院等合作,将机器人嵌入消费、办公、医疗场景。
“所有产品必须在场景中设计,不做臆想的创新。”这是唐沐反复强调的原则。基于咖啡机器人的技术积累,他正拓展更多场景产品:无人快餐车可制作咖啡、汉堡,适合景区与商圈;咖啡小站则针对企业茶水间,提供“满配咖啡馆+两名全职咖啡师”的解决方案——43寸交互大屏、双机械臂、全自动咖啡机的组合,能24小时制作30+种饮品,且全封闭作业避免污染,后台精准管控物料成本。
“企业茶水间过去是‘标准化速饮’,现在可以升级为‘专业级精品咖啡定制’。”唐沐算了一笔账:传统茶水间的胶囊机、速溶咖啡口感差,还存在卫生隐患;而xbot咖啡机器人无需人工值守,物料消耗精确到每杯,行政人员通过APP就能管理,还能植入企业LOGO、价值观,成为“科技名片”。
目前,影智科技已在淄博、无锡建立生产基地,2026年将具备万台机器人产能,产品还出口至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针对欧美高人力成本市场,提供7x24小时无人咖啡解决方案。谈及行业现状,唐沐认为:“当前具身智能赛道的‘人形执念’,类似十年前的自动驾驶——当时大家都盯着‘完全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却忽略了L2.5、L3级别的落地价值。具身智能没有终极答案,但有很多可落地的场景,比如咖啡、快餐、医疗辅助,这些高频刚需才是行业破局的关键。”
他表示,人形机器人未来或许有广阔前景,但当前技术下,“为了人形而人形”会导致成本高、效率低,最终脱离市场需求。“人形机器人的长远叙事很好,但创业者要先活下来,要解决今天的问题。”
对于影智科技的未来,唐沐没有设定“宏大目标”,而是聚焦“每年升级一代产品”——性能翻倍、价格减半。“目前,xbot咖啡机器人已迭代至第三代,Lite版实现‘110秒出2杯’,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在持续下降。”他表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做最酷的机器人”,而是“做最有用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