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零食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徐福记又向前走了一步。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2024年国内零食市场规模达到7627.4亿元。市场在扩大,前景亦是广阔的,但竞争也是激烈的。对于品牌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在万千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能牢牢抓住用户心智的那一个?纳食认为,真正能够触动人心、建立深度信任的连接的方式之一,就是溯源。
9月23日秋分,在这个中国文化中具有浓厚吉祥寓意的节气同时又被誉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刻,徐福记组织了一场在自家花生种植示范区——辽宁阜新的溯源活动,邀请客户嘉宾及媒体记者亲身探寻一颗花生酥从田间到舌尖的诞生之旅。
从“说品质”到“见品质”
徐福记让信任可感可触
“12项监测,其中黄曲霉毒素B₁≤15μg/kg,比国标≤20μg/kg还严”“一斤花生仅选2两”“严选北纬42°黑土小白沙花生”,在徐福记的溯源活动中,这些品质承诺被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的场景,让消费者的信任从听说变成确信。
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雷骁勇透露,“阜新花生具有果皮洁白纯正、纹理清晰,籽粒饱满均匀,果仁色泽自然,入口醇香浓郁的独特品质。经农业农村部检测,阜新花生脂肪含量稳定在18%-22%,蛋白质含量达28%-32%,形成了‘清脆香甜’的独特品质。2012年,阜新花生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品质获得国家认证。2020年,以阜新为核心产区的辽宁小粒花生成功入围国家特色产业集群”。
这种可感知的信任,始于现场沉浸式体验。在花生筛选环节,参与者亲身体验分拣,通过了解挑选标注,从一斤花生中挑选出2两符合标准的颗粒均匀、圆润饱满的小白沙花生,让“一斤仅选2两”的严苛不再抽象;花生烤制环节,通过徐福记老师傅用传统明火慢熬工艺让参与者亲眼感受徐福记用现代化设备模拟传统明火慢熬工艺的奥妙之处:精准控温9成熟,少一分则生,多一分则苦,9成熟恰到好处的醇香,通过嗅觉、味觉感知到徐福记花生酥醇香的美味密码。
值得一提的是,在溯源过程中,还了解到黑土种植花生等种植物的价值。据了解,徐福记花生源自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中国东北松辽流域。这里是仅有全球0.1%的万年黑土,均超过2600小时日照,自然流潜的嫩江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北纬42°的绿色食材。而在现场了解到,徐福记花生酥只选用北纬42°黑土、新鲜采摘、且生长期在120-150天全程无催熟的当季小白沙花生。
在纳食看来,这场溯源让徐福记花生酥从货架上的商品变成有故事的情感载体,透过这场溯源活动,让用户亲自走进产品的源头,亲眼见证产品的品质,让用户在溯源过程中体验到品牌理念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各种创新体验,深刻认识徐福记对产品品质、消费者信任和可持续价值链的深度承诺的初衷。
破局行业困局
以匠心溯源体系构筑护城河
回溯休闲食品行业发展历程,从"渠道扩张"到"流量争夺",再到近年来的"价格内卷",表面喧嚣的竞争表象下,实际上是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和品质化选择的需求,作为直接关系食品安全的"信任型产品",唯有建立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品质管控体系,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持久信赖。
徐福记的创新破局之道,在于构建“产业链溯源+严苛品控”双轮驱动模式。
还以花生酥产品为例,徐福记为花生酥原料构建了精细化、严于国标的筛选与检测体系:不仅对花生的基础品质指标进行严格把控——包括水分、蛋白质、泛油粒、花生仁颗粒度等基本指标外,更针对性对黄曲霉毒素、农残、重金属等安全关键指标进行检测,最终实现花生仁通过467项年检的全维度检测。其中多项核心指标严于国家标准,以极致检测标准筑牢原料品质防线,为花生酥的醇厚风味与安全属性奠定核心基础。
同时前面也提到了在花生酥的生产中,“烘烤火候”是影响花生酥口感的关键。徐福记通过明火慢熬+9成熟精准控温的工艺,将火候标准量化,清晰的工艺界定,不仅让自身产品品质稳定,更给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工艺参考。而现代化设备模拟传统工艺的模式,证明传承老味道与实现规模化并不矛盾,为同行提供了工艺升级的思路。
不仅如此,在开头的数据我们也看到了休闲零食行业保持稳健增长趋势,但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零食的“野蛮生长”,到健康化、功能化等的“精耕细作”,也对企业提出了高要求。
面对产业升级窗口期,徐福记以“匠心、美味、健康、时尚”为核心价值主张,构建起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品质守护体系,此次花生酥溯源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品牌对匠心品质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消费者信任的珍视。更重要的是,这一溯源也印证了徐福记多年来在产业及供应链端的布局实现更深层次的成本控制与供应稳定,保障产品品质的同时,构建难以复制的供应链优势。
正如其荣获的“人民匠心奖”、“iSEE全球美味奖”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徐福记的认可,更是对其作为行业佼佼者的肯定,更让行业看到“深耕供应链才是长期竞争力”。
以小见大
引领零食全链路品质升维
徐福记不止于将花生酥打造成超级单品,而是把花生酥的品质逻辑延伸至全品类、赋能全行业,推动零食行业跳出“低价内卷”,转向“全链路品质深耕”。
原料端,徐福记不仅为花生酥打造了严选标准,其自有通过国家CNAS认证的检测中心做品质把控,100%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工艺端,花生酥明火慢熬的匠心技法,经升级后适配到酥糖、糕点等传统品类,既传承传统文化、保留老味道,更以连续12年年均近2亿元的研发投入为支撑,以规模化契合时尚需求,真正实现传承匠心满足每一个美味时刻。
这份理念落地更推动行业突破:从田间到舌尖,从原料到成品,徐福记用一套“有温度的严苛标准”,将徐福记的产品变成了消费者手中可触摸、可品味、可信赖的幸福符号。同时,徐福记专注品控与工艺经验,带动同行跳出口味内卷,转向关注消费背后的社会价值,在坚持产品理念的同时,徐福记无形中成为推动整个零食行业向品质长期主义升维的核心力量。
从为阜新农户提供稳定收益,到让消费者获得可感知的安心,再到为行业立品质榜样,徐福记以花生酥小产品,践行全产业链大联结。这印证了徐福记的力量:不止在于市场份额,更在于为产业链各环节创造价值:对土地珍视赋能,对消费者真诚负责,对行业引领共享。
未来我们谈及零食品质时,或许会下意识想起北纬42°黑土小白沙花生、1斤仅选2两、12项检测标准、明火慢熬,这便是徐福记溯源留下的价值印记。这份印记,远比广告更能诠释品牌的真谛:它非冰冷商标,而是有温度的联结者,以产品为桥,让每份美味都承载深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