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贵州人究竟有多好吃?| 地球知识局
创始人
2025-09-30 10:08:06
0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制图 | 澄澈 校对 | 朝乾 编辑 | 哈

贵州的饮食文化,一直拥有独特的风味和气质,在中国美食地图上独树一帜。尤其是省会贵阳的美食,既结合了贵州各地的口味,又以独特的风物作为原材料。其味道,被人用“清奇古怪”来形容。

贵阳美食如何清奇?怎么古怪?让我们随着大型风物美食文旅节目《寻味山海》的镜头,走进贵州的多彩大地,揭示贵阳风味美食的基因密码。

从一份蘸水开始,品品贵州的味道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云贵高原山水的灵秀、喀斯特地貌清澈溪流中养育的风物,融合为当地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口味,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

独特的山林,孕育出独特的风味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西南灵秀之地

如果问贵阳的味道为何独树一帜,答案就藏在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里。

贵州是中国平原面积最少的省份,山地丘陵占比超过八成。而且四面环山:北有大娄山、西有乌蒙山、南有苗岭、东有武陵山。这些山脉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

这种封闭性限制了与外界的交流,崎岖的山岭也让水稻、小麦等主流农作物难以大规模种植,却意外地保护了地方风物的独特性,为特殊物种提供了生长空间。

刺梨便是其中的代表,这种浑身带刺的野果,富含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尤其适应贵州酸性土壤和温凉气候。过去的山民们,会在秋季挎着竹篮采摘刺梨,用蜜糖腌制成酱,既保留了果酸的清爽,又锁住了山野的营养。

“独黔中有之,移于他境则不生”

刺梨已成为贵州省特色产业之一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在贵州中部的省城贵阳,流水在碳酸盐岩上塑造了奇景——地上峰林丛生,地下溶洞纵横。在这里水流湍急而清澈,在岩石的缝隙中潺潺流动。按照“水至清则无鱼”的思路,这里的渔业资源本应该很贫瘠。

水流从峡谷中穿越而过

山水之间,还藏着另一种贵州风味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但就在这里,却有一种对水质要求极为严苛的鱼类。这就是被当地人叫作“溪石斑”的光唇鱼。它们存活在清澈见底的溶岩溪流中、暗无天日的溶洞暗河中。

这种鱼肉质紧实,而且体内富含难得的硒元素,不管煎炒煮炸,都有极致鲜美的味道。

“淡水鱼中的极品”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贵州整体多阴雨、少晴天,但是在贵阳市南部的花溪区,1200米的平均海拔带来了约1200小时的年均日照,亚热带季风气候丰润的雨水与适宜的日照,滋养出了一种风味十足的作物,这就是花溪辣椒。

这里的辣椒在相对充足的日照与适宜湿度下,形成了辣味柔和、香气浓郁的特点。

花溪辣椒的辣椒素的含量并不高

入口温和不刺激,还有丝丝回甘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当地人将花溪辣椒串起晾晒,待其褪去青涩,便成为蘸水、油泼辣子的灵魂,这种对本土食材的深度依赖与创新,让贵阳饮食跳出了传统农耕饮食的框架,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的路径。

贵阳周边纵横的山地、幽深的峡谷与遍布的喀斯特地貌,赋予了食材无可复制的风味。这些带着山水气息的风物美食,与其说是贵阳人厨艺的结晶,不如说是自然对这片土地的馈赠,是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共同烹饪出的味觉享受。

来自山野的味道

“清奇古怪”这四个字并非贬义,而是对贵阳独特物产,极致风味和融合哲学的传神概括。

清,是贵阳风味的底色与根基,来自贵州未经破坏的生态环境。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贵阳群山环抱、溪流清澈,亚热带季风气候又让这里植被丰茂,几乎没有工业污染的土地与水源。

贵阳红枫湖一览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出的物产自带“原生态、天然”的纯净气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出对水质极为苛刻的光唇鱼、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的花溪辣椒等食材。

这些未被驯化过的食材,正是贵阳饮食“清”的核心。

而奇,则是独特环境造就的食材个性。节目当中出现的浑身是刺的刺梨、形如紫笋的“亚洲人参”阳荷、以及生长条件苛刻的各类山珍。

阳荷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等多种药用功效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这些物产之所以“奇”,是因为它们为了适应“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地形地貌,进化出了独特的形态与习性。它们是大自然在特定地理条件下书写的《奇物志》,是贵阳风物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古,意味着贵州的饮食文化由来古老,其烹饪技巧风味偏好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在贵州山野里发现的奇特食材应当如何去调理,不管是熬煮、晾晒还是清蒸,都源自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代代相传的智慧。

把果肉厚薄均匀,水分充足的花溪辣椒烤出焦香

贵州人真的太会吃了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至于怪,则是包容四方的风味混搭。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贵州独有的美食“怪噜”。所谓的“怪噜”,是一种非常豪放的贵州小吃。食材多样,味道也是酸咸麻辣五味俱全,至于偏重哪个口味,全靠厨师或者食客添加调料的比重。

无论是节目中出现的“怪噜鱼”还是现实中广受当地人欢迎的“怪噜饭”,都是各种食材和调料大胆混搭的产物。

“怪噜”也就是奇怪的意思

奇怪的好吃,又何尝不可?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这种“怪”,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气质。

贵州多民族聚居,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饮食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这种包容“怪味”、创造“复合味道”的胆量和智慧。

而蘸水文化更是将这种“怪”的思路发挥到极致:一碗简单的食物,可以通过蘸水调配出千变万化的个人风味,体现了极大的饮食自由度和包容性。

蘸水,贵州人的“第二道锅”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一方山水养一方风物,味道从不是凭空生长,而是土地用气候、土壤,给食材刻下的地理印章。贵州湿润的气候塑造了人们对鲜和辣的偏爱,也促使当地人用腌制、熏烤等智慧延长风物的“赏味期”。

保存与烹饪的智慧,渐渐演变成口味偏好:鲜能凸显食材本味,辣能驱散湿寒,这是贵州人顺应自然的饮食哲学,正是这种哲学塑造了今天贵州美食的模样。

启程山海,寻味风物

《寻味山海》贵阳篇的热播,把酸汤的醇厚、辣子鸡的浓香和素瓜豆的回甘,都用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它以贵阳的风味物产与地道菜肴为媒介,展示贵州这片山水当中人情的温度、记忆的分量。让观看的人们在垂涎滋味的同时,也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深层价值。

为何一档美食节目能让人如此共情?答案藏在它的叙事里。不同于普通美食节目对色香味的单一呈现,《寻味山海》贵阳篇并不孤立地谈吃,而是始终在追问:味道从何而来?

贵阳辣子鸡,不只聚焦锅中翻滚的鸡肉与花溪辣椒,更镜头一转,跟着农户走进山地,看辣椒是从什么环境中长出来的,农民如何挑选成熟度刚好的辣椒;

好山好水好食材做好菜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怪噜鱼,先展现溪流穿过石灰岩地层的清冽,再记录渔民捕捞光唇鱼的场景;

一套捕鱼小技巧看是看会了

但即使是老练的当地人,能捕到的光唇鱼也是寥寥无几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刺梨酸汤,从山间采摘的忙碌,到农家院里熬煮的蒸汽,每一个环节都在将美食与土地、与人的劳作绑定。

当美食与土地、文化、人情交织,节目便不再是简单的味觉展示,而是对地域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这种寻找味道来源的叙事,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一道菜,更是背后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故事,共情便由此而生。

走进田间山头,寻找食材的源,人与土地的连接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这种叙事,让我们触摸到贵州饮食文化的真正内核。

贵州的自然条件,看似是一种限制,“地无三里平”限制了大规模农耕,“天无三日晴”带来了潮湿与不便。但生活于此的人们,却将这些限制转化为创造的源泉,于是有了糍粑辣椒、怪噜鱼等等别具一格的地道菜肴。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它深深地扎根于脚下的自然,却又充满了应对自然的创造性;由于多民族在此聚居,它又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万物皆可蘸”的哲学就是最佳证明。

《寻味山海》还让贵阳的风物美食,成为了打开地域文化的钥匙。对本地观众而言,节目里的酸汤、素瓜豆、辣子鸡,是童年记忆里外婆的灶台、山间的嬉戏,是与故土无法割裂的情感纽带。

夏天,贵州家家户户都要吃的一道菜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而对于省外观众来说,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美食,不再是遥远的特色,而是能感知的“贵阳故事”——知道了光唇鱼的生长环境,便懂了喀斯特的神奇;尝过刺梨的酸甜,便晓了高原的馈赠;品过辣子鸡的香辣,便理解了这座城的包容。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这就是《寻味山海》贵阳篇的价值,它把美食置于人与土地、与自然的关系中,塑造了完整的文化叙事。

它告诉我们,一盘家常菜背后,可能蕴藏着一座山的高度、一条河的清澈和一座城市的历史。节目所发掘和呈现的,正是这种人与土地之间最深情的联结,而这,正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人类共通故事。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碗胡辣汤冲上热搜,苏醒言论引... 2025年9月27日,西安籍歌手苏醒在家乡的“青春限定派超级音乐派队”演出中,用一口地道方言热情推介...
面筋劲道是关键!安徽家常烤面筋... 安徽家常烤面筋是一道充满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它以其独特的嚼劲和浓郁的香辣滋味深受人们喜爱。这道菜的制...
原创 蟋... 临沂的中秋还没到,月饼却早就把花样整到了天花板。 小王和朋友小丽站在热闹的月饼摊前,眼睛瞪得溜圆,嘴...
原创 用... 标题:南瓜与紫薯的魔法:两种口味的蒸煎艺术 在这个季节,南瓜和紫薯都是厨房里的明星。它们不仅色彩斑...
江苏智能售酒机厂家 江苏智能售酒机厂家:自动售酒机为什么是白酒行业的好项目 引言 当前中国酒类市场总体规模已突破万亿元...
特色月饼玩转“跨界”创新 给节... 央视网消息: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口味各异的月饼也迎来了热销。在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当地将特色农产品香椿...
原创 吐... 好吃早餐里最快手的,快手早餐中最营养的,营养早餐中最好吃的! 这个芝士火腿吐司卷,简直就是为所有人量...
明明宵夜吃到撑,为什么早上还会...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陷入“白天没胃口,晚上猛干饭”的饮食怪圈——睡前明明吃得肚皮发撑,可凌晨四五点却总...
哇!卷子比肉还香?面食入味的诀... “妈!这卷子比排骨还先光盘!”上周天家庭聚餐,我端出那锅咕嘟冒泡的排骨焖卷子,表弟举着筷子在锅里“翻...
传承经典技艺 创新川菜文化——... 9月29日,北京老字号四川饭店迎来建店66周年庆典。活动以“红火百味 惠聚六六”为主题,通过敬匾仪式...
原创 【... 李光耀,男,1996年出生,黑龙江牡丹江市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龙菜第三代传承人,黑龙江省龙菜产业协...
济南市市中区魏家庄街道如康家园... 中秋佳节临近,魏家庄街道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举办了一场手工月饼制作活动,旨在通过共同参与传统美食制作,...
原创 自... 标题:自助餐为什么频繁倒闭?吃自助餐的心态:吃不回本我不走。 在繁华的都市中,自助餐厅如同繁星点缀...
原创 焖... 标题:焖一焖就能吃的菜,上桌瞬间吃的汤汁不剩,做法简单,夏天最爱。 在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一顿清爽...
原创 年...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中秋的脚步一近,测评博主们...
原创 爷... 标题:爷爷种这种果树,越朝它砍几刀结果越多,一个几十斤没人敢站树下。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种古老的智...
原创 自... 标题:自从吃了自己炸的鸡柳,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会在外面饿死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美食不仅仅是味蕾...
原创 贵...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制图 | 澄澈 校对 | 朝乾 编辑 | 哈 贵州的饮食文化,一直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