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将至,
家庭聚会、朋友见面,
少不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美味佳肴,举杯畅饮。
作息紊乱、胡吃海喝,
更是年轻人假期生活的常态,
在享受着美味时,
我们的消化系统也在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节日病稍有不慎便可能找上门来。
本期《健康早班车》节目
特别邀请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郭志丽
与大家探讨
“节日病”的相关问题
郭志丽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科室介绍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是医院面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窗口,是本地区急救医疗网络的核心成员单位。
医院建立了标准化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一体化救治模式。与“120”急救无缝对接,确保患者在到达医院前,院内已做好充分准备。对胸痛、卒中、创伤,危重症等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科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反应迅速的急救医护团队。所有医生均接受过系统化的急救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高级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关键技术。护士团队训练有素,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急诊科布局科学合理,设有独立的功能区域,确保救治流程顺畅。科室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抢救和治疗设备,为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有力支撑,包括: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自动心肺复苏仪;有创及无创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输液泵、注射泵;与医院共享的64排CT、1.5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大型设备,确保检查的顺利开展。医院秉承“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服务宗旨,以精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温情的服务,为各类急症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高效快捷的紧急医疗救治服务,全力守护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常见的“节日病”有哪些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规划好了行程,要么是踏上旅途,去看望久违的亲人,要么是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要么就是打算宅在家里,好好享受一下难得的休闲时光。每逢假期,也是各种疾病和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为了让您和家人的假期能够更加平安、舒心,我今天特别准备了这期“小长假健康指南”,帮您提前打好“预防针”,远离那些扫兴的“节日病”。
第一类:肠胃“闹脾气”——旅行者腹泻与消化不良,这是最常见的“旅游病”,主要由饮食不洁、水土不服、食物生冷或暴饮暴食引起。核心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伴有发热、脱水。
第二类:环境“不适应”——出现感冒与晕动症,旅途劳累、气候变化、交通工具颠簸都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第三类:意外“小插曲”——晒伤、扭伤与蚊虫叮咬,户外活动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意外。
第四类:心脑血管疾病,节假日期间,由于不少人生活失去规律,暴饮暴食,饮酒过量,或情绪上有较大的波动,整天忙碌劳累,特别是通宵达旦地上网、打麻将,或长时间看电视,兴奋过度,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过度疲劳,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因而最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病症的发作。
第五类:酒精中毒,节日期间家人团聚,特别是朋友之间宴请与参加结婚或生日宴会,喝点酒助助兴不但是人之常情,也能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这本无可厚非。若是饮酒毫无节制,或多种酒一起喝,或烟酒同时来,甚至强劝、硬灌,让人醉得一塌糊涂,导致严重酒精中毒,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就太大了。
如何预防节日病
1、肠胃“闹脾气”——旅行者腹泻与消化不良。
预防策略:
(1) 饮食卫生:选择干净卫生的餐馆,避免光顾无证路边摊。食物要彻底煮熟,少吃生冷、凉拌菜。
(2)饮水安全:务必饮用瓶装水或烧开的水,避免喝生水。用瓶装水刷牙也是好习惯。
(3)“水土不服”巧应对:初到异地,可先喝些当地的酸奶或益生菌饮品,帮助肠道菌群适应。饮食从清淡开始,逐步尝试当地特色。如发生轻度腹泻要立即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服用口服补液盐,这是防止脱水的关键。
非感染性腹泻:可备用蒙脱石散,它能吸附病菌和毒素,保护肠道黏膜。
细菌感染:如果腹泻频繁、伴有高热,可能是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连素或诺氟沙星等药物。在此注意诺氟沙星为喹诺酮类药物,避免18岁以下儿童使用。如果出现腹泻剧烈、持续超过24小时无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口唇干燥、尿少、眼窝凹陷),请立即就医。
2、环境“不适应”——出现感冒与晕动症。
(1) 感冒的原因有舟车劳顿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温差变化比如车内空调与室外高温,像张家口的天气,昼夜温差大,极易感冒。一般预防:适时增减衣物,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另外备用感冒药(如氨酚烷胺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多喝温水,多休息。
(2)晕动症(晕车、晕船、晕机)主要原因是内耳前庭器官敏感度过高引起。一般预防:出发前清淡饮食,避免过饱;选择汽车前座、船体中舱、飞机机翼旁等更平稳的位置;视线保持远方,避免低头看书玩手机。避免不了可以提前30-60分钟服用晕车药(如茶苯海明)。也可使用晕车贴或闻一闻清凉油、风油精来缓解不适。
3、晒伤、扭伤与蚊虫叮咬。
(1)晒伤预防:出门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并每隔2-3小时补涂一次,或者佩戴遮阳帽,用遮阳伞预防。若已晒伤,可用冷毛巾湿敷,涂抹芦荟胶或保湿霜镇静舒缓。
(2)肌肉关节扭伤/劳损,大家在登山、长途行走前做好热身运动,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如不慎扭伤记住 “RICE”原则:R(rest休息):立即停止运动,休息。 I(ice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伤处20分钟,多次进行,可消肿止痛。 C(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包扎,但不要过紧。如果无弹力绷带,可以用手掌加压, E(elevate抬高):将受伤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消肿。也可外用扶他林软膏等消炎镇痛药。
(3)蚊虫叮咬与过敏预防:在草丛、树林等地,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液。如被叮咬后,可用肥皂水清洗,涂抹炉甘石洗剂或风油精止痒。若出现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4、心脑血管疾病;若不幸引起心、脑血管病发作,一定要保持镇静,并紧急拔打急救电话。若是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要马上含服硝酸甘油或服速效救心丸等,有条件者还可吸氧。心源性哮喘患者忌平卧,因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应采取半卧位,双下肢下垂。若血压突然升高,患者不要紧张,可卧床休息,并立即服用降压药。如果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甚至出现瘫痪,应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若出现昏迷,不要试图将其弄醒,不要让其进食与饮水,应解开颈胸衣扣,并注意保暖。
5、酒精中毒,若是看到家人或亲朋好友醉酒,首先要劝止其继续饮酒,可用梨、西瓜、萝卜等解酒(不可用浓茶、咖啡解酒);或用刺激咽喉等探吐方法催吐(要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然后安排其休息,并注意保暖。若无特别症状,一觉醒来会自行康复。如果发现其脉搏明显加快、呼吸减缓等,则应急送医院抢救。
出行健康包都有哪些
“出行健康包,有备无患”,建议根据目的地和自身情况,准备一个简易健康包:内服药:常见感冒药(氨酚烷胺胶囊)、退烧药(如布洛芬),肠胃药(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黄连素,诺氟沙星)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晕车药;外用药:创可贴、消毒棉签/碘伏棉签,驱蚊液、风油精/清凉——防晒霜、芦荟胶,扶他林软膏(用于肌肉酸痛或扭伤) 慢性病患者:务必带足日常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心脏病药),并比计划行程多带几天的量,以防万一。其他:体温计、独立包装的口罩、免洗洗手液。
最后提醒:如果旅途中突发急症、高烧不退、严重外伤或症状持续加重,请不要硬扛,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吃出来的病
“吃出来的病”也不少,比如急性胃肠炎与消化不良。
预防方法:
1. 均衡饮食,餐桌上多增加一些蔬菜、水果,做到荤素搭配。
2. 节奏放缓,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面对丰盛的菜肴,每样尝一点,别吃撑。
3. 饮酒适量,小酌怡情,豪饮伤身。尤其要避免空腹饮酒和多种酒混着喝,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那可是非常危险的急症。
4. 月饼有度,月饼是“高能量密度”食物,一天吃一小块解解馋就好,尤其是糖尿病、高血脂的朋友更要控制。
如果控制不住怎么办?应急处理:如果感觉腹胀、消化不良,可以饭后散散步,或者吃点山楂、喝点酸奶。备用一些健胃消食片、山楂丸等。如果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要及时就医。
异物卡喉怎么办
异物卡喉,节日期间,家人尤其是有小孩的,容易在热闹中发生意外。
提前预防:吃饭时不要说笑打闹,特别是吃鱼、鸡骨头等带刺带骨的食物时要格外小心。端热汤、热油时,提醒家人尤其是孩子避开。
应急处理:如异物卡喉,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试着轻轻咳出。如果完全堵塞气道,出现“窒息”表现,周围的人应立即学习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并同时拨打120。
意外烫伤怎么办
意外烫伤:记住“冲、脱、泡、盖、送”五字诀。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至少15-20分钟,小心脱掉或剪开衣物,在冷水中浸泡,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严重者立即送医。千万不要在伤口上涂抹酱油、牙膏等土方,这会造成二次伤害和感染。
关爱身心健康
拥抱幸福生活
《健康早班车》为您保驾护航
上一篇:调味品成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