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最近,娃哈哈要改名“娃小宗”了!
有些人觉得宗馥莉很有魄力,但也有一堆人表示“童年回忆消失了”,甚至直呼“这名字像山寨的”!
说实话,这种从经典到重塑的变动,怎么看都像是在尝试给自己加点“互联网味”,但到底会不会让娃哈哈带上“灵魂”的新面貌,谁知道呢?
话说回来,曾经被大家称为“屌丝饮料”的冰红茶,居然成了韩国女明星们的新宠。
这一波“女神爱上屌丝饮料”的戏码,看得人真的是一脸懵。
但你知道吗?现在已经有30多个韩国女艺人成了冰红茶的“野生代言人”。
真是“屌丝”逆袭啊,冰红茶直接从工地饮料跨越成了名媛饮品,连韩国超市里都要卖到人民币12-20元一瓶,比当地的咖啡还贵!
真是从“街头小店”到“潮流精品”的经典逆袭。
但要说更让人惊讶的,还得是中国零食的“海外爆款”,一堆被国内嫌弃“土味”的零食,在国外却成了绝对的爆款!
中国的辣条、瓜子、魔芋爽,居然成为了各国年轻人手里的“社交货币”,连韩国人都不顾身材,买酸辣粉和魔芋爽把货架清空!这波操作比当年我们看着周围的外国友人吃辣条还震撼。
更离谱的是,皮蛋曾被CNN评为“全球十大最难吃食品”之一,号称“魔鬼蛋”,但现在皮蛋却在美国Costco被抢得一干二净!
3天卖空了3个月的库存,补货后价格都涨了好几块钱,照样疯抢!“恶心”到“最爱的”神奇转变,这个“逆袭”故事真是比偶像剧还精彩。
为什么这些“土味”零食在国外会这么火呢?其实背后有三个“邪修大法”。
第一招:抱网红大腿,TikTok的全球影响力大家都知道,很多中国零食就是通过网红博主的带货来爆火。
辣条在意大利被疯抢,都是因为一个博主在TikTok上拆辣条的视频引爆了观众的兴趣。
像皮蛋也是通过网红博主在YouTube和TikTok上的测评视频,让整个国外社交平台开始热议,评论区都变成了“求链接”的战场,想当初,外国人对辣条的第一印象是“辣得够呛”,现在变成了“买它买它”的新趋势。
第二招:另辟蹊径,不走常规广告套路
想当年,国内品牌都习惯用大广告轰炸,但在国外,广告烧钱却不一定奏效,冰红茶在韩国火爆,不是靠广告,而是被年轻人当成了“下酒神器”。
你可以看到,韩国的偶像们拍照时,冰红茶旁边往往还得配个威士忌或者伏特加,喝酒时再来个辣条、魔芋爽,瞬间成了酒吧和派对必备单品。
没错,冰红茶竟然成了韩国酒吧的标配,这波操作,是真正的“场景营销”。
第三招:极致本土化,搞定外国胃
中国零食能打入国外市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会根据当地的口味调整产品。
比如,旺旺仙贝在东南亚改成了芝士玉米味,而劲仔在东南亚推出的糖醋味小肉干,简直让当地人吃了就停不下来。
就连皮蛋,进入美国市场后,采用了加入茶叶蛋的工艺,减少了那股“氨味”,从“魔鬼蛋”变成了“高端美味”。
所以所谓的“土味零食”打入海外市场,真的就是打破了很多国人对它的成见,而这种“出圈”的背后,实际上是深深地抓住了当地市场的需求,通过创新和适应本土文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粉丝”。
想想这些零食的逆袭,我们也不得不感叹一句:以前我们看笑话的“屌丝饮料”与“土味零食”,如今竟然成了世界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