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小摊”里看见“大生意”。
作者&来源/创伙伴
一块鸡排,掀起千万人心潮
“6块钱的鸡排,60块的服务体验,600块的情绪价值”——这是不少网友刷屏时对景德镇“鸡排哥”的感慨。近日,这位在景德镇五中附近摆摊售卖鸡排的中年男子,以其幽默风趣的脱口秀式叫卖,加上朴素真诚的互动方式,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的网红现象。
有人不远千里,甚至从国外来到景德镇,只为排队买一块鸡排;有人视频直播、拍照打卡;有人评论说,吃的不是鸡排,而是一种“烟火气”和“人情味”。
当这块小小的鸡排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时,它给我们展示的,远不止“好吃 + 有人气”那么简单。对创业者而言,它也像一面镜子:平凡里面往往藏着非常不凡的机会。下面,我们就从这个现象出发,拆解背后的底层逻辑,并提炼几条对创业者有价值的思考路径。
为什么鸡排哥能爆火?
在聊启发之前,先弄清楚“为什么”这个“鸡排哥”能走红的内在因素。只有理解底层逻辑,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借鉴。
1. 情绪价值的放大器
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对产品、服务已经有了“底线”期待——品质、速度、安全、便利……这些很多都已是基础要求,不会成为显著的竞争差异。真正能让人“记住”你的,往往是“情绪价值”:让人觉得被尊重、被逗乐、被温暖、有共鸣。
“鸡排哥”的爆火,正是情绪价值被极大放大的一次典型:幽默、接地气、愿意跟顾客聊天、有“小规矩”(例如学生优惠、排队秩序控制等),这些都让人觉得这不是冷冰冰的商业,而像在吃饭聊天那样。
当产品或服务触达到“情绪层”,它就拥有了被传播、被讨论、被打卡的可能性。
2. 真实可信、无虚假包装
“鸡排哥”卖鸡排已坚持多年,他的身份、他的口吻、他的摊子看起来都很“原生态”:不是高大上,也不是刻意包装。正是这种“不加滤镜”的真实感,让人觉得“这个人没骗我,有诚意”。
很多网红、品牌思路是“先造势、再找逻辑”;而鸡排哥几乎是反其道而行——他是“先做好,再被看见”。他几乎不需要刻意营销,更多是顾客自发拍视频、转发、打卡带来传播。
这点对很多创业者很难做到:我们容易被“包装”诱惑,先做品牌故事、先做流量设计,但却容易忽视产品或服务本身的真实与质量。鸡排哥告诉我们:真实有时候就是最稀缺的资产。
3. 时间的累积+长期主义的底色
鸡排哥并不是一夜暴火。他在景德镇定居多年,从事小吃、摆摊已有很多年,鸡排这个生意也是后来才选择。
他没有快速扩张豪赌的心态,而是在固定地点、相对稳定的节奏里经营。即便走红后,他也说自己要“细水长流”。
流量是波动的、机会是短暂的;但长期主义能够给你稳定性、口碑和信任积累。这是鸡排哥在“火”之前,也在“火”之后依然被人认可的基础。
4. “流量+城市”的双重支撑
鸡排哥的成功不仅只是一个人崛起,而是与城市、文旅、地方治理协同作用的一次爆发。
• 城市为其提供舞台:景德镇有关部门为鸡排哥开出专班维持秩序、公用设施改善、摊位布局、道路环境提升等支持。
• 城市借势反哺:当地把他聘为“文旅推介官”,将网红效应与城市品牌推广结合。
• 流量+主城融合:游客不仅为鸡排去,更顺道逛瓷博、走窑址、探陶瓷文化,让“吃一块鸡排”变成“逛一座城”的导引。
这说明:在现代创业或品牌打造里,若能把自己的产品或IP与城市/区域资源结合,就可能走得更远,而不仅是“你自己那个小摊”自己打拼。
给创业者的启发与落地思路
鸡排哥的现象不仅是网络趣味事件,更能对创业者有所启发,以下五条可供思考和落地操作:
1. 情绪价值优先,体验设计至上
消费者记住你的,往往不是功能或价格,而是使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鸡排哥通过幽默互动和细心服务,让顾客产生共鸣并自发传播。
记住,你的产品可以多一个亮点:一个好笑的标语;一句暖心的话;一次惊喜的小动作;一种特别的仪式感。
落地思路:
1、分析产品/服务的关键触点,设计小惊喜或仪式感。
2、用互动话术、幽默元素或温暖细节提升用户情绪体验。
2. 真实透明是稀缺信任资产
透明感,会给用户带来安全感。包装营销可以吸引眼球,但过度虚饰容易失信。鸡排哥的真诚和原生态成为他天然的信任背书。
对创业者而言,若要做品牌/产品,越早在流程、承诺、数据、反馈这些方面做透明设计,能提升风险容忍度与信任资本。当套路越来越多,真诚就成了最大的稀缺品。
创业者要尽量做到:产品敢于展示;流程敢于公开;错误敢于承认。
落地思路:
1、坚持产品、流程、服务的透明化,让用户感知真实。
2、不夸大、不造假,积累长期口碑。
3. 差异化与场景联动
低门槛行业容易被复制,但差异化可形成护城河。鸡排哥通过人设、互动规则和城市联动构建竞争优势,同时成为城市打卡符号。
创业很难,如果只是孤军奋战,成长会很慢。如果你是地方创业或区域品牌,可以思考如何和地方政府、产业、文旅、街区、媒体等建立联动——让你的产品/服务成为某个城市或场景中的标识性存在,而不仅是孤立的卖点。你能不能借力城市活动?借力行业趋势?借力社交媒体?借力上下游合作伙伴?让你的产品/服务成为那个地方的“符号”“打卡点”“标识性存在”。
落地思路:
1、找出自身产品/服务的独特价值与情绪触点。
2、与场景、城市、产业资源结合,让产品成为标识性存在。
4. 长期主义与极致主义
爆红是偶然,长期才是必然。鸡排哥的稳扎稳打、多年积累让他能够承接流量、保持口碑。
很多创业者会因为一次火爆而“走火入魔”::快速扩张、盲目融资、削减成本、妥协品质、疯狂营销……创业者要有意识控制节奏,坚守核心价值、不迷失初心、不把眼前热度变成负担。
最理想的状态是:把爆红视为一种证明、一个加速器,而不是结果本身。然后用现实的时间、耐性、能力把它变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落地思路:
1、把爆红视为验证,而非目标,专注长期价值。
2、坚守核心能力、品质和用户体验,不被短期热度牵着走。
在“小摊”里看见“大生意”
“鸡排哥”的现象可能看起来像是一种偶然,但它背后的很多底层逻辑是可以被理解、被借鉴的:情绪价值、真实透明、长期主义、场域联动……这些,任何行业、任何阶段的创业者,都可以从中抽象出自己的路径。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真正稀缺的不是更复杂的打法,而是那种愿意把“把人当人”当底色的初心。你能够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做得让人觉得“值得等待”“愿意传播”,那你就已经跨过很多创业者跨不过的那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