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能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的小院度过的。每年中秋节,外婆亲手制作的“土味”月饼,便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中秋前夕,外婆就开始准备。老旧的模具,各种颜色的馅料,还有那口古老的大铁锅。外婆总是笑眯眯地让我陪她一起清洗模具,准备材料,还要打扫卫生。
为什么中秋节要打扫卫生?外婆解释说:“月亮上的兔子会来人间游玩。所以我们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兔子才愿意来我们家。”我那时并不完全理解外婆的话,但是我知道,那是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制作“土味”月饼的过程十分繁琐,但外婆总是乐在其中。她用粗糙的双手,熟练地揉搓着面团,用模具压制出各种花纹。我喜欢帮外婆压月饼。她把豆沙馅、蛋黄馅、五仁馅包进面饼,团成一团,擀成小圆饼,我拿起笊篱往饼面使劲一压,印出一圈圆圆的印记,非常简单的纹路,朴实无华。外婆总是夸我:“能能真能干,做得好,继续下一个!”得到奖励,我乐此不疲,干得更欢了!
所有月饼做好,外婆就上锅蒸。是的,我们老家的土味月饼,并非烤制,而是像蒸包子一样蒸出来的。
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欣赏着皎洁的月光。我手里捧着外婆制作的月饼,轻轻咬下一口,那是一种甜而不腻、酥而不散的味道。我仿佛能品出外婆的慈爱和家人的温暖。那一刻,我明白了月亮上的兔子和嫦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寄托,更是外婆对家乡、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