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本土方便面消亡史:曾有400多个品牌,如今四巨头垄断市场
创始人
2025-10-04 09:23:04
0

90年代的绿皮火车上,要是谁能掏出一碗红烧牛肉面,立马就成了整节车厢的“焦点人物”——香味飘起来,馋得人直咽口水。

那时候的方便面,是身份,是享受,是“稀罕玩意儿”。全国超过400个品牌,校园有“小浣熊”,车站有“康师傅”,连单位福利都能发“桶面”一箱。

可谁能想到,转眼几十年过去,热水还在,面却凉了——如今市场上只剩四大品牌垄断江山,其余的,不是退场就是转型。

“方便面灭门案”:当年400个品牌去哪儿了?

1992年,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上线。

这款面,在天津开始生产,配置了牛肉酱包、纸质碗和塑料叉。这是彼时市场上从未有过的配置。康师傅斥资800万美元建厂,三个月后,销量飙升,全国火车站排起长队。

同年,一家叫统一的公司在新疆设厂,旗下“干脆面”打开中小学零食市场,“三国卡”在黑市可换一瓶汽水。彼时的泡面市场,才刚刚起步。

往前十年,1982年,珠海华丰推出三鲜伊面,口味清爽、包装讲究,在康师傅未进入大陆前,华丰是市场老大。

90年代中期开始,华丰市场份额被压缩至边缘。1996年,印尼金光集团控股华丰,至今仍在生产,但早已失去主导地位。

这一年,全国注册在册的方便面品牌超过400家。河南南街村、四川白家、上海白玉兰、重庆光友、武汉今麦郎、甘肃兰州金强……都曾在全国卖过面。

但到了2010年前后,大多数品牌要么倒闭,要么转型,要么被收购。

2013年,方便面销量达462.2亿包,是历史最高点。次年,市场进入衰退期。方便面连续三年销量下滑,到2016年,降至385.2亿包,减少77亿份,跌去一个印度全年消费量。

销量下滑的不只是产品,是品牌生死线。统一靠老坛酸菜翻盘,康师傅靠高端豚骨系列保底,今麦郎主攻下沉市场,白象转型国货路线。

到了2024年,行业再无新品牌能进入主赛道。市场份额集中度空前提高,“四巨头”控制超过九成的铺货渠道。头部之外,不再有声音。

“火车上没味儿了”:谁掏空了泡面的铁饭碗?

2000年,北京西站,绿皮车候车室热水壶咕嘟作响,排队打水,拎着康师傅泡面,是出远门的标配。

那个时候,泡面是刚需。对务工人员,是饭;对出差职员,是粮;对学生,是夜宵。彼时中国高铁尚未成网,全国铁路以普通列车为主,行程以天为计,泡面拥有稳定的消费场景。

2011年,全国外卖市场规模216亿元;到2016年,扩大至1662.4亿元,增长近八倍。同年,方便面销量从2013年高点下滑,跌至谷底。

不仅是外卖,还有速度。中国地质大学研究显示,高铁运营里程每增长1%,方便面销量减少0.3191%;高铁乘客增加1%,销量减少0.3977%。这个比例意味着,高铁系统每提速一次,方便面市场就被压缩一次。

2015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数首次减少。这一年,也是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中速度放缓。农民工,是泡面最稳定的消费群体。群体规模减少,需求自然收缩。

火车速度快了,城市密度大了,食物选择多了,泡面失去了存在感。再加上健康争议逐步放大:2005年,卫生部发布薯条致癌风险预警后,方便面成为“垃圾食品”的代表,虽然行业澄清丙烯酰胺含量在15~80微克/千克,不构成致癌风险,但形象已被打上标签。

原本可选性低、便捷性高的泡面,在快节奏的新城市结构中,被置换出主流食物链。

2023年前11个月,中国方便面销售额同比下降2.4%,三大品牌一年少卖20亿包。“卖不动”的背后,不只是人群的走散,也是认知的转变。

“香菜面卖2800万”:你以为康师傅不努力?

2023年第三季度,方便面行业上新757款新品;2024年第二季度,又有603款新品问世。

康师傅旗下现有777款产品,261种口味。它不是没做事,是做了太多事。

营销也没松懈。2020年花了141.5亿元;2022年168.1亿元;2023年上半年就烧了90.19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投入超4900万元。这些钱,主要投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冠名综艺节目上。

新产品方面,“香菜方便面”在2023年上线,销量突破2800万元,相关视频播放超1.6亿次。这款面借助社交情绪走红,但本质是一次品牌求存的“破圈测试”。消费者给面子,企业看回报。

问题在于,消费者只记得红烧牛肉和老坛酸菜,其他品类再花钱也难破圈。而康师傅的上新逻辑被批评“模仿多”:统一出绿茶,它出冰绿茶;统一出鲜橙多,它出鲜果橙;今麦郎出凉白开,它出喝开水;统一推汤达人,它推汤大师。

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低。2008年起,康师傅每年研发投入仅2000万元左右,约等于2023年上半年总营收的0.0048%。研发不值一提,营销主导一切。

尽管如此,出海成为下一个坐标轴。

2023年,白象进入北美四大连锁超市,铺货覆盖500家门店。康师傅在欧洲开设速达面馆,主攻华人群体。法国华人超市,95%上架方便面产品。

而国内市场的人均年消费量,仅为韩国的40%。韩国2024年上半年,方便面出口额同比增长32.3%,总额达5.9亿美元。三养食品计划全年进驻200家海外卖场,预计营业额增长45%。

相较之下,我国方便面品牌出海战略偏重形象建设,而非大规模铺货。避开印度等低消费区,主攻欧美城市市场,目标是品牌认知度而非销量冲刺。

这一策略的背后,是对海外市场不确定性的谨慎权衡。国内市场不景气,海外竞争激烈,企业选择了“慢打仗”的方式出场。

400个品牌的时代早已封存,留下的巨头还在为一碗面的命运搏命突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秋味渐浓,今年你吃的是什么口... 中秋佳节临近,节日氛围日渐浓厚。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超市发现,月饼销售专区已全面上线,传统与创新口味齐聚...
《假期中的她们》同款挂面 湖南卫视《假期中的她们》 叶童、王珞丹、祝绪丹,李晟...都说这面很好吃。让我们来看看能让蒋一侨、...
原创 中... 导读:中秋节家宴,精选5道喜庆吉祥菜,简单又好吃,家的味道!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当...
原创 香... 说到海苔饼,很多人会想到福建东山岛的特色小吃,它可不是普通的饼干,而是融合了大海鲜味与麦香的美味。海...
深读昆明 | 米线“线”与咖啡... 国庆假期的昆明老街,菌汤的醇厚与咖啡的焦香在青石板路上氤氲。来自广州的游客陈敏避开拥挤的网红景点,在...
一种减肥效果超好的“懒人菜” ... 网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蒸菜”,真的强烈推荐大家试试~ 蒸菜,本是河南的著名菜肴,当地人本着“万菜皆...
原创 俄... 在9月8日凌晨,基辅再次遭遇了空袭警报,这次袭击的规模远超以往,俄军出动了超过800架无人机和十多枚...
秋天,你也太好吃了吧!| 编辑... 大家国庆假期好呀~ 现在大概是一年里最舒服的季节了。气温刚刚好,空气里也带点丰收的气息。 这期编辑部...
牛肉最好吃的6个部位,肉贩不会... 每次去菜市场买牛肉,都不懂买哪个部位好,要知道牛肉的部位很多,部位不同,口感差别很大,做法也不一样,...
国庆吃点啥?韶关乐昌芋!田间“... 国庆吃点啥——广东丰收特产赏味弹牙的鲜货、肥美的海产、香甜的水果……这个国庆长假,让味蕾带路,奔赴南...
超级美味的蟹肉奶油可乐饼,制作... 看到微薄松本润的奶油蟹肉可乐饼决定自己在家做一道,别说秋天自己动手在家做做奶油蟹肉可乐饼来慰劳一下自...
国庆、中秋家宴,分享十道家常小... 国庆、中秋家宴,分享十道家常小炒,简单快手又好吃!家里来客人不用犯愁了! 美味上桌,团圆更温馨! 中...
原创 王... 在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赛的炽热氛围中,一则看似不公的规则,如同赛场上的一个急停变线,让所有人都...
督皇口粮酱酒,体验纯正大曲酱香... 督皇口粮酱酒的品质与传统酿造工艺 督皇口粮酱酒坚持使用传统的大曲酱香酿造工艺,严格遵循古法流程。这一...
原创 冬... 标题:冬日必备小零食,让健康吃出来 首先,坚果类零食是冬日里的不二之选。杏仁、核桃、腰果等坚果富含...
走遍中国吃遍世界,这条环球美食...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上海餐饮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处处是热闹红火的景象。 美食市集人头攒动,从中华味道吃到...
哈尔滨市保健路街道社工站:双节...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国庆节与中秋节双节即将来临之际,9月30日上午10时,哈尔滨市南岗区...
Z世代社交局的“硬通货”:牛约... 对Z世代而言,“吃什么”从来不止是味蕾选择,更是社交信号——是朋友圈里的“快乐打卡”,是宿舍群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