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中药师 卢兰芳
中秋佳节
除了象征团圆的月饼
总少不了一颗饱满多汁的柚子
柚子,又称文旦、壶柑、香栾
属芸香科常绿果树
原产中国南方
如今在福建
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广泛种植
常见品种有沙田柚、琯溪蜜柚
红肉蜜柚和文旦柚等
它不仅是节庆佳果,果皮还可入药入膳
这个中秋
一起来了解这颗秋天的宝藏果实!
一、柚子的主要功效
中医很早就对柚子有深刻认识,《本草纲目》记载:“柚子消食,去肠胃中恶气,解酒毒,治饮酒人口气,不思食,口淡,化痰止咳。”
柚子果肉性凉,味甘、酸,归肺、脾、胃经,主要有三大功效:
01
健脾消食,解酒除浊
柚子味酸甘,能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中秋聚餐易腹胀、食欲不振,吃几瓣柚子或喝杯柚子汁,可缓解油腻、增进食欲。
它还能解酒毒,减轻酒精对肠胃的刺激,缓解酒后口干、恶心、口气重等不适。
02
理气化痰,润肺止咳
柚子归肺经,能清热润肺、理气化痰,适用于痰黄黏稠、口干咽痛的“肺热咳嗽”。但若是痰白清稀、怕冷的“寒咳”,则不宜食用,以免加重寒性症状。
03
润肠通便,清热生津
柚子果肉和皮中富含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其酸甜味可生津止渴,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皮肤干燥等问题。
二、柚子浑身是宝:果肉与果皮
柚子不仅果肉美味,果皮更是“隐藏的养生好物”。中医认为,柚皮味辛、甘、苦,性温,与果肉的凉性互补,归肺、脾经,药用价值甚至优于果肉。
柚子肉:清润滋补,营养丰富
柚子肉富含维生素C,含量远超苹果和梨,能增强免疫力;含类胰岛素成分,可辅助调节血糖;含“皮甙”,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有益心血管健康;还含有蛋白质、有机酸和多种矿物质,兼具美肤养颜之效。建议食用时连白色“柚瓢”一起吃,富含膳食纤维,润肠效果更好。
柚子皮:温理气机,中和凉性
柚皮能理气、消食、化痰,性温可中和果肉的凉性,避免脾胃虚寒者食用后腹泻。其外层含苦味物质,需用盐水浸泡或焯水处理,内层白色海绵层可直接食用或入药。
三、柚子皮食疗推荐:5款家常养生方
1.蜂蜜柚子茶(理气消食,润燥润肠)
材料:柚子1个、蜂蜜500g、冰糖100g、盐适量
做法:柚皮切丝盐水浸泡并焯水去苦,果肉打泥。加清水、冰糖熬煮1小时至黏稠,放凉加蜂蜜冷藏。温水冲泡饮用(1岁以下婴儿忌蜜)。
2. 柚皮炖鸡汤(温中益气,下气消痰)
材料:柚皮1/4个、土鸡半只、生姜3片、红枣3颗
做法:柚皮处理去苦,鸡肉焯水。与姜、枣同炖1.5小时后加柚皮再炖30分钟,加盐调味。适合脾胃虚弱、痰多者(3岁以上儿童可适量食用)。
3. 柚皮红茶(祛寒发汗,防治感冒)
材料:柚皮半个、红茶5g、生姜2片、红糖可选
做法:柚皮与红茶、姜同煮10分钟,滤汤加红糖调味。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可祛寒发汗。
4. 柚皮炒腊肉(健脾消食,解腻下饭)
材料:柚皮1/3个、腊肉100g、青椒1个、蒜2瓣
做法:柚皮处理去苦,腊肉泡软切片。煸炒腊肉后加蒜、柚皮、青椒翻炒调味。能健脾开胃,化解油腻。
5. 柚皮冰糖水(润肺化痰,缓解燥咳)
材料:柚皮1/4个、冰糖15g
做法:柚皮焯水后与冰糖煮20分钟,滤汤温服。可缓解秋季燥咳,儿童也可适量饮用。
四、食用注意事项
柚子虽好,但食用需注意:
1. 不宜同食的食物与药物
寒性海鲜(如螃蟹):与柚子同食易导致腹泻;
胡萝卜、黄瓜:破坏维生素C;
动物肝脏:影响营养吸收;
部分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柚子可能抑制药物代谢,增加副作用。
2. 特殊人群需谨慎
脾胃虚寒者:建议搭配柚皮或生姜,每次不超过1瓣;
糖尿病患者:控制食用量(每日不超过100g);
风寒感冒/寒咳者:不宜食果肉,可改喝柚皮红茶;
婴幼儿:3岁以下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引起腹泻。
3. 小贴士
挑选:选底部平整、表皮光滑、颜色均匀、手感重的柚子;
储存:完整柚子常温存放1-2周,剥后果肉冷藏;
用量:健康成人每日果肉不超过2瓣,柚皮药膳每周1-2次。
中秋食柚,既是味蕾的享受
也是传统养生的智慧
让柚子成为
这个秋天你我健康的“好帮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