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青海大月饼。
10月5日8时,西宁市城北区石头磊新村,62岁的宋维梅已经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临近中秋,月饼订单多,宋维梅和家人忙得不可开交。
宋维梅将前一晚发好的面团醒透,精准调制发面,加入碱面、鸡蛋和适量干面粉,双手用力揉搓,直到面团变得光滑筋道。
宋维梅制作月饼。
工作人员现场制作青海大月饼。
月饼面花。
此时,一旁的帮工也没闲着,她们专注地揉制不同颜色的面团,顺手捏出简单面花,为月饼打底。
9时,揉好的面团迎来“塑形”时刻。宋维梅先将大面团掐成小块,按月饼重量需求逐一称重——她家的月饼最小的有1公斤,大的有4公斤,每一块都分量十足。
9时20分,称重后的面团被宋维梅揉成圆饼,刷上清油,撒上红曲、姜黄、香豆、花椒等香料,抹匀后一层层摞起,最外层再用白色面皮包裹,一个饱满的月饼面坯就此成型,最后被整齐摆进提前抹好油的笼屉。
调制面饼。
称重。
揉面团。
面坯入屉后,宋维梅接过帮工做好的面花,巧手组合成复杂图案,用清水轻轻粘在面坯表面,为月饼增添传统韵味。
10时,一切准备就绪,宋维梅将蒸笼盖严开始蒸制。11时30分,青海大月饼蒸制完成,宋维梅拿出红色花印章,在每个月饼表面盖上西宁月饼特有的传统花印,至此,制作工序全部完成。看着案台上一个个油亮诱人的大月饼,宋维梅满脸笑意:“这些月饼大多发往外地,上了岁数的青海人就好这口家乡味。”
精心制作月饼面花。
青海大月饼。
如今,宋维梅负责手工制作,儿子和儿媳打理网络营销与订单预约,青海大月饼不仅让她月均收入过万元,更成了异地青海人牵挂的中秋记忆。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