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面痴,全中国我最神往的一碗面就是坐杠大刀金丝面,它是四川德阳广汉市的传统面食,讲究三大要素:全蛋、坐杠和大刀。
首先,一斤面粉配八个鸡蛋,不加一滴水,揉成面团后用一根近两米长的竹竿反复按压,巧劲全来自师傅坐在杆儿的另一端单腿跳跃,再擀出薄如蝉翼的面皮,最后由特制大刀切出均匀的细丝,据说细可穿针……就为了这一口,我专程跑到广汉,不看三星堆,先吃金丝面!
做工极致的面条,我以为会在高档馆子卖,没想到,找了当地最出名的一家,就是间寻常的面馆。
侯在开放式厨房看师傅煮面,大锅水尤其宽,令面条有足够的空间舒展,煮到七八分熟就捞出,装到碗里,端给客人,火候刚刚好。
跟我想象的不一样,金丝面不是圆面,而是小宽,可以说是超级迷你的韭叶,边缘仍留有刀切的痕迹,吃起来幼嫩、光洁、爽滑,轻盈空灵,金丝万缕。
咸鲜汤面下肚,来碗传统甜品,成都已经难觅的“三合泥”,没想到这儿还在做,糯米、大米和黄豆磨粉,跟红糖一起炒到吐油,临上桌撒芝麻花生金桔,样子不好看,但甜蜜酥松还透着晶莹猪油,好怀旧。
说起来,德阳在四川的美味版图上远没有乐山、自贡那么显赫,但我来了才发现,它的美食简直五彩斑斓——可不刚刚吃了金黄的面,转头又尝绿色的粉!
本地独有一种片粉,将红薯粉、绿豆粉、豌豆粉调和在一起,再融入当季的蔬菜,做出绿莹莹的粉,细腻柔滑,好似翠玉,吃的时候一片片撕下来,由此得名。
老城区庆云街上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号,店铺虽简陋,却是德阳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老板娘端着小碗在调料柜里旋一圈,香油红油、陈醋酱油、小葱蒜水、芝麻花生,特别甩上一勺土黄色浆糊状的酱,我猜是秘制猪油。
片粉拌开来,透亮Q弹又韧滑,还有股特别的嚼劲,是奇妙又清爽的口感。
来德阳还有一样绝不容错过,那就是本地起家的“三丁一体”,这菜式已经在外地开成了网红,但绵远街总店还是苍蝇馆子的模样。
店才两间门面,露天位占据了整条街,落客的车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嬢嬢穿行其间叫菜要靠电喇叭喊。
人们在树荫下围坐,守着一口口大锅,我看隔壁一位大爷,自带歪嘴郎酒大中午的已经喝高。
所谓三丁一体,就是大铁锅里荤素都配好,架在酒精炉上边烧边吃,最后剩的汤汁还能下碗面,粗犷豪放的气概很契合德阳重工业基地的气质。
馋嘴牛肉,丝丝粉嫩,青红辣椒夹杂黄泡椒和紫洋葱,热闹火辣。
香辣烤鱼,码味浓重,最神奇是围了一圈折耳根叶,生绿浸到油里,不一会儿就软熟,散发浓烈腥香。
德阳还有什么好吃的?连山回锅肉我在吃上了,吃的时候又被塞了只广汉缠丝兔,带回上海下酒,打开一看,它就是一根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