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一饭封神》热气腾腾地“杀”上屏幕。一百位名厨、明星级评委、“大逃杀”赛制,比起美食综艺一贯的慢风格,“主厨101”开局即见真章,胜负欲和食欲忍不住一起燃起来了!
从米其林在榜、餐厅光环加身的明星大厨,到隐于市井、卧虎藏龙的无名小厨,选手背景的参差却并未被多加渲染——毕竟故事是锦上添花,而备料、烹饪、摆盘的细节,才是身为厨师的叙事主线。
想要“一饭封神”,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得看味道本身。节目的总顾问陈晓卿亦拿出了不输《舌尖上的中国》的镜头语言,将每道菜品登场的模样特写记录,诱人的卖相从眼前直抵内心,被勾得馋虫大动也是人之常情。
厨师各显神通,菜品自然百花齐放。前一秒还是清淡惟鲜的闽府海味,下一秒又转场粗犷浓香的滇系山珍,无论是哪种菜系风味的拥趸,都不难找到自己的那道Crush。
除此之外,评委席的阵容也堪称豪华。全球米其林之友谢霆锋、新荣记创始人荣叔、黑珍珠餐厅创始人郑永麒,不仅味蕾刁钻,更精通厨艺。有他们坐镇,猎奇或流量只能收获观众的不明觉厉,菜品的口味始终是Next level的通行证。
《一饭封神》初初落下帷幕,《闪光神厨》已接踵而至。
比起“主厨101”的刺激与严谨,后者更轻松随性,主打一个丝滑下饭。对决分为博主厨师与职业大厨,在耳熟能详的经典菜品里发挥奇思妙想,于是迸发了锅包肉棒棒糖、树莓锅包鱼这样的“黑暗料理”,堪称“主题普通,脑洞就不普通”。
有猎奇,自然也有返璞归真。节目的第一个内容爆点便是厨师安秋金的家常馒头,暄软而富有嚼劲,纯粹的麦香在口腔暖暖萦绕,没有珍稀食材的加持,也无需借助调味的纷繁组合,就这样让所有嘉宾赞不绝口。随着“谁懂这一口馍的含金量”冲上热搜,这份难得的烟火气也从屏幕飘进鼻尖——珍馐美馔的味道或许难以想象,但一口白馒头的香甜,却是每个人记忆中的共通印象。
Xhs@老饭骨
2024年,潘玮柏因一段煮泡面视频意外出圈,被网友戏称“介绍泡面比介绍专辑还认真”。在短短1分钟的口播里,他贡献了精彩绝伦的无实物表演,煮泡面不再是将就的懒人快餐,而是一门需要严格把控的精致学问。
作为大方的“泡面老饕”,他又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详细版教程,力图将复刻“潘氏泡面”的每一步都划上重点,对细节的追求达到了科研级别:铜锅明火煮,先加汤料再加面,计时四分钟加鸡蛋。最后,他独创的吃法是将面和溏心蛋直接捞在锅盖上,让面裹满金黄的蛋液一同入口。
像他一样掌管热量炸弹美味的神,在Kpop领域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马克定食”,听起来像日料店的神秘单人套餐,实际上是男团Got7中的成员段宜恩(艺名Mark)粉丝自创的便利店食谱:速食杯面、年糕、香肠、芝士条,加水用微波炉炼化一分钟,就会得到一份热腾腾黏糊糊的拉丝碳水。
碳水与脂肪的极致融合,也是味蕾最直接的享受。即使在剧组拍摄的闲暇时间,侯明昊也会因好奇而尝试“马克定食”,偷偷破一下演员控制体重的斋戒,只为体验一口传闻中的隐藏吃法。
越来越多的明星们不再满足于只是美食的消费者,而是成为它的传播者和创新者。在炉灶前,他们卸下光环,展现对食物最本真的热爱。自《锋味》以来,谢霆锋便不再压抑他在烹饪方面的兴趣与实力,甚至在今年启德再度开唱前,他一度将重心移轴到美食事业上,还开创了自己的餐饮品牌。
当他们系上围裙,亲手烹饪的那一刻,便与无数普通食客别无二致,追求的不过是一口能触动灵魂的好味道。光鲜亮丽的名利场固然闪耀,然而在刀勺碗碟交响间爆发的锅气,才是此刻最打动人心的光环。
从《一饭封神》第一期开播以来,大小厨同款的餐厅便一炮而红,观众自发汇总了城市打卡地图,以便在踏上旅途的同时,尝到节目中让人食指大动的招牌名菜。
Xhs@斑马画报
节目之外,多位参赛厨师迎来事业巅峰:有的所在餐厅预约直接排到三个月后,有的收到国际品牌代言邀约,而冠军小厨宴究生,更是被来来往往的综艺粉丝奉为“厨房袁咏仪”,追着求合影。
在食客的repo中,她的作品也不负节目中所展现的,“代表厨房里那一部分少数派,女厨师、外宴厨师,也热爱美食,也有毫不逊色的审美和创造力。”融合菜系兼具西厨的生嫩与中餐的饱熟,即使简单的茶碗蒸也倾注了一颗鸡蛋的精华。有这样“硬得能砸穿地球”的基本功,不难承载被谢霆锋百般赞叹的灵感和执行力。
Xhs@安小逸 @露小米
与此同时,扎根景德镇的路边摊主理人“鸡排哥”亦误闯热搜。只为一口外酥里嫩的炸鸡排,他的小摊便被慕名而来的食客围得水泄不通。买单、领取爱的塑料袋,随后就是等。鸡排哥“我心里有数”的好记性,不会辜负任何一张好奇的嘴巴。
Xhs@RANRAN97721
与一般印象里路边摊的糊弄省事大相径庭,鸡排哥即使看起来手忙脚乱,依旧乱中有序,对油锅里沸腾的鸡排,他自有主张:“我要把它炸到位,不到位我是没法原谅我自己的。”鸡排新鲜亮相,他也会严肃叮嘱食客及时品尝、不要封袋,亲自上阵维护品控,只怕远道而来的客人吃不上那一口最佳赏味。
Xhs@RANRAN97721
无论是预约制餐厅,还是街头巷尾的推车小摊,为一道菜落泪,为一碗饭封神,都不算奇怪。美食不仅仅激活了感官的愉悦,更为人与人之间牵起了情感的纽带。
美食综艺的下一餐,或许将更加丰富多元。但无论如何改变,对味道的追求、对真实的尊重、对背景故事的关注,始终是吸引观众的终极配方。当厨房与舞台的界限变得模糊,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成为最动听的音乐,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口中的食物足以填饱游荡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