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期间,在交城的大街小巷,一缕缕浓郁的酥香随风飘散,唤醒了人们对团圆的期盼。这款传承五百年的空心月饼,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酥香口感,成为铭刻在交城人记忆深处的节日符号。
壁厚仅半公分,内里中空,交城空心月饼不仅入口酥脆、即化于唇齿,更以丰富多样的造型,将传统中秋情愫与现代饮食追求巧妙融合,成为一方水土不可替代的“舌尖珍宝”。
在交城县的一家月饼坊,制作师傅闫学荣正守在烤炉前,细心照看炉中的月饼。不多时,饼身渐渐鼓起,呈现诱人的金黄色,浓郁的酥香也随之盈满整个作坊。
【同期】记者:师傅你好,咱们空心月饼的“空”是怎么靠手艺做出来的?
【同期】月饼坊制作师 闫学荣:咱们做空心月饼主要是和面,和面的时候把水温掌握在70度左右,面和好以后,用咱们的菜籽油就行,碱面按照配方配比好,和好面以后还要醒发三十分钟,面团就醒好了,然后就是做剂子,包的时候中间不能漏气,也不能包破了,必须用手工把边捏出来的皮比较匀称,包出来的效果就好,烤出来就都是鼓鼓的。
口味上,除了经典的红糖馅,茴香馅也颇受欢迎。咸香与甜味交织,带来层次丰富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同期】记者:咱们这个空心月饼的馅儿有什么讲究呢?
【同期】月饼坊制作师 杜爱红:咱们包的这是五仁的,里面有黑糖、瓜子仁、花生仁,还有芝麻,包的时候把馅料拌起来,感觉干的时候把里面倒点白酒,它的这个湿度就均匀了,包的时候放一勺子差不多,包进去就破不了,烤出来也破不了,月饼也能鼓起来,看着也比较好看。
交城空心月饼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造型。枣木模具雕刻有吉祥图案,以及花篮、寿星、动物等生动纹样,让月饼不仅是美食,更成为可供欣赏的传统艺术品。
【同期】记者:烤空心月饼的时候怎么控制火候才能保证口感和卖相?
【同期】月饼坊制作师 闫学荣:咱们这都是用炭火烤的月饼,用的是传统的火烤出来的,必须先在铁板上定型,定型好后放到下面抽屉里再烤,烤出来之后就能保持原来的样子了,烤出来保证皮又酥又脆。
刚出炉的月饼金黄饱满,酥香扑鼻,花纹精致,让人既垂涎欲滴,又有些不忍下口。
【同期】记者:咱们交城的空心月饼有什么历史呢?为什么在外工作的人每到中秋都会惦记这一口?
【同期】月饼坊制作师 闫学荣:据说咱们交城的空心月饼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咱这也属于是祖传的,原来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烤了,咱的父母也都是一直烤这月饼,传到咱手里也都做了十几年了,主要咱这也都是炭火烤的,保持原来的那种味道,外面回来的人都想吃一口咱这家的味道,火烤的味道吸引的客户也都挺多的,都想过来尝一下这火烤的味道,家的香味。
从祖辈小摊到规模作坊,从自家食用到远销外地,交城空心月饼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为承载团圆与思念的文化符号。
如今中秋又至,交城各家月饼坊炉火正旺,酥香满街。一块块热腾腾的空心月饼,带着手艺人的匠心与游子的乡愁,奔赴四方桌。炉火不熄,传承不止,这一口酥香,正是中秋最踏实、最温暖的团圆味。记者:李珍 王煖雅(实习)
来源:交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