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
早上爬起来去吃碗头汤面
就是苏州人骨子里的仪式感
现在发现,是我浅薄了
“老板,免青重浇,宽汤硬面过桥”——这份脱口而出的定制化暗号,是资深食客的含金量。
能把人均30的面吃出人均300的架势,是生活态度的含金量。
当别人在讨论买车厘子自由时,你已经在追求 “浇头自由”了,这是消费升级的含金量。
啥也不说了
今天,小鱼就给大家推荐这几碗
国庆小长假
来吃一碗地道的苏式面
个人含金量也跟着涨一涨
秃黄油面·面中爱马仕
秃黄油面,在坊间有“面中爱马仕”的美誉。这煮熟的大闸蟹拆出蟹黄、蟹膏,然后以荤油、姜末等佐料炒制,炒好的浇头色泽深黄,油光透亮,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在许多资深食客眼中,秃黄油拌面是苏州秋季的顶级时令之一,那色泽金黄、蟹香浓郁的秃黄油,包裹着根根面条,是不可多得的“神仙滋味”。
蟹粉面也是金秋的优选,它与秃黄油面最大的差别,在于后者以蟹黄为主,它则以蟹肉为主。
三虾面·盛夏的余温
三虾面的“三虾”用的是籽虾,拆成虾籽、虾脑和虾仁三部分。三虾是老苏州记忆里的味道,过去文人墨客“会吃”,有道菜叫“炒三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烹饪好的三虾色泽鲜艳,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三虾作为浇头,直接拌着葱油面,吃起来一点儿也不浪费。它的时令性极强,吃过三虾面,方知夏之鲜。
焖肉面·经典永流传
会过日子的苏州人,最爱的一定是那碗焖肉面。一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筷子轻轻一戳,慢慢浸没到汤里,一圈油花漾开来,美妙极了!
苏式焖肉必须炖得软烂,又不能散开,极是考究功夫。看起来肥吃起来却一点不腻,一入舌尖便化掉了!
羊肉面·最是一碗鲜
苏州人冬天吃羊肉面是属于“常识”范围的美食小贴士,但你可知道,其实苏州的羊肉面最早是从盛夏三伏开始的。
十一假期来苏州,你已经可以提前享受到一碗正宗的羊肉面了。藏书羊肉、太仓双凤羊肉、震泽红烧羊肉…… 一碗汤面, 盖上羊肉浇头,一把蒜叶“平天下”,简直鲜掉眉毛!
两面黄·外脆里嫩
“两面黄”要两面都炸成金黄色,香味飘出,然后捞出放在盘子上,再将浇头连卤浇在面上,让面条吸足卤汁,面会变软,劲道有味。
“两面黄”的吃法也很讲究,吃之前记得要“翻个身”,这样才能吃出“外脆里嫩”的最佳状态,一碗面配一碗蛋丝汤,上来之后,喝口汤,再捞口面,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
蕈油面·素面佼佼者
相传,早年常熟兴福寺的和尚常入虞山采摘食材,却寻觅到一种叫做“蕈”(xun)的菌类,熬汤煮面,没想到却新鲜美味,然后便传开了。慢品一碗蕈油面,禅意无限。
说起素面,苏州众多寺庙、山上也有这一碗美味。菌菇吊出来的素汤,再配上一块香菇、素鸡这样的配菜,令人大满足!
这些还只是苏式面的
冰山一角
上过《舌尖》的枫镇大肉面
大名鼎鼎的昆山奥灶面
现炒浇头的常熟炒浇面
太湖边的太湖十八浇
阳澄湖边的湖鲜面
……
苏式面的浇头超过500种
是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
据了解,苏州人一天就要吃掉
430多吨的苏式面条
这个假期欢迎你来苏州
来一碗头汤面
体会苏州人的情调生活吧!
素材来源:好玩苏州、情调苏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