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中秋刚过,是不是家里还留着两三盒没拆的月饼?前几天有朋友凑过来问我,节前超市里堆得像小山头似的月饼礼盒,怎么一过完八月十五就齐刷刷“隐身”了,难不成真能凭空变没?我是帮主郑重,干了20年财经记者,见多了市场里这些“藏着门道的小事”,今天就跟大伙儿掰扯掰扯,那些没卖完的月饼到底去了哪儿。
其实哪有什么“凭空消失”,都是商家早算好的账。首先头一步,节前一两周就开始“悄悄清库存”——你逛超市时肯定见过,货架上贴个小牌牌“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不是卖不动了慌了,是人家早把“卖不完的量”预留出来,先把能走的货清给愿意捡实惠的人。
剩下那些实在没清完的,也不会扔。不少大品牌会把没拆封、没过期的月饼收回去,馅料挑出来做过质检,明年换个包装接着用;还有些会联系公益组织,捐给福利院、养老院,既处理了库存,也算是给中秋留个暖心事。
我做财经记者这么多年,最清楚这种季节性商品的“生存逻辑”——月饼不是卖不掉才着急,是从一开始就把“卖不完”算进了成本里。所以别担心浪费,市场早有自己的“消化法子”。我是帮主郑重,下次再碰到这种看着奇怪的市场小问题,咱们再接着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