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窝,您是否曾有过许多好奇?金丝燕究竟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一盏燕窝,背后经历了怎样的诞生过程?我们吃的燕窝,它的营养价值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现在,这些问题的答案,您都可以亲眼见证。近日,经严格评审,我司被授予成为“同安区科普教育基地”。这一资质的获得,不仅是对燕之屋长期致力于燕窝科研创新与知识普及工作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企业从“产品制造者”到兼具“科技传播职能”的公共平台的升级,积极推动燕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式滋补文化的广泛传播。同时,这还是一份面向所有消费者的公开邀请函——邀请您走进燕之屋,从源头到成品,亲身感受、亲眼验证一碗高品质燕窝背后的科技与匠心。
图:燕之屋被授予“同安区科普教育基地”
作为燕窝行业的头部品牌,燕之屋始终坚持以科技与匠心打造高品质燕窝。燕之屋产业科普园区占地广阔达36亩,建筑面积达82410㎡,园区规划包含燕窝智能制造、燕窝集成研发、智慧办公、工业旅游等模块,以“创新、高效、智能”的理念,致力于引领全球燕窝制造技术,打造全球规模第一①的燕窝工厂。
在这里,您不再是局外人,而是品质监督官。燕之屋向公众开放生产线,让您可以近距离观察从燕窝筛选、检测、挑拣到炖煮的全过程。通过透明的参观通道,您能直观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工艺,见证每一碗燕窝都凝聚着的严谨与专注。这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的自信,更是对您知情权的尊重。
图: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
获批“科普教育基地”离不开企业长期以来面向公众开展的系统化科普工作。燕窝文化馆作为燕之屋科普体系中的亮点工程,占地2200㎡,由国际艺术设计团队共同打造,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内容较为全面的燕窝主题展览馆。馆内设有300㎡全沉浸式投影秀场、光影艺术装置燕屋仿真微缩模型、互动魔法墙等。通过沉浸式互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金丝燕的特征和生活环境,燕窝的历史起源和千年传承②,以及现代化探索与创新,揭开燕窝的神秘面纱,帮助公众建立科学、客观的燕窝认知。
图:燕之屋燕窝文化馆
而科普内容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正是源于燕之屋深厚的科研积淀。燕之屋燕窝研究院拥有5000㎡专属空间,由双院士领衔,并汇聚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系统性开展燕窝基础研究与营养功效科研攻关,解答了燕窝的营养成分、作用等核心问题。这意味着,这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项产品益处,背后都有坚实的科研数据作为支撑。不仅为产品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科普教育提供了丰富、准确的内容支撑,实现了科研与科普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
图:燕之屋燕窝研究院
自燕之屋燕窝产业科普基地投产以来,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发集创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科普项目,强化与学校、科研机构合作,拓展科普覆盖面,真正实现“科研-生产-传播”一体化的科普生态建设。迄今为止,已接待数以万计的媒体、消费者等参观访问,通过开放生产线、展示匠心工艺、讲解燕窝知识,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一碗好燕窝背后的科技与匠心。
燕之屋被授予“同安区科普教育基地”,是对企业在科普领域辛勤耕耘的高度认可。燕之屋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燕窝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积极践行头部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传承千年②的中式滋补文化进一步发扬推广,为公众健康及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①按截至2024年5月包装燕窝行业于全球的生产基地面积计算,包装燕窝指经过加工包装后的食用燕窝,包括干燕窝、即食燕窝以及鲜炖燕窝,于2024年6月完成调研。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基于对全球包装燕窝行业的研究。
②“早在唐代我国就已用瓷器与北婆罗洲大尼亚岩洞所产的燕窝进行物对物的交换,交换品也成为了宫廷的御用珍品。”《药物与人》August 2000(Vol13)P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