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卖“药膳面包”?是“真养生”还是“智商税”
创始人
2025-10-12 07:31:05
0

去医院抢面包,你听说过吗?

最近

“新中式养生”在社交媒体上火起来

带有“药食同源”标签的中式药膳面包

开始受到年轻人追捧

不少人把医院的面包门店

当作新的网红打卡点

“药膳面包”走红

八珍司康、甘麦大枣包、七宝美髯包……单是名字就已经足够让中国人的DNA动了。各种医院饭堂、药店推出的中式药膳面包走红,吸引不少年轻人购买。

今年上半年,扬州市中医院的“药膳面包”,刚推出就成了当地爆款,上市首日,数千个面包在1小时内售罄。据了解,“药膳粽子”“祛湿绿豆糕”也已经在开发的路上了。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医食堂”推出了颇具地方和医院双重特色的“折耳根面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也有一家烘焙店卖中式面包。据养生爱好者小九(化名)介绍,她先后买过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麦冬吐司等,“馅料很丰满,味道和市面上的普通面包确实不太一样,但整体是好吃的。”

北京同仁堂也推出了多款中式面包,在相关门店可看见,柜台里有枸杞原浆牛角包、陈皮肉桂苹果酥、蜂蜜黄芪胡萝卜吐司、五红丹麦卷等多款中式面包,价格在16-36元之间。

李新(化名)买过几次同仁堂的中式面包,据她形容,金瓜枸杞软欧包、枸杞原浆牛角包吃起来没有明显的中药味,是一种不太腻的甜味。

网友评论:可以向全球推广

对于医院里药膳面包的热销

网友也炸开了锅,意见不一

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这样的中式面包有创新性

可以向全球推广!

但也有网友质疑

中式面包真有保健效果吗?

叫“情绪安慰面包”也许更合适

理性降温:面包终究不是“药”

“药膳面包”的爆红,首先赢在文化叙事。八珍、甘麦大枣、七宝美髯……这些源自《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古医书的经典方名,自带千年中医药的“品牌背书”,比普通商业广告更能触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传统医学的呈现不再局限于苦药汤,而是可以握在手里、吃进嘴里的日常味道,以年轻化的姿态走进都市商圈,这是一次中医文化与市场需求间的深度握手。

不过,对于“药膳面包”的实际养生疗效,要理性看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药膳面包既然称为药膳,就要辨症用药,讲究中医药理论配伍,将药食同源食材和面包科学结合。不管是卖面包的,还是吃面包的,要明确两点:一是面包本质仍是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二是有效性取决于体质适配性与食用量,过量摄入反而加重代谢负担。

也因此,面对冠着“中医药”名头的食品,消费者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可以为了味道购买、为了文化认同购买、为了好奇购买,而不必特别期待它真的能“对症”解决问题。

年轻人买的不是药,是情绪价值

从营养学角度看,用中药做面包,有效成分的剂量、稳定性确实都还有讨论空间。但从消费心理上来说,年轻人吃下去的可能不是药效,而是情绪价值。

它不像喝中药那样苦涩沉重,而是以轻松、美味的方式,完成一场低门槛的“自我关怀”。在传统中医语境里,“药食同源”是基于体质调理的养生智慧。但在年轻人这里,它更像一个“带文化感的生活标签”。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吃一个印着“枸杞”“茯苓”“黄芪”的面包,成为一种“我有好好照顾自己”“我在认真生活”的视觉确认和行为符号。

对他们而言,枸杞泡水是“老派养生”,枸杞司康才是“时尚日常”;喝中药是“痛苦的坚持”,吃药膳面包却是“轻松的享受”。他们追求的不是“立竿见影的疗效”,而是“看起来在为健康努力”的仪式感。

更关键的是,医院、老字号推出的养生面包,大多遵循“少油、少糖、少添加”的原则,精准契合了年轻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选择这类面包,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暗合了“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态度,这种“双重满足”,远比单纯的“养生功效”更有吸引力。

药膳面包走红背后:养生的本质是生活自洽

当年轻人排队购买医院面包、追捧新中式点心时,他们实际上是在用消费行为表达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咬下一口药膳面包,或许补不了气血,却能在奔波中带来片刻宽慰。这种“轻养生”的背后,是东方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温柔和解。它让养生告别苦行僧式的坚持,变成一种松弛的日常体验。

当新中式潮流褪去喧嚣,真正能留存的,不是炒作出来的爆款,而是那些既守住文化内核、又贴合生活需求的创新。正如枸杞从保温杯走进司康,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墨守成规的复刻,而是在烟火气中找到生生不息的表达。

而我们每个人,也在这种表达中,读懂养生的真谛:它从来不是沉重的功课,而是与自己、与自然相处的自洽之道。

你会去医院买药膳面包吗?

对于医院卖养生面包

你怎么看?

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图文综自央视网、新闻坊、中国新闻周刊、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燃新闻、央视三农、有机之光、东京烘焙职业人、视觉中国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草... 标题:草莓也能酿酒?喝过后再也忘不了那个味道了 在这个追求新奇与美味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
原创 简... 标题:简单又过瘾的手撕茄子,惊艳初夏美味 在这个初夏的季节里,没有什么比一顿清爽可口的家常菜更能让...
原创 红... 标题:红薯别再烤和炖了,分享一个红薯的新吃法,吃上一口满嘴都香。 在众多美食中,红薯以其独特的甘甜...
原创 想... 上周早上在地铁口等煎饼果子,排了十分钟队,拿到手却有点失望——面糊稀得能看见筛子印,薄脆软趴趴贴在饼...
亨氏山姆上新「辣味番茄肉酱」,... 封面图来源:旺旺、盐津铺子、山姆 新产品 1、再度发力山姆!亨氏推出「辣味番茄肉酱」新品 2、再续...
散酒怎么调成浓香型 这是(li460220)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作为一位喜欢探索酒类文化的小编,我一直对散酒的...
原创 老... 在美食的世界里,家常菜以其简单、朴实的风味,总能触动人心。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家老爸的几道硬...
原创 胖... 标题:胖大姐走街串巷卖“它”,大家都不买账,网友:知道你胖的原因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美食不仅仅...
原创 简... 标题:简单的家庭小炒菜谱,一天吃一个够你吃2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快速制作...
吃错反伤身!3类人要避开 百合... 入秋后,天气干燥 口干、皮肤干、干咳等问题接踵而至 此时 一种既是观赏花卉 又是药食同源的“秋日润燥...
葱爆肉丝:一把大葱救活一锅饭 肉丝炒得再嫩,也怕寂寞。小时候看我妈做饭,永远记得她那句“肉得找葱谈恋爱,味道才出得来”。那时候不懂...
寒露过后手脚凉,这八道“能量菜... 寒露过后,天气渐凉,不少人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这时候,不妨通过饮食来为身体补充能量,驱走寒意。以下...
中秋节孝心家宴!8道硬菜让父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明月高悬,正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父母做...
原创 看... 标题:揭秘美食的神秘面纱:一道荤素交织的佳肴 在探寻美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那些外表令人不悦,却...
食用葡萄糖加入糕点里面 这是(ahhg007)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糕点制作过程中,糖是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食用葡...
肝血多睡眠好,建议多吃这8道菜... 睡眠质量欠佳,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中医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血充足,方能维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各种配制酒定制 这是(li460220)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配制酒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原创 中... 中式快餐(提供米饭、粉面等主食及家常菜)是中国快餐市场最大品类,去年市场规模达到8097亿元,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