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酸汤鱼,讲究其实都在汤里,鱼本身反而是其次。很多人以为酸汤就是番茄加醋,那做出来味道单薄得可怜,根本不是一回事。
那汤底,才是魂。正经的酸汤分两种,一种是红酸汤,用的是发酵过的野生小番茄,我们叫毛辣果。还有一种是白酸汤,用淘米水在坛子里自然发酵成的。两种风味完全不同。我个人呢,反而喜欢把两种都来一点,红汤取其果香和醇厚,白汤要它的酸爽和清冽,一勾兑,那味道的层次感就出来了。现在图省事,市面上有很多现成的酸汤料,买的时候看配料表,有木姜子油和糟辣椒的,味道通常错不了。自己发酵的当然最好,但谁有那工夫。
挑鱼也有说法,别用那些冷冻的、没刺的龙利鱼柳,一煮就散,口感跟棉花似的,吃着没劲。最好是活鱼,黑鱼、乌江鱼这种肉质紧实、刺又不算太多的最合适。让摊主帮你杀好,但片鱼的活儿最好自己来。鱼肉和鱼骨要分开,鱼骨剁成块,鱼肉得片成薄片。刀要快,斜着45度角下刀,片出来的鱼片才能薄厚均匀,大概两三毫米吧,太厚了不入味,太薄了又容易碎。
片好的鱼片,千万别直接下锅。这是最多人犯的错。得先腌一下。加点盐、一点点白胡椒粉、一个蛋清,还有最重要的,生粉。用手抓,轻vd.p8k.bizKLM|vb.p8k.bizLMN|mo.p8k.bizMNO|7c.p8k.bizNOP|s3.p8k.bizOPQ|wn.p8k.bizPQR|1f.p8k.bizQRS|bu.p8k.bizRST|b0.p8k.bizSTU|oa.p8k.bizTUV轻地抓,抓到感觉鱼片表面滑溜溜的,有点黏糊糊的劲儿,这就对了。这个过程叫上浆,能锁住鱼肉的水分,保证下锅之后滑嫩的口感。蛋清和生粉的量要控制好,多了汤会浑,少了又挂不住。抓匀了,最后淋上一点油封住,放旁边腌个十分钟。
现在可以开始烧汤了,锅里下菜籽油,比平时炒菜多一点。油烧热,先下姜片、蒜瓣和几颗干辣椒爆香,闻到香味出来,就把准备好的酸汤料倒进去。关键一步来了,要用中小火慢慢炒,把酸汤里的水分炒干,炒到油色红亮,香味完全激发出来为止。这步做不好,汤的味道就是飘在水面上的,不融合。然后,冲入开水,记住是开水,不是冷水。水量要一次加足,没过所有食材还多出一大截。接着把之前分开的鱼骨和鱼头扔进去,开大火熬。
熬个十五分钟左右,汤色会变得有点奶白,这时候就可以把鱼骨捞出来,也可以不捞,看你喜好。然后把火调小,让汤保持微微6n.p8k.bizUVW|z0.p8k.bizVWX|d2.p8k.bizWXY|81.p8k.bizXYZ|eo.p8k.bizYZA|zn.p8k.bizZAB|52.p8k.bizABC|e2.p8k.bizBCD|n6.p8k.bizCDE|ot.p8k.bizDEF沸腾的状态。用筷子一片一片地把腌好的鱼片滑入锅中,别一股脑倒进去,会粘成一坨。鱼片全部下锅后,拿筷子轻轻拨散,等个几十秒,看到鱼片变白卷曲,立刻关火。千万别煮久了,鱼肉一老,神仙也救不回来。
出锅前,可以烫点配菜。豆芽、金针菇、薄豆皮都行,扔进去烫一下就捞出来垫在碗底,再把鱼和汤倒上去。最后,也是点睛之笔,撒上一把木姜子和葱花。热汤一浇,那股特殊的柠檬香气瞬间就窜出来了。
别忘了蘸水,一碗好的蘸水能让酸汤鱼的体验再上一个台阶。捣碎的糊辣椒面,加上切碎的折耳根、蒜末、葱花、香菜,再淋上一点原汤。吃的时候,夹一片滑嫩的鱼肉,在蘸水里滚一圈,酸、辣、鲜、香,各种味道在嘴里炸开。这鱼,才算做得到位了。剩下的汤也别浪费,第二天拿来下面条,味道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