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诊室 | 入秋后咳嗽、感冒频发?中医教你顺时养生、防病于未然
创始人
2025-10-16 10:04:38
0

【林琳诊室】栏目致力于中医体质平衡、保健养生和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预防治疗调理,介绍阴平阳秘健康生活知识,养肺护肺常识及肺康复。

诊室故事

林琳诊室

50岁的叶女士,最近两个星期总是咳嗽不止。起初只是吃了点热气的食物,没过多久就开始觉得喉咙发干、有点发痒,接着就开始不停地咳嗽。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林琳教授门诊寻求帮助。

林琳教授仔细询问,刻下症见:干咳,少痰,胸前不适,有时甚至觉得有一股气往上冲,带动着咳嗽一阵阵地发作,有呼吸不畅顺的感觉,上楼时常常气喘,感觉气不够用,平时稍有怕冷,纳眠一般,舌红苔黄腻。

林琳教授四诊合参,辨证为风热夹湿、气阴两伤证。她解释道:“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伤肺,加上饮食偏热、辛辣易伤肺阴;而脾虚运化无力,痰湿内生,就容易堵在肺中,引发咳嗽、气短。”

据此,林教授予以疏风清热、祛湿敛肺之方调治。服药一周后,叶女士的咳嗽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也大为改善。

为什么秋季感冒高发?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是气温变化最频繁的季节。白天气温高、早晚偏凉,冷热交替让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病毒、细菌更容易乘虚而入。

从西医角度看,秋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一方面,逐渐增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气道,可使支气管收缩、纤毛清除功能减弱;另一方面,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在秋季活跃,极易引发感冒和咳嗽。尤其对于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病患者来说,稍有受凉或感冒就可能诱发急性加重。

从中医角度看,秋季属“金”,应肺气。此时燥邪当令,最易伤肺耗津;若再受寒邪侵袭,则外感与内虚并见,出现咽干、咳嗽、痰黏、气短等表现。中医讲“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一旦肺气失调,外邪更容易侵入,引发感冒、咳嗽或旧病复发。

秋季防感攻略

01

科学佩戴口罩

秋季气温变化大,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活跃。在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医院或商场等密闭场所时务必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外出时间较长者,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打湿或污染,也应及时更换。

02

勤洗手、多漱口

外出归来、餐前便后要用流动水洗手,避免病原微生物经手入口。每天早晚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清除咽部的细菌和病毒,保持黏膜湿润,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03

防寒保暖护阳

秋凉渐起,保暖尤为重要。应注意颈项、背部、脚部的防寒,特别是在清晨与夜晚气温较低时,避免受凉伤肺。空气污染严重或大风天气时,可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避寒如避箭”,尤其对老年人和慢性肺病患者而言,更应注意。

04

作息起居有节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养阴,早起助养阳。秋季应顺应节气变化,保持作息规律,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良好的作息不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也能让肺气得以舒展、卫气充足。

05

适度运动促气机

运动能增强肺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秋季宜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或“宗元养肺功”等,以“微汗出”为度,切忌大汗淋漓。运动时注意避风寒,尤其不要迎风锻炼。配合深呼吸训练或“吐纳法”,通过深吸慢呼、调畅气机,帮助宣发肺气、疏通经络。

06

合理饮食养正气

秋季饮食宜以“养阴润肺、健脾益气”为原则。可多食白色润肺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山药、萝卜、莲子等;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豆制品,以增强免疫力。

推荐食疗方——参芪固表茶

配方:黄芪10g、太子参5g、防风5g、麦冬5g,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益气固表、润燥御邪,适合体虚、易感冒、易咳嗽人群。

07

穴位按摩法

每日早晚用拇指按压双侧足三里穴3–5分钟,感到酸胀为度。

足三里穴可健脾益气、扶正祛邪,是增强体质、防感冒的“强壮要穴”。常按足三里能同时补脾益肺,达到“内固其本、防邪于外”的目的。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79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中医优势专科,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单位。

专科构建了“五位一体”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整合了呼吸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肺功能科、支气管镜介入中心、科研创新团队及慢病管理门诊,形成了覆盖呼吸疾病全生命周期的精准防治网络。针对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肺结节、间质性肺病等常见及疑难病,制定了独具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疗效显著。

专科首创以慢阻肺为重点的“培扶宗元”学说,创编了康复锻炼的“宗元养肺功”,研发出健脾益肺颗粒、升芪益肺颗粒等系列院内制剂,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临床和学术水平在全国中医院处于领先地位。

供稿 |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黎尚钊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补足营... “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续下了近一个月的雨,天气也是越来越凉了。天气一冷,人们就总想着多吃点“暖身”的...
原创 同... 当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亮出摊位上的食用油时,德先生就明白,西贝无论如何降价,趟过这次危机都挺难,而...
新买的铁锅,这样开锅,不沾不糊... 之前用的不粘锅,但是用久后,涂层容易脱落,买个铁锅,但有人说太沾锅了,这到底怎么办? 铁锅厚,导热...
原创 “... 导语:“霜降不补,入冬受苦”,10月23日霜降,3样美食搞起来,进补暖身强体,安度秋冬! 霜降,作为...
精酿鲜啤销售同比增长52% 盒... 尽管南方还没能成功入秋,但秋季好物已经陆续上市。近日,盒马推出了一款桂花砂糖橘风味鲜啤酒,一经上市便...
施宣赫老师:吃糕点配茶才舒服?... ——摘自施宣赫老师文章 “咬一口甜软糕点,再啜一口热茶,舌尖不腻、喉咙清爽 —— 这不是偶然的搭配,...
原创 超... 火锅店里红汤翻滚,桌上一盘接一盘地端上来,肥牛卷、肥羊卷轮番上阵,肉片薄得能透光,一涮就变色,香味直...
中国最具特色的烧烤盘点,其精髓... 小饼裹住滋滋作响的肉串,果香浸润烟火缭绕的烤架,原木长签串起大块羊肉在炭火上翻转……中国烧烤的版图上...
为何优质酱香型白酒多是53度 喝酒的时候,看一眼酒标上的度数,发现优质的白酒好多都是53度的,为什么好的酱香酒,像茅台镇一些大牌,...
美术老师辞职摆卡通煎饼摊走红 ... 你有没有想过,艺术和美食可以结合得如此完美?最近,一位美术老师辞职后在成都市金牛区抚琴夜市开了一家卡...
原创 教... 标题:教你正宗芹菜炒小鱼干,鲜香味美,方法超简单,1分钟学会。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寻找一份简单而...
青椒炒香肠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家常... 下面这份详细的推荐食材与用量 (约2人份)香肠:2根 (约100-150克) 青椒:2个 (约150...
泉州润饼皮:薄如蝉翼的春天卷,... 一张薄皮,一段厦门滩涂的清晨记忆 在闽南的古老海岸线上,空气中总弥漫着一股咸湿的海风与泥土的混合气息...
一碗老北京炸酱面,拌进多少胡同... 在北京,如果说烤鸭是宴请宾客的体面,那么炸酱面就是安抚灵魂的归宿。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个文化符...
秋日食谱:开胃蔬菜汤 秋日食谱:开胃蔬菜汤。 ·先泡开倒笃菜,细茄掰段,倒笃菜掰碎。其他食材:毛豆、笋干。 ·热锅加猪油,...
无锡小笼包的甜蜜哲学:轻轻提,... 在江南的众多小笼包流派中,无锡小笼包以其独一无二的“甜”味,树立了鲜明的味觉标识,成为一种颇具争议又...
爆款杀疯了!Aldi官宣圣诞时... 还没到圣诞节,Aldi已经提前放出今年的圣诞海鲜系列,而且粉丝们最爱的“人气龙虾”也要回归啦! 虽然...
原创 拌... 标题:拌一拌就好,在家自己做豆沙一口酥,又酥又香,孩子最爱。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寻找一种...
原创 牛... 炖牛肉是一道国民级硬菜,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炖,都深受大众喜爱。但很多人在烹饪时都会遇到同一个难题: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