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搭上华润啤酒(00291.HK),古越龙山(600059.SH)准备“上桌”吃饭。
近日,古越龙山与国内啤酒巨头华润啤酒在北京达成合作,双方宣布将联合研发推出“黄酒+啤酒”跨界联名产品。该产品预计于年内上市,计划在华东市场试点推广,逐步拓展至全国市场。
古越龙山方面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联名新品预计较快推出,“希望能赶上‘双十一’大促。”
黄酒行业的增长乏力已持续多时,消费者老龄化、消费区域壁垒难破,让“黄酒走不出江浙沪”成为行业共识。曾经的“黄酒一哥”古越龙山也未能幸免。
今年上半年,古越龙山营收增速与市值均被会稽山(601579.SH)超越。这位昔日一哥似乎也坐不住了,从布局低度化、果味化产品到跨界牵手华润啤酒,古越龙山试图借助外部力量抢夺市场。
图源:图虫创意
借力华润啤酒的庞大渠道
搭上华润啤酒,古越龙山盯上的是年轻人市场。
黄酒酒精度在14°-20°,啤酒则更低,在3°-5°之间,两者同属低度酒饮。在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看来,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追求“轻饮酒、重微醺”,黄酒与啤酒通过工艺创新形成互补,能够打造“既有黄酒之韵、又具啤酒之畅”的复合型体验,契合当代人追求放松而非买醉的社交需求。
签约仪式上,华润啤酒总裁金汉权表示,啤酒的年轻活力与黄酒的悠久醇厚具有巨大的融合潜力,华润啤酒和古越龙山将联袂打造独一无二的“黄酒精酿啤酒”。
古越龙山方面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啤酒在潮流化营销上的经验与基因,将帮助黄酒摆脱“传统老酒”的固有印象,融入露营、音乐节等多元消费场景,触达更广泛、更加年轻的群体,这是双方合作的重要考量之一。未来,联名产品的包装与口味将进一步贴合Z世代的消费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双方签署的《联名产品合作框架协议》,古越龙山是华润啤酒在“黄酒+啤酒”跨界联名领域的唯一合作企业,这或意味着双方建立了排他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达成战略合作,图源:古越龙山
“华润啤酒拥有古越龙山渴望的渠道优势,所以古越龙山会积极推动此次合作的落地。”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首席专家欧阳千里向时代财经表示。
华润啤酒长期稳居中国啤酒市场第一,市占率在30%左右,2024年公司营收超386亿元,其核心品牌“雪花啤酒”曾多年位列全球销量第一。
深耕啤酒业多年,华润啤酒拥有强大的啤酒渠道网络。华鑫证券2024年2月发布的研报指出,截至当时,华润啤酒在全国拥有1万多家经销商、餐饮终端200多万家,渠道优势明显。作为对比的是,截至今年6月末,古越龙山经销商数量合计1951家。
另外,华润啤酒在线业务快速发展,已与阿里巴巴、美团闪购、京东、饿了么、歪马送酒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古越龙山表示,华润啤酒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与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将为联名产品提供强大的渠道支撑。
“这一合作具有较高想象空间。”欧阳千里表示,一方面,行业已有先例,如青岛啤酒拟收购即墨黄酒;另一方面,白酒存在降度趋势,啤酒存在升度趋势,使得“黄酒+啤酒”的创新组合具备潜力。
“古越龙山在年轻群体中知名度高,但美誉度不足,此次合作可借啤酒为载体,融入黄酒风味,实现文化溢价。”欧阳千里同时提醒,这类产品需要重新定位,而非仅是简单的黄酒与啤酒嫁接概念,否则难以让消费者愿意尝鲜。
合作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10月16日开盘,古越龙山股价一度上涨逾6%,截至收盘报10.35元/股,涨幅3.92%,总市值约94亿元。同日,会稽山报收24.85元/股,市值超110亿元。
市值压力下,昔日一哥反击
古越龙山的“黄酒精酿啤酒”探索,既是主动求变,也是一场被动发起的“反击战”。
今年,黄酒板块火热,成为新消费热门赛道,黄酒股股价集体大涨。私募大佬葛卫东入场,更是助攻会稽山股价年内大增128%,市值超百亿元,成为新晋“黄酒一哥”。
5月,会稽山股价大幅上涨时,有投资者提问称,“古越龙山是否感到危机?‘黄酒一哥’的位置还能否稳住?”更有投资者直言,古越龙山业绩连续多年未达成目标,建议强化对管理层的绩效考核。
事实上,2022年以来,古越龙山陆续推出咖啡黄酒、青柠黄酒、黄酒冰淇淋等创新产品,并延伸至梅子酒、糯米威士忌、精酿黄啤等非黄酒品类,发力年轻化赛道。
这种跨界尝试正在被市场验证。古越龙山方面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其新业态销售同比增长22.64%;精酿黄啤上市首月线下订单突破千万元,咖啡黄酒等单品同比增长122%。
在产品创新之外,古越龙山亦重塑消费场景,在全国布局慢酒馆、温渡酒馆等沉浸式空间,构建“日咖夜酒”“早C晚A”等新型消费场景,让黄酒不再局限于节日或宴席。
尽管古越龙山通过多元化营销和年轻化活动强化品牌认知,整个黄酒行业仍面临结构性瓶颈。
方正证券的最新研报指出,黄酒核心消费群体呈“代际固化”特征,以中老年养生群体为主。黄酒行业整体仍面临三大制约:一是区域壁垒明显,江浙沪市场占全国黄酒营收的70%—80%,全国化进程缓慢;二是消费场景单一,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主流饮酒场景;三是品类认知不足,黄酒长期被贴上“料酒化”标签,品牌溢价能力有限。
在这样的环境下,古越龙山仍明确设定年度经营目标。在今年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上,总经理马川表示,公司今年力争酒类销售增长6%以上、利润增长3%以上。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古越龙山实现酒类销售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30.71万元,同比下降4.72%——这与马川给出的业绩指引仍存在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