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酒文化认知中,年份酒一直被视为品质与地位的象征,爱酒之人往往愿意为了喝上一口年份久远的酒,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或经济成本,因此,年份酒概念始终是中国白酒行业的热点话题。
年份酒的黄金周期
“年份酒”最初是国外葡萄酒与烈酒的等级概念,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份酒”这一概念才正式由贵州茅台引入中国并进行创新,陆续发布15年、30年、50年茅台酒并在市场大卖。此后十余年,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众多酒企纷纷效仿茅台打造年份酒概念,通过年份酒拉开产品档次,提升其高端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使得年份酒市场热度空前高涨。
年份酒的乱象丛生
火热的市场背后往往伴随危机,在年份酒概念大火之后,部分白酒品牌为追求高额利润,将年轻酒液冒充老酒出售。更遗憾的是,除了鱼龙混杂的中小酒企、贴牌厂商,某些全国知名酒企也去打擦边球,以年份+原浆为噱头,把5、10、20等数字标在酒瓶上,让消费者误以为这是不同年份的陈酿,甚至出现《一吨新酒加一勺老酒就是30年陈酿》的荒谬新闻。
正是由于这部分酒企的不负责任,不断去钻规则和标准不健全的空子,将年份酒的内涵异化,让年份酒失去了应有的严肃和科学,年份酒的文化传承被无情地亵渎。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的同时,对整个白酒行业的信用体系造成严重伤害。
年份酒的重塑之路
对于这种不良现象以及消费者对于年份酒的质疑,中国酒业协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2019年发布的《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中,对年份酒的生产、储存、标注等环节进行了规范。然而,团体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对市场的约束力有限。为了使白酒行业市场重回正轨,不少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酒企也挺身而出,明确老酒年份,以实际行动重塑市场信任。
其中,拥有“中华老字号”、“湖北名片”的石花酒业持续聚焦老酒市场,于2022年启动“霸王醉瓶储老酒工程”,率先在湖北白酒市场树立标杆,历经一年的储备和发展,在2023年3月的战略合作伙伴年会上,正式启动霸王醉年份售卖体系,将主力系列产品进行梯次升级,通过场景化品鉴会、沉浸式回厂游等多项举措让消费者看见、品鉴不同出厂年份的霸王醉,体验不同年份霸王醉的极致口感。从而形成消费者对于年份酒价值、品质、价格的统一认知。
同时,以“霸王醉瓶储年份+”的形式对真实年份酒进行加码,在霸王醉窖藏20年的基础上,再进行瓶储,并在瓶身上明确标注了灌装出厂的年份,于石花酒业一年一度“出酒节”中进行公证封藏,历经5年以上的贮存再进行售卖。待面市之时,“霸王醉年份+”酒的储藏年份将达到25年以上。
据了解,每一年封藏的霸王醉年份酒数量都及其有限,且绝大部分都在当年及次年就被喝掉了,也就是所谓的“喝一瓶少一瓶”,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的霸王醉年份酒存世量将越来越少,其价值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从而使霸王醉形成“高端之上唯有老酒”的品牌升力,更使年份酒概念真正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
年份酒之所以珍贵,在于其独特的风味与历史积淀。每一瓶年份酒都是一段岁月的故事,是酿酒师技艺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的核心因素。年份酒虚标现象伤害的不仅是白酒行业的信用体系,更伤害了广大消费者千百年来对于白酒的热爱,它考验着每一个从业者的诚信和责任。所有白酒企业都应该自觉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坚决抵制滥竽充数的无良酒企,让年份酒更加真实透明,让消费者能够安心享受每一滴年份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