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元宵蛋蛋滚起来 产业旺起来
创始人
2025-02-09 20:01:38
0

元宵节将至,晋祠桂花元宵飘香大街小巷,各式销售摊点迎来销售旺季。室外天寒地冻,车间热火朝天,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长巷村的晋祠桂花元宵工坊内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上门购买、电话下单元宵的顾客蜂拥而至,省级非遗传承人韩福元亲自上手和十几名工人们一起做馅、滚制、打包,依旧忙不暇接。

匠心传承老味道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在晋源区广为流传的晋祠四宝之一“元宵蛋蛋”指的就是晋祠桂花元宵。相传汉初,汉文帝为了庆祝平定“诸吕之乱”,将这种圆滚滚的流行于晋阳宫的王宫甜点分发给百姓,寓意普天同庆。恰逢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故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凝结成太原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凭借得天独厚的晋祠大米种植条件和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被誉为中华元宵的鼻祖和北方元宵的代表,2023年12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坊内,电动滚筒轰鸣作响,圆滚滚的元宵伴着江米粉一起飞舞——蘸一遍水滚一次,一颗正方体的馅料经过六蘸六滚,形成瓷实的圆球形。如此滚制出的元宵,无论煮或者炸,都软糯香甜、口感独特,不少老太原人要的就是这一口“老味道”。

一颗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晋源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泡、二淘、三晾、碾米、炒作、做馅、滚制……一颗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大年初三开工至今,我们每天从早上5点多干到半夜,一天大概能做9万颗元宵。”韩福元一边介绍着自家元宵,一边手上动作不停地做馅。

晋祠桂花元宵,馅料是灵魂。传统晋祠桂花元宵的馅料需要将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后,再把糖稀加热化开,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玫瑰花酱和桂花酱翻炒,炒制完成后放入模子压实擀平,晾晒切块。除了传统的桂花玫瑰口味外,店内推出酸甜可口的沙棘口味元宵、健康低卡的木糖醇元宵、醇厚浓香的黑芝麻口味,深受年轻人喜爱。

“韩师傅家的元宵品质始终如一,每年都在这儿买,送给亲朋好友大家都说好吃,再晚点都要排队了。”家住周边的张先生早早赶来买了10余袋元宵。“听说这儿的元宵非常好吃,没想到还有沙棘口味、无蔗糖口味的,照顾到了大家口味偏好,各种都买了2盒尝尝。”专程从尖草坪区前来购买的李女士一家惊喜万分。

线上线下消费旺

凭借着50年元宵制作经验,韩福元把制作手艺传给儿子韩伟,旨在把晋祠桂花元宵的品牌叫响亮,让小元宵“滚”向大市场。韩伟创新营销模式,经过5个月的筹备,在千年古街钟楼街新开晋阳文食体验店,让更多人能品尝到独具特色而又流传千年的晋祠桂花元宵。同时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开通美团平台每天发货约500多件。

每天元宵销量达15000余颗,生意火爆(晋源区委宣传部供图)

2月7日傍晚时分,走进试营业的晋阳文食体验店,沁人心脾的一抹香甜扑鼻而来,从抖音推荐慕名前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店内不仅有传统煮元宵,还有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浮桂、悦容、酥山冰宵、桂花珍珠糍粑、上元油锤等选择,口味各异、文创十足、老少皆宜,赢得顾客一致好评,直呼过瘾。寒冬时节来上一碗热气腾腾、软糯香甜的元宵,不仅驱寒暖胃、口舌生香,更能品到浸润其中的深厚的亲情、浓重的乡愁和欢喜的年味。一侧的文创店里炉食人人马马、晋阳剪纸、葫芦雕刻、刻瓷、绳结等非遗文创不一而足,加工坊里可以参观了解元宵起源和制作流程技艺,现做现卖的元宵礼盒受到顾客青睐,每天元宵销量达15000余颗,生意火爆。

越滚越大产业兴

得益于晋祠泉水的浸润,用晋祠大米制作出的元宵形如珠玉、色如霜雪。“开水下勺背推,慢火煮,冷水淋,三滚两滚出锅品。”咬一口,浓浓芝麻桂花江米香,清香四溢。随着晋祠泉水复流,滚制元宵的晋祠江米原料有了更充足的保障,点燃了当地民众重拾晋祠元宵非遗技艺的信心。

市民纷纷来购买晋祠元宵(晋源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韩福元父子俩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当地群众加入晋祠元宵制作传承中来,有的专业碾米磨面、从事原料加工,有地在街头摆摊设点,现滚现卖……不仅传承了非遗技艺,还拓宽群众的就业增收渠道。

王郭村的三晋英姐加工坊主打晋祠老味道元宵,纯手工制作的元宵馅料经过精心配比炒制而成,传承千年古法工艺,精选优质绵白糖、赤砂糖、玫瑰酱、桂花酱、山蜂蜜、山核桃仁、内蒙古葵花籽仁、本地花生仁、河北带皮白芝麻、黑芝麻等,制法精良、用料讲究、口味独特。“我们一起负责制作的都是有几十年手艺的老人,保证地道,元宵煮熟后膨头大、馅不化、口感佳,今年是做元宵的第三个年头,赢得点赞无数。”武氏第六世元宵制作传人武进全师傅说道。

位于晋祠公园南门的“晋祠有礼”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二楼的非遗生产作坊内,师傅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制元宵。不少来晋祠的外地游客,都会选购晋祠元宵礼盒作为礼品带回去,也让晋祠元宵非遗被更多人了解。

当地群众在街头摆摊设点,现滚现卖(晋源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目前已有30余家作坊、500余人从事元宵制作,年产值已达5000万元。元宵滚起来、产业旺起来,口袋鼓起来。晋祠桂花元宵越滚越大,逐步向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规模化迈进,正成为当地人的“甜蜜产业”“幸福产业”“致富产业”。(杨润德 王惠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喝不上”到“放心喝”,中国... 中国人为了喝一杯新鲜牛奶,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60年代,住在内蒙古草原黄金奶源带附近的人,天天把牛奶...
山姆下架好丽友背后:零食们借山... 引发会员不满后,山姆迅速把好丽友下架了。 7月15日晚,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山姆APP已下架“低糖...
这一锅包菜香肠,香到能把魂勾走 在我家的美食记忆库中,包菜香肠烩绝对是占据C位的“宝藏家常菜” 。这道菜就像生活里的小确幸,食材常见...
流口水ing!金沙滩啤酒城这五...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于7月18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开幕,啤酒城内五处不能错过的美食打卡...
原创 天... 夏季炎热,影响食欲,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菜肴才增加食欲,其实挑选一些少油少盐少糖的菜,多吃些高...
奈雪的茶“瘦瘦小绿瓶”瘦的是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16日,近来现制茶饮店纷纷推出羽衣甘蓝饮品,成了新晋“网红”。原本口感苦涩的...
不酿酒精酿故事!妙哉:白酒圈的... 当朋友递来一杯琥珀色的酱酒,你或许不知道——这杯子里藏着12987古法密码、赤水河的红土基因,还有一...
早稻收割进行时 盛夏时节,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早稻,收割机轰鸣穿梭在稻田间,一幅幅丰收的画卷徐徐展开。 ↑2025...
原创 5... 大家好呀!我是爱下厨的老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一家四口的日常晚餐,50块钱不到就能搞定三菜一汤...
茶颜出海,不卖奶茶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在新茶饮品牌集体奔赴海外市场的浪潮中,茶颜悦色终于按下了出海启动键。 7...
原创 传...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我们总能找到那些能够唤醒味蕾记忆的传统佳肴。客家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
即食粉丝安全吗?丽星酸辣粉设备...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美食的热情持续升温。去年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以方便粉丝、碗装酸辣粉为...
从跟风到领跑:张子全都匀毛尖茶... 当超市货架上的啤酒还在比拼 “泡沫更丰富”“麦芽浓度更高” 时,一款带着兰花香的啤酒正在悄悄改写行业...
夏天是雪糕大卖的大好时机,却与... 作者:龚进辉 一年一度的夏天来了,正值雪糕冷饮大卖的大好时机,却与当年的网红雪糕“钟薛高”无关。有眼...
原创 清... 清炖大骨头是一道家常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大骨头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和胶...
重磅发布!淄博这些美食入选“山... 7月14日, 山东省商务厅发布 100款“2025山东省地标美食”。 其中,淄博共有8款美食成功入...
吃完上海最红的小馆子,感觉挺难... 中式板前、人均40、只有3桌、老板主动求差评……上海近期热度最高的苍蝇小馆,莫属这家开在成都北路上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十种馅料饺子任... 7月20号,今年这“三伏天”可就正式拉开帷幕了!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伏天里吃饺子,那是老辈人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