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立夏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立夏民间留下的传统习俗很多,如秤人祈福、吃立夏饭、斗蛋游戏都是民间传统习俗,流传下许多传统食俗。今天农历四月初八立夏节气,记住“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习俗,安康福气旺!
一、吃三样
1、立夏饭
立夏饭是立夏节气的一种传统食物,江南地带更为盛行。立夏饭常选用当年新米,混合各种时令食材,一起炊煮而成,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吃立夏饭的传统习俗,一方面象征着对新季节的欢迎,寓意五谷丰登、万物更新;另一方面食用时令食材体现了古人“不时不食”的饮食智慧,随季节变化选择食材,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
食材:圆葱、胡萝卜、玉米粒、豌豆、彩椒、火腿、芹菜、虾仁、盐、黑胡椒
做法:1、先把虾仁用料酒、盐和胡椒粉腌制20分钟,入味后,放油炒八分熟。2、彩椒洗净切小块,芹菜切小丁,胡萝卜洗净切小丁,玉米粒洗净,豌豆去皮,圆葱去外皮,切成小丁。3、锅中放油,先把芹菜丁、胡萝卜丁、玉米粒、豌豆粒倒入锅内,爆炒熟。4、再倒入米饭以及除彩椒外的全部配料,用盐和黑胡椒调味道,翻炒均匀。5、最后倒入彩椒丁,翻炒几下,出锅即可,颜色鲜美、味道鲜甜的立夏饭上桌。
2、立夏面
立夏面源于晋代,立夏吃面的传统与祖先从北方迁徙至南方的历史有关,为了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和尝新,同时寄托对来年丰收和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民间有"入夏面,新上天"传统说法,表达了立夏时,食用面条能强健体魄,带来好运的寓意,祈盼小麦丰收的意思。面条作为面食的一种,既容易制作,又便于消化,在逐渐炎热的夏季,可以帮助减轻身体负担,符合中医养生的观念。
食材:面粉,鸡蛋皮,火腿丝,黄瓜丝,大蒜,麻汁,生抽,醋,盐,辣椒油
做法:1、面条机里加入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按全自动键即可,面条就好了。2、麻汁加水调匀,加入生抽,醋,盐,蒜泥拌匀。3、把黄瓜切丝,蛋皮切丝,火腿切丝备用。4、锅里放水烧开,下入面条煮熟,捞出过凉水。5、把面条捞入盘中,加入更重配料,放上麻汁料汁,淋上几滴辣椒油。6、凉面就做好了。
3、立夏饼
吃立夏饼这一食俗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是当地立夏时节的传统食品之一。立夏饼是一种圆形的小饼,通常由糯米粉或面粉制成,内含芝麻、糖等甜馅料,有的还会加入桂花等增加香气,口感香甜软糯。吃立夏饼的习俗,寓意着迎接夏天的到来,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一种茴香馅的馅饼,好吃健胃养脾最适合夏季,每次多做一些,再吃的时候热一下也不失风味。
食材:面粉,酵母粉,茴香,肉馅,葱,姜,酱油,花生油,盐。
做法:1、酵母粉加水拌匀,加入面粉发酵成蜂窝状。2、把肉馅加入酱油,葱,姜,盐拌匀,再加入花生油拌匀。3、把茴香切碎加入到肉馅中,茴香馅一定要多加一些植物油,会口感好。4、把面团揉匀,揪成小剂子,擀成薄皮。5、放入馅料,像捏包子一样收口,按扁即成为馅饼坯子。6、电饼铛溽热2分钟,刷油(也可以不用),把饼放入,盖上盖子,2分钟即熟透,千万不要长时间的烙,会使得水分流失,饼硬咬不动,这也就是有朋友说电饼铛不好用的原因。7、两面金黄,拿出趁热吃。
二、做二事:
1、尝新
立夏节气有尝新的传统习俗,民间有“立夏见三新”的说法,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还有些地方,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为樱桃、梅子、麦蚕、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2、挂香囊
立夏挂香囊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习俗。香囊内通常装有薰衣草、薄荷、艾叶等香料,这些香料具有驱蚊、辟邪、提神的作用。人们会将香囊挂在床头、书包上,或者佩戴在身上,希望能够驱赶蚊虫,保佑身体健康。
三、忌一事:忌贪凉
立夏节气,天气逐渐变热,人们容易贪凉。但过度贪凉会损伤阳气,导致感冒、腹泻等疾病。古人就提醒我们,立夏要少吃冷饮,避免长时间吹空调,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