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现在开饭店,到底是找个好位置重要,还是把菜做好吃重要?”这事儿啊,就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似的,乍一听挺难选的,其实咱结合身边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好位置、好味道都是很重要的,下面就一起交流下。
一、好位置就像“自带流量的网红”,但也得“接住流量”才行
小区门口的早餐店,早上七点准时排大队。为啥?就仗着“下楼就能吃”的地利啊!上班族赶地铁前顺道买俩包子,大爷大妈遛弯儿顺便拎笼蒸饺,这位置就跟“开在人嗓子眼儿底下”似的,天然自带客流量。但是味道不好,顾客依然不会光顾你的门店,就算再方便也无济于事,再看商场里那些网红餐厅,开在电梯口、拐角处,装修得花里胡哨,门口永远摆着“排队两小时”的牌子,靠啥?不就是靠商场里的人潮和显眼的位置,把人“拽”进去尝鲜嘛。
但位置好就万事大吉了吗?未必!我就见过那种开在黄金地段的店,结果菜难吃到让人怀疑人生:水煮鱼全是淀粉丸子,糖醋排骨甜得发齁,服务员还爱答不理。你猜怎么着?开业仨月就挂了“转让”牌子。为啥?位置再好,客人来了一次就踩雷,谁还当冤大头啊?就像网红翻车,流量来了接不住,照样凉。
二、好味道是基本,但也得让人“找得到你”
每个城市都有一些比较有名的餐饮小店,他们不在热闹的街区,也不在临街商铺,一种很神秘的餐饮小店,这种门店不讲位置,重点讲的是味道、特色,因为比较难找,所以有很多的店一说出来,就是一头雾水,到底店在哪?怎么才能找到?才能吃到美味大餐,你说没位置优势吧?确实,但人家靠味道成了“吃货圈里的秘密基地”,靠的是啥?口碑,是让人吃了还想再来的念想。
但反过来说,要是味道再好,开在荒郊野岭呢?开车去得俩小时。刚开始有人慕名去,时间长了,慢慢就没人去了。因为为了吃一顿饭跑那么远划不来,所以味道是底气,但也得让人能“够得着”你,不然再好的手艺,也只能孤芳自赏。
三、位置和味道是“CP组合”,缺一不可
位置就像“第一印象”,能让客人愿意“见你一面”;味道就像“内在性格”,能让客人“想和你处长久”。你看那些开得长久的老店,要么占了“小区里的黄金角”,靠便民+家常味留住回头客;要么在商圈里搞“差异化味道”,比如别人做川菜,我就做潮汕砂锅粥,用独特口味让人流连。还有那种开在写字楼里的小食堂,位置不显眼,但胜在“懂打工人的心”——上菜快、分量足、味道稳,靠精准定位也能活得滋润。
而且啊,现在餐饮早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了。你位置一般?那就把菜做得更惊艳,搞点“打卡噱头”,比如把盘子摆成花,发朋友圈送糖水,让客人愿意“为了这口好吃的多走两步”。你味道中等?那就选个人流大的地儿,走“性价比路线”,薄利多销,靠方便和实惠留住人。最怕的就是“两头都不沾”:位置偏还不好吃,或者位置好但不用心做菜,那才叫“把一手好牌打烂”。
四、餐饮经营,核心还是“做人”
位置和味道是“硬件”,但让客人觉得“舒服、值当”才是“软件”。就像咱去吃饭,有时候菜没那么惊艳,位置也一般,但老板热情,服务员机灵,吃完就想再来——这就是“人情味儿”的魅力。
所以,别再纠结“位置第一还是味道第一”了。真想开好一家店,不如先问问自己:“我选的位置,能不能让目标客人方便找到?我做的味道,能不能让客人觉得‘下次还想来’?我待人的态度,能不能让客人觉得‘这儿像自家厨房’?”把这三个问题想明白了,不管位置偏还是闹,味道重还是淡,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毕竟餐饮这行,最终拼的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用心到底”——你说对吧?
所以下次有人问你“位置和味道哪个重要”,直接甩他一句:“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既要位置带流量,又要味道能留客,实在不行,至少得让客人觉得‘拍照发圈不丢面,吃完回家不骂娘’——这,才是餐饮界的人间真实。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