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血糖控制之旅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老王的床头。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习惯性地摸向床头柜的血糖仪。这个动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五年,从他被确诊为糖尿病的那天起。
“78还是有点高啊。”老王叹了口气。
“老王,今天给你带了咱老家自制的玉米饼可香了!”邻居张嫂提着个保温袋走进门来,“我婆婆说,这玉米饼子对血糖好,可别小瞧咱老辈人传下来的东西
老王接过玉米饼,那表皮十分粗糙,(甚至有些扎手呢。掰开之后,能够瞧见里面有不规则的颗粒。“这是老玉米磨的吧?可比超市里那些经过精细加工的强太多啦。”他咬了一口,那面带着渣渣的口感,一下子就刺激到了味蕾。饭后两小时测血糖,数字显示为6.5这竟然让他眼前一亮。
“这玉米饼的GI值大概50左右,可比精白米面友好得多。”糖尿病互助群里,营养师小李解释道,“但要看是不是老玉米那种糯玉米,GI值能飙到80多,血糖高的人可不敢多吃
这天晚上,老王经过菜市场新开张的面馆。在橱窗里,摆放着各种样式的乌冬面,有的是圆的,有的是长条形的,还有的是方形等。“乌冬面?我这种血糖状况,能吃吗?”老王稍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就拉开了门。
“大爷您放心,乌冬面的GI值在38到62之间,可比普通面条低多了。”店主热情介绍,“乌冬面筋道,是面筋蛋白把淀粉裹得严实,消化起来慢,不过每家工艺不同,您先尝尝这碗原味的
老王轻轻啜了一口汤,那面条在齿间弹牙的触感,而且让他不由地想起了小时候吃过的手工面。饭后开始测血糖,结果数字定格在了6.2。“这乌冬面,真的很神奇。”他居然发出了惊叹。
“这可是低GI主食的功劳。”糖友老李第二天就在群里分享经验,“我还发现意大利面也不错,GI值33到52,同样是粒硬小麦做的,蛋白质多,和普通挂面差别大着呢
老王想起,上周在桂林旅游期间,于街边小店所吃的那碗热乎乎的米粉。“那时我着实纠结了一番,心想米粉完全是由淀粉制成的,必然会使血糖快速上升。”他点开手机相册,“瞧这碗米粉,晶莹剔透着呢,老板讲是用籼米来制作的,其中直链淀粉较多,GI值大约才37上下。”
“还有藜麦饭!”糖友小张在群里发了个自己做的藜麦沙拉图片,“这玩意儿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都高,GI值低,我连续吃了三天,血糖都稳稳的
老王开始,重新对自己的食谱进行审视。曾经那些曾被他遗忘在角落的土豆粉条,又重新出现在了餐桌上。“以前呢一直听别人讲土豆升糖速度很快,不过这粉条泡发之后,其抗性淀粉的含量能够增加好多倍呢。”他在煮粉的同时说着,“其实这种纯粹由淀粉构成的东西,偶尔品尝一下就可以啦,毕竟营养比较单一。”
对了现在流行,在饺子皮里加蔬菜粉。儿媳周末包饺子时提议,菠菜粉和面粉,按1:3的比例混合,而且不仅颜色好看,其GI值能降低,20多个点呢。
老王夹起一只三鲜馅饺子,那薄薄的绿色饺皮,隐隐约约地透着馅料的轮廓。“这饺子GI值比普通白面饺子低得多呢,而且只要不放太多肥肉和油盐,其实就是很不错的主食选择啦。”他居然感慨道。
“老王叔您这,血糖控制得越发地稳了!”在医院复查之际,护士惊奇地发觉,他的糖化血红蛋白竟降至了63
老王笑着,从袋子里掏出一个苹果:“我现在连水果都敢吃了,而且只要控制好量就行。现在知道了吧,其实主食不是不能吃,而是关键得看GI值。”
回家路上,夕阳;把老王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想起这半年来的变化,从最初的谈“糖”色变到如今能自信地在糖友群里分享经验。街边的梧桐树叶,簌簌作响,而且仿佛也在为他这趟血糖控制之旅,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