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快乐标配有什么?
空调、WiFi、西瓜
啤酒配烧烤绝对喝趴
如果快乐再进阶一点还有什么?
奶茶、雪糕、冰沙
透心凉的快乐让人上瘾!
结果贪凉一时爽
脾胃开始闹意见了
!!!
这一顿放肆的操作下来,对于脾胃原本就虚寒的人来说更加雪上加霜,导致频繁地胃胀、腹泻,甚至手脚冰凉,每一次放纵的快乐都是在透支脾胃的健康。
中医常说“脾胃乃后天之本”,就像身体的“加工厂”,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气血能量。
但脾胃有个“小脾气”,它们喜温恶寒。温热的食物能像小火炉一样,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而冰冷的食物,比如冰镇饮料、刚从冰箱拿出的水果,就像往胃里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冻僵”脾胃的工作效率。
脾胃每天都在辛苦工作,你却总给它“泼冷水”,时间久了,脾胃阳气不足,就会出现虚寒症状。轻则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重则引发慢性肠胃炎、腹泻腹痛,甚至影响全身气血循环,导致手脚冰凉、面色苍白。
怕冷又怕凉:吃凉的容易腹痛、腹泻,腹部、手脚经常发凉。
消化不给力:饭后胃胀、打嗝,食欲差,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马桶。
面色显虚寒:脸色苍白或发黄,嘴唇颜色淡,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
精神易疲惫:整天没精神,稍微活动就觉得累,说话有气无力。
如果符合3条以上,就要警惕脾胃虚寒了!早发现、早调理,才能避免小问题拖成大毛病。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由此可见脾胃在四季养生中都是重点。《黄帝内经》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理念,强调饮食要遵循自然规律,尤其要注意温热护脾。具体怎么做?记住这3点:
1、三餐温热,忌生冷
早餐来一碗暖胃的小米粥或南瓜粥,午餐晚餐选择温热的炒菜、炖菜。
即使在酷暑难耐的夏天,也要忍住冲动,把水果放置室温再吃,凉拌菜、刺身这类生冷食物尽量少吃。
2、巧用温脾四宝
生姜、红枣、山药、桂圆都是温补脾胃的好食材。晨起一杯姜枣茶,驱散寒气;山药炖排骨,补气又营养;桂圆干煮粥,养血安神效果极佳。
3、经典食疗方:理中汤
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理中汤,堪称调理脾胃虚寒的“千年名方”。此汤主要针对的是中焦虚寒、阳气不足之病机。
既能温中散寒,驱散脾胃里的寒气,又能补脾益气,助力脾胃恢复运化水谷、生化气血的功能。
汤方的组成为: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适宜人群:胃脘部隐隐作痛,空腹时疼痛加重,吃东西后有所缓解;还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稀、四肢冰冷、面色苍白、浑身乏力、总想睡觉、口淡不想喝水,舌淡苔白等症状之人。
用法:将以上几味药材水煎服,每天代茶饮用。
脾胃健康是全身健康的根基,与其等生病后追悔莫及,不如从现在开始,和冷饮“友好断舍离”,用温热饮食细心呵护脾胃健康。
注:切记茶饮不可代替药方,特殊体质人群请勿服用,具体情况及用法用量可咨询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