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品牌的北美扩张:机遇、挑战与未来
在纽约法拉盛熙攘的街道上,除了老牌中式餐饮喜家德饺子和紫燕百味鸡,沪上阿姨奶茶店也悄然加入了这片熟悉的景象。这并非个例,近年来,众多中国餐饮和新式茶饮品牌正积极进军北美市场,掀起一股“中国味道”的热潮。鼎泰丰在温哥华的开业(5月5日),全聚德纽约店的筹备,以及霸王茶姬、沪上阿姨、宁记等茶饮品牌的美国首店落地,甚至喜茶最高规格的Lap门店进驻纽约,都印证了这一趋势。这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机遇,也是品牌战略升级,以及供应链完善和本土化运营的综合结果,当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
一、蓬勃发展的北美中餐市场:从“美式中餐”到正宗中华料理
中餐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伴随美国西部的淘金热,第一家餐馆在旧金山诞生。然而,早期的中餐由于文化差异和口味偏好问题,不得不迎合当地市场,催生了“美式中餐”——诸如左宗棠鸡等在国内鲜为人知,却在美国风靡一时的菜肴。20世纪,中餐在美国更多地被视为廉价便捷的“外国食品”。
然而,近二十年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加,正宗的沪菜、川菜、湘菜等逐渐进入美国市场。中国游客、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的不断增长,也为中餐的海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们对家乡味道的天然喜爱,成为中餐走向国际化的强大推动力。如今,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新式中餐厅在纽约等大城市迅速走红,中餐也逐渐融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餐饮市场规模与中国并列世界第一,预计到2030年,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对中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为中餐市场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二、新式茶饮的崛起:从简单粗糙到精致高端
新式茶饮在美国的发展轨迹与中餐类似。几年前,北美奶茶市场以简单粗糙的用料为主,多为果酱和植脂末的组合。然而,随着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带来更高的品质要求,并以国内的喜茶、奈雪的茶为标杆进行比较,推动了当地奶茶行业的升级换代。此外,TikT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传播,也极大提升了奶茶在美国的接受度,吸引了众多中国新茶饮品牌进驻。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战略考量:纽约,乃至全球的舞台
对于许多餐饮品牌而言,进军北美市场,特别是曼哈顿,是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一步。米其林餐厅大董的创始人曾公开表示,国际化是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而纽约便是第一站。甚至有纽约湖南米粉店老板将“在曼哈顿开店”比作“在月球上竖旗帜”,即便不追求盈利,其影响力也价值非凡。
茶饮品牌亦是如此。选择海外首站与品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对于志在打造全球化品牌的企业而言,从欧美等高消费力国家起步更为合适。喜茶登陆美国后获得了大量的媒体报道,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霸王茶姬则希望通过在美国的扩张,最终成长为像星巴克一样的全球性品牌。
四、完善的供应链与本土化运营: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餐饮品牌进军海外并非仅仅是开设门店那么简单,强大的供应链支撑至关重要。为了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许多品牌采用本地化供应链策略。随着中国餐饮品牌海外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也积极“走出去”。虽然受制于检疫限制,国内肉类产品出口受限,蔬菜水果多依赖当地采购,但许多企业已开始在当地建设加工厂和中央厨房。海底捞自2016年起便开始筹建海外中央厨房,截至2023年底,其在北美已拥有300多家供应商。全聚德、刘一手等品牌也在积极布局北美供应链,全聚德甚至已建成冷链仓库。
在门店运营模式方面,各品牌也各有侧重。海底捞和喜家德采用总部直营模式;喜茶则采取直营与加盟相结合的模式;部分品牌选择与当地企业合资。这背后,有一批熟悉中国餐饮品牌和北美市场的第三方公司提供支持,它们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开店,甚至参与投资,例如小龙坎火锅和紫燕百味鸡等多个中餐品牌便是由同一家公司代理。
五、用工难、法律法规与商业习惯:挑战重重
在美国开店,招聘和留住员工是一大难题。美国的用工效率和工作节奏与国内差异较大,导致海外门店需要更多人手,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此外,美国餐饮行业普遍面临人员短缺问题,2024年底,餐饮业雇佣人数接近1600万,但仍难以满足需求,近一半的雇主都在抱怨招工难。对于华人餐饮老板而言,招工难之外,还需要尽可能地组建背景和经历相似的团队,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团队协作问题。高员工流动率和归属感缺失,也进一步影响了团队的稳定性。
与国内相比,在美国开店流程漫长且复杂。仅仅是商谈租赁合同,可能就需要4-6周时间,而美国人习惯通过邮件沟通,回复周期较长。从签订合同到装修备案、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等一系列手续,整个过程可能需要9-12个月,每个环节都需要等待审核。美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拥有超过30部法律法规,联邦政府和各州均有各自的规范。因此,中国餐饮品牌进军北美市场,必须聘请当地的专业律师、会计师和税务师,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除了人员和法律问题,中国餐饮品牌在北美市场还需要面对激烈的本土竞争,努力适应北美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并在复杂的关税政策下完善供应链建设。
六、结语:未来可期
中国餐饮品牌在北美的扩张之路才刚刚开始。面对机遇与挑战,本土化运营、完善的供应链以及对当地法律法规和商业习惯的充分了解,将成为决定它们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股“中国味道”的浪潮,未来将如何演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