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深山野南酸枣的逆袭之旅
创始人
2025-07-21 18:42:43
0

在零食的万千滋味里,齐云山南酸枣糕总带着一股特别的山野气——酸甜里裹着深山的清冽,韧滑中藏着点时光的温吞。很多人都熟悉那口滋味,却未必知晓其背后的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有着怎样从深山作坊到行业标杆的壮阔历程。

初创:老厂房里的山野味道

故事得从1958年说起。在森林覆盖率高达88.3%、后来被誉为“中国南酸枣之乡”的崇义县,“齐云山”的前身“崇义县食品厂”正式成立。彼时的小厂揣着对地方资源的热望,一头扎进50余种野生植物与农产品的开发中:白酒的醇厚、水酒的清冽、桃梅李干的果香、九制陈皮的回甘,再到饼干糕点的酥脆、酱油豆豉的咸鲜……在计划经济的浪潮里,这些带着山野气的产品攒下了第一批 老主顾,让小厂房里飘出了属于崇义的独特味道。

破局:改革浪潮中的生死突围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制于旧有经营体制,崇义县食品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快节奏,产品销量下滑、效益锐减,到1986年已沦为营业收入不足五十万元的小作坊,员工人心惶惶,企业徘徊在倒闭边缘。

1986年,刘志高接过厂长的担子,成了这场“救厂之战”的领头人。他深知,守旧没有出路,必须在本土资源中找到破局点。1997年6月,股份合作制改革成为关键转折——51名在职员工共同出资收购工厂,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产权的明晰像一剂强心针,让员工从“打工人”变成“主人翁”,为创新突围注入了内生动力。

突围:南酸枣糕的横空出世

经过深入调研,刘志高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崇义深山那几乎无人问津的野果——南酸枣身上。这种野生果实酸甜本味浓郁,蕴藏着南酸枣多酚、天然果胶、膳食纤维、野果VC等数十种营养成分,兼具风味与健康价值。却因果肉薄、质地黏糊,熟了就掉、常温下难保存,未经加工时酸涩感明显,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

1992年,他带着团队反复试验,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将野生南酸枣去皮取肉、制成果浆,再经低温烘干,终于首创出韧滑酸甜的齐云山南酸枣糕。这款凝聚着山林灵气的产品一经推出便惊艳市场:入口先酸后甜的层次感征服了消费者味蕾,“天然营养”的属性契合人们对健康的追求。1997年,它成为国内果糕食品中最早一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且至今连续28年保持这一荣誉,从而奠定了齐云山“天然绿色健康”的品牌基因。

迭代:从一块糕到一个家族的味觉创新

南酸枣糕的成功,并未让齐云山停下创新的脚步。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企业不断拓展产品边界,构建起覆盖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南酸枣食品矩阵。

在经典款基础上,零添加、减糖、低糖等健康型产品呼应低糖族消费需求;椰果、百香果、生姜、芒果、蓝莓、白桃、柠檬、榴莲等多口味系列,让传统野果与各类热门水果碰撞出时尚滋味。更具突破性的是品类创新:2021年面世的南酸枣粒系列,陈皮/紫苏的香与南酸枣果肉完美融合,迅速成为备受青睐的超级单品;南酸枣冻融合蒟蒻Q弹与南酸枣鲜果的酸甜,以0脂肪、真果肉的特点切入健康枣冻赛道;还有南酸枣高纤夹心软糖、南酸枣凝、果蔬糕等多元系列产品,让一颗野果衍生出无限可能。

深耕:技术筑就的产业护城河

从源头到终端,从技术到标准,齐云山用持续创新构建起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种质资源的“基因银行”:2016年,国内首个“南酸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在齐云山创立,如今已系统收集400余份种质资源、覆盖13个省市,其中果用南酸枣新品种达27个,成功培育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良种,拿下十余项植物新品种权。这不仅让崇义的南酸枣从“野生资源”变成“战略资产”,更成为产业升级的“基因库”。

全产业链的技术突破:2014年,国内首个“江西省南酸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齐云山,同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998年国内首项“野生南酸枣树人工嫁接”技术突破,到机器自动剥皮、核肉分离、果浆机械过滤提纯、蒸汽自动烘干、全自动枕式包装等全流程智能化装备的应用,齐云山创造了十余项“行业第一”。与南昌大学合作的“南酸枣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创新与应用”项目,更获2020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让南酸枣加工从“手工坊”迈入“智能工厂”时代。

航天技术赋能农业创新:2023年,一批南酸枣种子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完成空间诱变实验,如今在崇义试验田茁壮成长。这些“太空苗”在太空环境里,种子的特性可能会变得更好,有望培育出果实更大、营养更丰富的新品种 —— 航天与农业的碰撞,为南酸枣品质提升注入新动能。

标准与品牌的双重护城河:凭借深厚技术积累,齐云山主导制定江西省南酸枣地方标准,成功申报 “崇义南酸枣糕”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2年成为该标志唯一授权使用企业。2023年,“崇义南酸枣糕制作技艺” 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达13.18亿元。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它先后摘得“中国驰名商标”“江西名牌产品”等重量级荣誉,一步步站到了行业前头,为品牌筑起坚实护城河。

共生:一颗野果的乡村振兴密码

齐云山的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在崇义的深山里,一条“企业+基地+农户”的共赢链早已根深叶茂。

自1998年起,通过“三包”协议(包种苗、包技术、包收购),齐云山的3.8万亩南酸枣种植基地辐射5000余户农户,年增收达3600万元;每年1.5万吨的野生酸枣收购量,让6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从“野果换不来钱”,到如今“一颗酸枣能致富”,南酸枣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贫果”“振兴果”。

这种“产业强则农户富”的正循环,让齐云山不仅是市场赢家,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2024年,企业员工超千人,多数是本地人,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温暖承诺。

唱响:南酸枣食品新征程

南酸枣的逆袭,让我们读懂:要想成功,就要矢志不移地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从1958年30人、营收不足五十万元的小作坊,到如今年产销超4亿、员工上千人的现代化企业,齐云山的67年,是一部“把山野资源变成黄金产业”的励志创业史。

齐云山与野果南酸枣的故事还在续写。在未来的新征程上,我们期待齐云山能不忘初心,继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对品质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让南酸枣的酸甜滋味飘向更远的地方,让“把山野资源变成黄金产业”的传奇,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主食一个改变,血脂悄悄降低!可... 你家餐桌是不是常年被白米饭、白面条、白馒头“统治”?小心了!其实,主食不是越“精细”越养人,偶尔给白...
1553啤酒逆袭记大排档里的平... 大排档里的"平民英雄" 在广东的夏夜,没有什么比一碟炒牛河配上一瓶冰镇1553更让人畅快的了。这款诞...
【品鉴之旅】以清酒之名,讲述东... 近日里,日本广岛县贺茂鹤酒造海外事业部的天畠先生专程到访上海,携多款皇室御用名酒,于沪上多家高端料理...
养生谈 | 抓住一年一次的养生... 7月20日,丽水正式进入三伏天。大暑将至,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节来临。别小看这酷暑难耐,它正是中医“...
今夏,牛碧桶为何“现象级爆红”... 文 | 方方 牛栏山金标牛、雪碧、柠檬片、薄荷叶——当这些元素在玻璃桶中交融,一款名为“牛碧桶”的自...
年轻人养生有一套 成都中医药大... 谁说青春就得熬最深的夜?当代年轻人的养生,是“可乐泡枸杞”的灵动,是“经络蹦迪烦恼甩掉”。三伏天来啦...
天气炎热,国产冰淇淋加速“清凉... 炎炎夏日,是冰淇淋企业的生产旺季。作为消暑解热的重要食品,我国企业生产的冰淇淋等冷饮产品也正在加速走...
原创 丝... “夏天吃瓜,郎中不找”!夏天的瓜里,丝瓜绝对是 “宝藏选手”—— 浑身是宝,清热解暑,还便宜。但很多...
糯叽叽的云南烧饵块,在家复刻神... 说起云南的美食,真是多到数不胜数,但是说到最熟悉的,还是那口烧饵块。早上吃、中午吃,从来都不觉得腻,...
本周日入伏 这份“三伏天”养生... 今年 “三伏天”将从 7月20日起入伏 8月18日出伏 全程3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 天气最...
原创 咖... 随着消费升级与差旅人群品质需求提升,高端酒店正从“功能服务”向“体验营造”转型。咖啡作为商务出行、度...
圣玛仕红酒:藏在纪念日里的秘密... 当烛台在餐桌投下摇晃的光晕,保鲜盒里装着三年前婚礼上没吃完的喜糖,有人从酒柜里取出一瓶红酒——结婚纪...
牛肉煎包培训 牛肉煎包培训学校 牛肉煎包培训简介: 牛肉煎包是一道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中式小吃,外皮酥脆,内馅鲜嫩多汁,兼具牛肉的醇...
原创 “... 钾元素可是身体里的“活力担当”,它默默维持着神经、肌肉的正常工作,尤其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夏日流汗多...
闫玉红健康课堂 | 大暑养生:... 本栏目以四季为纲、体质为本,解读常见皮肤顽疾与亚健康困扰,提供“辨证施养”的实用方案。用通俗语言传递...
原创 别... 最近“老坛酸菜”火了,不过不是因为味道好,而是因为卫生问题被曝光。说到底,想吃干净又美味的酸菜,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