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莫斯科,因为汾酒的到来而变得不同。
近日,汾酒集团在莫斯科举办了一场名为“2025年青花汾酒茶道酒香”品牌活动,该场活动以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收藏仪式为文化坐标,以“中国汾酒与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为思想桥梁,以莫斯科专营店开业为市场支点,完成了一次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国际亮相。其中,青花汾酒成为首个被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白酒品牌,这不仅是汾酒百年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更标志着中国白酒在世界舞台上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认同”的关键跨越。
01
殿堂收藏:品质与文化的双重加冕
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将青花汾酒纳入收藏,这一事件的分量需要放在全球文化收藏的坐标系中审视。作为与故宫博物院、卢浮宫齐名的世界级文化殿堂,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收藏标准向来以历史价值、文化独特性和艺术水准为核心,其馆藏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精粹。青花汾酒能够突破重重筛选,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白酒品牌,背后是其无可挑剔的品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品质层面看,汾酒始终坚守着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其以“清蒸二次清”技术为核心的“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原料选择上,汾酒坚持选用晋中平原无污染的优质高粱,配以甘甜的古井泉水,从源头上保证了酒体的纯净与醇厚。而在酿造过程中,汾酒人开创了“酿好酒、储陈酿、优品控”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化产能布局和智能化储酒系统建设,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品质保障体系,确保每一瓶出厂的汾酒都保持着稳定的高品质。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青花汾酒在国际舞台上具备了与世界顶级烈酒同台竞技的硬实力。
从文化层面看,青花汾酒的“青花”二字本身就承载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其淡雅的色调、流畅的纹饰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青花汾酒将青花瓷作为酒瓶设计,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致敬,更让酒体与器型形成了“酒中有画、画中有酒”的意境之美。这种将酒文化与瓷文化、书画文化相融合的创意,赋予了青花汾酒独特的文化辨识度。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收藏,正是对这种文化独特性的认可,它意味着青花汾酒已经超越了商品的属性,成为一件承载中国文化基因的“活态文物”。
这一收藏事件的影响对于中国白酒的未来具有重大影响,它证明了中国白酒凭借其独特的酿造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完全有能力获得世界顶级文化机构的认可,有资格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同时,这也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白酒不仅要比拼品质,更要彰显文化自信,让世界通过白酒这一载体,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
02
国酒对话:在文明互鉴中搭建文化桥梁
“中国汾酒与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的举办,绝非偶然的商业营销,而是两种拥有深厚民族印记的酒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相遇。汾酒作为中国白酒的“活化石”,从6000年前的杏花村遗址走来,历经千年岁月沉淀,其“清香型”特质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大道至简”的哲学思想;而伏特加作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严寒的气候与广袤的土地上孕育而生,其纯净刚烈的口感映射着战斗民族的豪迈与坚韧。
活动现场,汾酒集团的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了汾酒的工艺与品质密码,山西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文清以历史脉络梳理汾酒与俄罗斯的渊源。可以说,从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到明清晋商将汾酒技艺带向全国的商业传奇,汾酒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俄罗斯的酒业专家则分享了俄罗斯伏特加的独特酿造工艺,同时分析了伏特加在全球市场的市场运营状况。
这场对话的深度,在于双方并非简单的技艺展示,而是触及了酒文化背后的民族心理与生活智慧。这种平等的交流与倾听,打破了文化隔阂,让两种“国酒”在对话中找到了精神共鸣点——它们都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历史记忆的容器。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提供了一种新范式:不再是单向的文化输出,而是双向的文化互鉴。汾酒通过与伏特加的对话,展现了中国白酒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白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可以与其他文化平等对话的文明符号。这种以对话促理解、以理解促认同的路径,为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文化融入铺平了道路。
03
专营店开业:深耕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
莫斯科专营店的开业,是汾酒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落子,它标志着汾酒在俄罗斯市场的布局从文化渗透转向了市场深耕。如果说国酒对话论坛是“务虚”的文化铺垫,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收藏是“品牌”的价值提升,那么专营店开业则是“务实”的市场开拓,三者形成了“文化先行、品牌赋能、市场跟进”的完整闭环,展现了汾酒国际化战略的系统性与前瞻性。
从市场角度看,俄罗斯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烈酒消费市场,其民众对烈酒的接受度高,消费习惯成熟。汾酒选择在莫斯科开设专营店,不仅是为了直接触达当地消费者,更是为了建立一个展示品牌形象、传播酒文化的窗口。专营店的设计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店内的装饰到人员服饰,都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风情,让俄罗斯消费者在品尝汾酒的同时,能够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这种“体验式消费”的模式,有助于消除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陌生感,培养其消费习惯。
从行业角度看,汾酒的莫斯科专营店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终端模式。长期以来,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多依赖于华人社区或免税店,难以进入当地主流消费市场。汾酒通过在莫斯科开设专营店,直接将销售终端延伸到当地市场的核心区域,不仅能够精准把握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还能通过终端的品牌展示与文化传播,逐步建立起中国白酒在当地的品牌认知。这种“接地气”的市场策略,打破了中国白酒国际化“曲高和寡”的局面,为中国白酒真正融入国际主流消费市场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更值得关注的是,汾酒的莫斯科专营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其全球市场布局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汾酒集团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通过参加国际酒类展会、举办品牌推广活动等方式,逐步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莫斯科专营店的开业,将与其他地区的销售渠道形成联动,构建起一个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销售体系,为汾酒的国际化之路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汾酒在莫斯科的一系列活动是“2025青花汾酒茶道酒香品牌推广活动”的终场和高潮。这场历经80余天、跨越中蒙俄三国的文化之旅虽已暂告段落,但汾酒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骄傲,不仅成就了自身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贡献了一个极具借鉴意义的“汾酒样本”。该样本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打破了中国白酒国际化的传统思维,开创了一条以文化为内核、以品质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化新路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白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使者,它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在国际舞台上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而汾酒,作为这场国际化浪潮中的先行者,必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之路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