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营收2万+,连续霸榜11个月,江浙沪又跑出“区域黑马”
创始人
2025-07-31 16:04:19
0

继7分甜、百分茶之后,苏州又多了一家“地标茶饮”。

以一杯“白月光”在观前街出道,单店月入超60万,连续霸榜11个月,今年开到上海、南京等地,开一家火一家,上海门店最高日营收3万+,二店和三店已经在筹备中。

被网友称为“苏州新锐茶饮之光”,在竞争激烈的江浙沪,梧桐姥姥是怎么打开局面的?

单店月入60万+

苏州又多了一家“地标茶饮”

关注到梧桐姥姥,是在最近的外卖大战中,这个有点陌生的品牌,在饿了么冲出了首个万单店,这家店还在区域奶茶果汁榜连续霸榜11个月。

怀着好奇心,我又在小红书上看到了它——“苏州奶茶推荐”和“苏州奶茶”榜一,排在很多苏州本地品牌前面。

我了解到,梧桐姥姥以“苏州制茶”为标签,取名参考“凤栖梧”的典故,门店融合乡土情怀。

2021年凭借一款“白月光”出圈,被顾客称为“一口入苏”“苏州必喝单品”。2023年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已在苏州开出约50家门店。

今年,梧桐姥姥走出苏州,进入了上海、南京、福州、无锡等城市,浓郁的姑苏文化具有较高辨识度,多个门店开业即登上所在区域饮品热门榜Top1。

创始人陈帅告诉我,上海永康路店今年4月份开业,朋友说至少得准备“20万广告预算”,没想到他花4000元请了几个博主探店,门店就爆了,“员工做茶做到停不下来”。

最终,“30平小店,开业第一周日营业额破3万,开业第一个月进入美团热销榜Top1。目前日均营收接近2万,上海的二店和三店已经在装修了,8月中旬开业。”

这个2023年才开始发力的品牌,至今门店数量不足60家,是怎么在品牌林立的苏州站稳脚跟的?未来,在竞争激烈的江浙沪市场,它又靠什么破局?我和陈帅聊了聊。

不设招商部、不卷营销

梧桐姥姥怎么破局?

1、不卷营销卷产品,“好产品自带传播”

在茶饮店密不透风的江浙沪,梧桐姥姥的打法很不一样——

至今没有招商部,加盟商多是顾客转化而来;几乎不做广告投放,全靠产品复购率;产品配方全公开,同行随便学;开业当天开外卖,刻意避免排队效应;没有开店目标,不鼓励小白参与……

各方面看起来都很佛系,唯独在产品上格外较真。

“任意一种原料,只要市场上出现更好的,我们会第一时间升级”,陈帅说,其2021年第一家店使用纯牛奶,2022年就开始使用短保鲜奶,2024年全面升级为冰博克。

在茶叶上也很舍得花钱,品牌主打的茉莉茶底,一公斤成本价200多元。

梧桐姥姥的门店有一句口号:甄选好食材、配料全透明。陈帅说,正是因为配料全部公开,所以每一种食材都不能马虎。

当下热卖的“腔调”,消费者和行业对配料表一目了然:贵州铜仁有机抹茶、短保鲜牛奶、芝士酪乳、琥珀珍珠,糖浆。

“营销少的品牌,用料一定要好,不然哪来的复购”。

好原料之外,梧桐姥姥在产品上更多做的是微创新。

比如招牌白月光,是一款柠檬茶产品,但和行业做法不同的是,加入了椰乳做特调,比手打柠檬茶价值感更高,又和市面常见的柠檬果奶有差异。

这个产品从品牌创立之初卖到现在,仍然是菜单上25%点单率、超40%复购率的爆款。

2、从“大女主”到“上上签”,精准拿捏年轻人的情绪痒点

在采访中陈帅反复提到,茶饮是半刚需产品,更多是顾客情绪的承载品,因此,一杯茶饮在情绪价值上必须“有所作为”。

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君恰似龙凤,栖我梧桐枝”的文案,暗示其为“人中龙凤”。

其次“姥姥”这个人称,会让人产生一种亲近的乡土情怀,唤醒每个人记忆深处的亲密关系,就像儿时与长辈的相处。

第三个发力点在菜单,在梧桐姥姥点单,很容易“对号入座”,累的时候喝一杯“辛苦了”,工作没头绪可以喝“灵感来了”,求好运来一杯“上上签”,还有“大女主”、“千金小姐”等人物设定;也有“智慧担当”、“可盐可甜”等年轻人爱用的标签。

总之,每个人都能找到喜欢的那一杯。

营销也十分会玩,去年中秋节,做了一场“打包个月亮带回家”的活动,消费者购买“月亮套餐”就能获得一个会发光的月亮,很稀罕人。

3、姑苏文化自带光环,借势“地域”做出差异

梧桐姥姥出圈的第三个原因,是深挖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江南文化的核心,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深入人心。

无论是外地人到苏州,还是梧桐姥姥开到别的城市,做一杯“江南的茶”,给消费者一个打卡理由。

陈帅充分借势姑苏文化打造品牌的文化基因,苏州的昆曲、丝绸、瓷器、苏州桥、方言等元素,都被梧桐姥姥使用在杯子、扇子、冰箱贴上。

还专门选用苏州的碧螺春做了一款鲜奶茶,只有“碧螺春茶、冰博克、糖浆”三种原料,一直是菜单上的Top3单品。

“我们希望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正向的情绪价值。”陈帅表示。

地域光环越来越好用

“区域突围”的时刻来了吗?

今年,是区域茶饮品牌大放异彩的一年。

被称为“贵州茶饮之光”的去茶山,今年3月开出佛山首店,五一生意大爆发,“约200平的门店,最高日出4000+杯,顾客最长等待时间超过6小时。”

去茶山开到南京、深圳等地的门店也是大排长队,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云南的上山喝茶,开到上海后很快成点评“榜一品牌”;郑州的眷茶把门店开到了深圳;无锡的淡马茶坊,已经入驻上海、北京、云南等地;苏州的本就茶饮、杭州的周四晚、成都的李山山等品牌纷纷走出区域,在新市场拿到亮眼成绩单。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区域突围的策略变了,以往逻辑是在本地市场开出上百家或者几百家门店,做成区域标杆再考虑跨区域开店。

但今年很多品牌门店不足百家,甚至只有一二十家,就开始去到新市场攻城略地。

过去几年,品牌想要突围全国很难,区域标签似乎是一种桎梏,走出去就“没人认了”,而去掉区域标签的品牌,走出去又很快泯然众人。

今年,地域标签反而成了一个品牌“被看见”的机会点,越小众的地域,越稀缺的食材,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或许,下半年是品牌“突围全国”的好时刻。有好的文化基因、有趣灵魂的品牌或许迎来一波利好。

像梧桐姥姥一样,当一个品牌能积极地承载中国文化,表达时代情绪,或将创造出更大的消费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良之隆・2025 第五届中国徽... 8月1日,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餐饮行业的年度盛会 —— 良之隆・2025 第五届中国徽菜食材电...
红薯如此高产,为啥没能成为主粮... 红薯好种、产量高、适应性强,一亩地轻松产出五六千斤,在高产地块甚至亩产万斤,远超玉米、小麦、水稻。为...
锅铲间的坚守与创新 —— 记中... 在烟火缭绕的后厨,有一位烹饪大师用二十余年的坚守,将对美食的热爱融入每一道菜品,他就是张生碧。从街头...
2025世界冷面大赛助推延边冷... 2025世界冷面大赛在延边举办,为各国冷面技艺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让一批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冷面...
原创 红... 一、红豆粥的养生魅力 1. 红豆的营养价值 ○ 红豆可不是一般的豆子,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
哈尔滨锅包肉糖醋汁勾芡时机,老... 哈尔滨锅包肉糖醋汁勾芡时机:老式与新派的东北酸甜之争 在东北饮食文化的版图中,锅包肉始终占据着“顶...
原创 三... 一进三伏天,热浪仿佛没有尽头。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段,湿热交蒸,酷暑难...
原创 8... 八月的阳光,泼辣辣地砸在地上,空气里蒸腾着湿漉漉的热气,闷得人胃口都蔫了。这时节,光喝水总觉得寡淡,...
如何利用早读时间刷题?时间规划... 众所周知,早晨的阅读时间是个极好的做题时段,它有助于我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对知识的吸收效率。现在...
桃李面包以全链路智控赋能烘焙行... 在烘焙食品产业领域,"短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实质上体现着企业对原料品控体系、制程工艺标准、冷链储运...
Surfside如何成为美国增... 克莱门特·帕帕斯 (Clement Pappas)和马特·奎格利 (Matt Quigley)联手打...
鲁菜招牌菜大揭秘!这8道经典不... 朋友们,说到中国八大菜系之首——鲁菜,你可能觉得它"端着架子",其实它可亲民着呢!从宫廷御宴到路边小...
深圳科学家团队揭开其身世之谜:... 马铃薯原是“混血儿”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