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人民日报》第6版以《爱心餐厅》为题,图文展示在成都双流区泰合素食餐厅内,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领取免费早餐的暖心场景。一起来看看↓↓
泰合素食餐厅,位于双流区棠湖西路,2017年12月起开始为环卫工提供免费早餐。8年来,“泰合素食”用超过28万份的免费餐食,为城市劳动者筑起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 2025年7月30日早上,在泰合素食餐厅,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一起吃免费早餐。
8年如一日,暖胃又暖心
一碗稀饭、一个馒、一个包子、一份炒菌子、一份炝炒莲花白,这是7月30日环卫工廖素英的早餐。这样的免费的早餐是免费,她已经吃了近8年。
△ 2025年7月30日清晨,在泰合素食餐厅,环卫工人在排队取餐。
到这家餐馆免费用餐,早已成为环卫工们的习惯。吃免费餐,只需要在签字表上签字登记即可。
8年前,12月19日,廖素英第一次吃到了免费早餐。当时,她负责打扫棠湖南路二段的清洁,突然来了名餐厅员工叫她,“大姐,到我们餐馆去吃早饭嘛,不要钱。” “骗局?” 带着疑虑,她和工友们走进了泰合素食。一碗热粥下肚,暖意驱散了冬寒,也融化了陌生。当天,她的名字和几名工友一起,第一次登记在那个朴素的软面抄本子上。
60岁的杨显淑也是被餐馆员工拉进来吃饭的。从达州来蓉打工,她习惯在街角默默啃冷馒头。再次打开塑料袋里的馒头干啃时,被店长李小娟发现了。“大姐,你进我们店来吃嘛,饭菜都免费。” 在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突然间被人热情相邀,她脸都红了。“你进来吃嘛,就当家人一样。”李小娟看出了她的尴尬,缓解她的情绪。
△ 2025年7月30日清晨,在泰合素食餐厅,环卫工人在排队取餐。
39岁的快递小哥雷宗兵走进餐厅,盛了两碗绿豆稀饭、一碗冰粉,还有一盘子饭菜,“在这里对付一顿,可以节约20元钱的饭钱。”
免费吃饭的消息传开后,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纷纷加入。久了,他们视这家店为自己的家,爱护着店里的一切。
苏素兰尽量中午不在这里吃,“中午人家要卖钱的,不能来打扰人家。”晚餐,环卫工们也多选择8点以后,因为那时已过用餐高峰期。“有时候他们来晚了,我们正在收拾桌椅,他们先帮我们把空闲桌的椅子放上去,再拿碗筷。”这些细微的动作,在李小娟看来,“是环卫工们将心比心,他们也在心疼我们。”
28万份免费餐
助推城市崇德向善
一家民营餐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环卫工前来免费吃饭?
△ 2025年7月30日,王成富(左一)为环卫工添菜。
餐厅老板王成富告诉记者,2017年冬天,他注意到环卫工人蹲在街边啃冷馒头的身影。“环卫工人净洁美化我们城市,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好,我们给他们做口热乎的早餐吧!”于是,就有了当年12月19日第一名环卫工走进餐厅、当天提供了64份免费餐食的故事。
△ 2025年7月30日,王成富和店长李小娟整理8年来免费人员吃饭登记册。
在为这个群体提供免费餐食的路上,泰合素食餐厅并不孤单。当年,双流区总工会和城管局在餐厅建起了“环卫工人爱心驿站”。随着近年来的持续打造,如今的爱心驿站已经升级为职工驿站,服务范围扩展至保洁员、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免费早餐也扩大到免费早、中、晚餐。近8年间,餐厅已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28万份免费餐。
如今,在驿站,不仅有冬暖夏凉的休息室,还有为大脑充电的职工书屋,以及提神醒脑的咖啡。这里还被全国总工会评为了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王成富也先后获评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刘学彬认为:
双流区“免费餐” 是“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的有益探索,闯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助推市民文化修养、人文关怀等文明素质的持续提升。
来源丨人民日报、文明双流(有删减)
编辑丨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