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乡情,流转五洲:中华月饼的全球化之旅
当金黄饱满的月饼,从广东、浙江、江苏的食品工厂生产线上缓缓驶出,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甜蜜的滋味,更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情感纽带,将中华文化的温情传递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农历八月,月饼,这个饱含着团圆与思念的中国传统美食,正迎来一年一度的出口旺季。今年,从中山海关监管出口的月饼已超600吨,货值高达约4700万元人民币,显示出中华月饼强大的海外市场吸引力。
南粤风味,飘香四海
在中国南方,广东作为月饼生产的重要基地,其月饼产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在茂名,全市月饼品种已近百种,年产量高达约3万吨,产值更是突破40亿元。当地月饼企业正经历着一年中最繁忙的生产高峰。以一家食品公司为例,其日均产量已达约30万个月饼,同比增幅高达15%至20%,足见市场需求的旺盛。
而在中山,除了传统的蛋黄莲蓉月饼仍占据主导地位外,当地企业勇于创新,推出了更具时代特色的口味,例如融合了地方风味的特色月饼,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珠海斗门区的南水镇,更是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当地农业公司携手传统月饼作坊,推出了新颖的无花果月饼,赶在中秋节前抢占市场先机。
江南韵味,革故鼎新
东海之滨,浙江的月饼产业同样异彩纷呈。温州龙港的徐尚酥糕饼店,在经典的五仁馅料基础上大胆革新,巧妙融入蛋黄与肉松,为传统月饼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口感层次。这些创新之举,不仅在坚守传统风味的精髓,更精准地契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健康与新颖口味的潮流。
作为著名的侨乡,龙港市拥有1989位分布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当地月饼生产企业接到的海外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这些承载着浓浓乡愁的月饼,将跨越万水千山,让海外的华人同胞品尝到熟悉的家乡味道,同时也成为连接中外情感的甜蜜使者。
台州市今年的月饼出口亦成绩斐然。来自浙江冠喜食品有限公司的一批价值十几万元、重达8000余块的蛋黄酱香五仁火腿月饼,已启程发往越南。该公司总经理蒋平梅兴奋地分享道,一位越南客户在国际烘焙展上对他们的月饼一见倾心,并在实地考察后,当即敲定了口味细节,足见中国月饼的国际魅力。
苏式雅韵,全球共享
近250年来,苏式月饼以其皮层酥松、馅料丰美、甜而不腻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九州大地。如今,这份“中国味”已飘香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老字号苏州稻香村,近期就已将价值50万元的苏式月饼运往海外。今年以来,该企业出口业务的“半壁江山”都由月饼占据,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成为新的增长点。
效率为王,通关加速
月饼作为时效性极强的食品,必须赶在中秋节前送达海外市场,这对于生产效率和海关通关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确保月饼顺利“出海”,各地海关部门积极行动,推出了多项优化服务举措。
中山海关实行“预约查检、优先检测”等一站式服务,为食品生产企业量身定制监管方案,并指导企业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月饼质量安全。中山海关驻石岐办事处查检二科副科长李荧芝表示:“在通关环节,我们提供‘5 2’预约查检服务,实行即报即查、优先检测,全力保障月饼快速通关。”
江门海关则开通了食品出口“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预约检验、随到随检、快速出证等便捷服务,并对月饼的原料采购、加工过程等关键环节实施全面风险管控,保障了出口月饼的品质与安全。
文化载体,心意传递
月饼的出口,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品贸易,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杭州知味观食品有限公司今年首次以精美的礼盒形式出口月饼,礼盒巧妙融合了“月元素”与“中国风”,推出了“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等系列,希望通过包装设计,让海外消费者感受到中秋佳节的美好寓意。
苏州稻香村为了进一步打响苏式月饼在海外的知名度,着力于研发低糖低脂的月饼,并推出了“健康雅韵”系列礼盒。凭借其健康属性与独特的文化特色,这款礼盒受到了海外市场的热烈追捧。
这些满载着乡愁的月饼,如同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使者,它们跨越辽阔的山海,不仅让远在他乡的华人同胞品尝到熟悉的家乡味道,也为外国消费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让这份甜蜜与温情,在世界各地传递,共赏明月,共庆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