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酿造白酒通常以高粱、小麦、稻米等粮谷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用非粮生物质代替粮食发酵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在安吉,不加一粒粮谷,以全竹笋为原料就能酿出52度的白酒。
慕名来到浙江竹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让30多名国际竹藤组织和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专家和政府官员开始也是“没想到”、“不敢想”,当董事长聂忠平拧开用竹笋酿造的白酒瓶盖,瞬间酒香四溢,倒进玻璃酒杯,举起端详,酒体清晰透明,对光凝视,透如竹露,与其它白酒并无两样,鼻前轻闻,酒香伴随竹香,浅酌小口,酒体细腻,酒香回甘,余味绵长,空杯轻嗅,余香如初。
真是竹笋酿造的吗?老外们走进发酵车间,只见一口口巨型大缸被密封得严严实实,揭开缸盖,酒香弥漫,被酒淹没在缸里切碎的竹笋,如天上乌云翻滚,似泉水自动上涌,酒平面上冒着无数细泡。
“这是竹笋酿造白酒的发酵期。”竹笋酿造白酒看起来简单,工艺却很复杂。先要在雨水充沛的谷雨季节采挖生长旺盛的竹笋,切碎后进入首轮发酵,按1:1比例,间隔一定时间分两次放入鲜采竹笋,分五轮次进行为期一年的发酵周期,其间随季节、气温、湿度变化要精准调控适宜环境,每轮次发酵后提取风格各异的原酒,最后由调酒师融合各轮口味特征形成竹本酒体。20斤竹笋可产1斤52度以上的白酒。
俗称酒渣的竹笋发酵后剩余物,全部用于生产家具装饰板材,国家竹产业研究院检测结果表明,此板材具有无醛、防霉和轻质高强等功能,用胶量少一倍,强度增加60%,不仅“吃干榨尽”,还实现了竹笋的高值化和功能化利用。
来到实验室,看到墙上挂着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竹笋洒及其生产工艺》、《竹笋酒蒸馏装置及生产线》等系列发明专利证书,这才相信用竹笋能酿造白酒是真真切切的实事。
在安吉竹林长大的聂忠平,靠竹子创业,1998年先从一次性竹筷子上发力,后在以竹代塑上下功夫,新办“山哥”专门生产竹制刀、叉餐具系列产品,再成立“安盛”研制竹木机械。
对竹笋的研究,缘于他是吃笋长大的。自古以来,八珍哪及野笋香,他家四时不乏笋,餐餐不离笋,无论是冬笋、春笋和鞭笋,百吃不厌。为让鲜笋保质保味,他摸索出腌笋、酱笋、泡笋、笋衣、笋干、清斗笋等竹笋加工方法。
谈起用竹笋酿造白酒,纯粹是一次偶然的巧合。一位大学教授来安吉竹海中巡游,被竹林中一棵倒伏在地的竹子绊倒,在用手撑地起身时,手上沾有附着在竹子上的霉斑,直觉和习惯让教授取下霉斑样品带回大学实验室,竟然发现有酒精成分,嗅觉灵敏的聂忠平听后,立即投入资金搞研发,通过一系列的试验,2023年世界上首次出现用笋酿出的白酒,遗憾的是酒未达到预期指标。但他不气馁,累计投入500多万元,继续试验、研发、调整微生物配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6月19日世界上第一滴全竹笋酿出的饮用白酒问世,权威机构检测结果表明:酒中无甲醇、无氰化物、无铅、无甜蜜素和无蔗糖素,其企业标准高于国际标准。
国家评酒师评鉴后认为,酒中无甲醇喝后醒酒快,由于酒中含有竹叶黄酮、竹沥青等天然活性成分,除白酒功能外,还对改善血管功能、抗炎抗菌、调节代谢有辅助作用。该企业还根据不同竹种的竹笋生产出不同香型的饮用白酒,俗称酒渣的竹笋发酵后的剩余物,又全部用于生产家具装饰板材。国家竹产业研究院检测结果表明,此板材用胶量少一倍,强度增加60%,具有无醛、防霉、轻质高强等功能,不仅“吃干榨尽”,还将竹笋高值化和功能化利用。
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于文吉认为,“浙江竹冠”用自主知识产权全笋利用,零添加生产、零污染排放、零粮谷酿造饮用白酒,在世界竹业史上创造了一个以竹代粮的奇迹。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新民晚报记者,唐闻宜,通讯员,陈毛应
下一篇:人气爆棚!共赴“尔滨”咖啡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