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山岛的艺术空间到芦湾村的绿荫河畔,咖啡文化渐渐渗入南沙的城市肌理。它连接人与人,融入日与夜,调节快与慢,让南沙“咖”香四溢,热闹“啡”凡。
2023年开始,南沙咖啡文化周于每年的五一假期,在南沙湾·石奥空间如约而至。活动主办方供图
3天6万人
一杯村咖带火南沙“幸福集市”
有时,人与人的相遇,是从一杯咖啡开始的。在南沙,便有不少这样因咖啡结缘的故事。
来自南沙区港湾街道芦湾村的庄志锋是一名青年创业者,也是一名咖啡爱好者。这些年,庄志锋孵化了自己的咖啡品牌“弎贝咖啡”,并在国内的多个城市开设分店。脚步越走越远的同时,庄志锋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希望芦湾人也能喝上一杯不贵的精品咖啡”。
2024年8月,庄志锋以合伙人的身份,将一处位于村内“幸福树”旁的闲置小棚屋,改造成了一间“幸福咖啡馆”,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每到傍晚时分,便有村民围坐在“幸福树”下,点上一杯咖啡,伴着盎然的绿意聊天乘凉。许多阿公阿婆,更借此机会,解锁了人生第一杯来自芦湾村的咖啡,“在家门口就能‘叹啡’,梗系正啦!”
庄志锋将村内闲置的小棚屋,改造成了一间“幸福咖啡馆”。李伟君 摄
幸福咖啡馆的引入,不仅为芦湾村带来了好喝的咖啡,还成为联系人际关系的桥梁,吸引了不少港澳青年成为“暖南合伙人”,在村内组织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特色集市、篮球比赛等一系列衍生活动。以2025年1月策划的“芦湾幸福集市”为例,带动17名村民创业,3天内吸引6万人次到村观光消费,线上互动达20万人次。
6月底,首届暖南发展合伙人篮球赛暨芦湾助农荔枝文化节在芦湾村文化广场开幕,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家门口”的“村BA”。活动吸引了15支来自全区各个镇街的球队参加,并同时进行在线直播,观看人次突破百万。
喝咖啡、看展、练瑜伽
韩国友人的灵山岛美学空间
南沙的咖啡香气里,不仅有“本土范”还有“国际范”,吸引着国际友人前来书写咖啡故事。2017年,在商海沉浮十多年的韩国人金昌贤选择搬到南沙生活。来到南沙后,金昌贤的生活慢了下来,用9个多月的时间减掉40多斤体重,也让各项身体指标回归健康。
“这一段时间里,我在思考着如何做些对社会和青年人发展有益的事情。”金昌贤分享道,因为身边有不少艺术家朋友,交流过后决定在南沙开设一间以传播美学为主的生活馆兼咖啡店。
“那时南沙的青年人确实不多。”金昌贤笑着说,加上不善于使用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开店一个多月后才迎来第一位顾客。好在“咖啡香不怕巷子深”,在口口相传的效应下,门店的人气慢慢上来了,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上百杯咖啡。
金昌贤坦言,咖啡店对外经营的三年时间里基本处于亏损的状态,但因咖啡与不少顾客结缘,变成了好朋友甚至变成了合伙人。他的微信好友从一开始的30来人逐步突破百和千。如今咖啡店里的客人不仅有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国友人。金昌贤也期待,能够以南沙咖啡品牌为载体,向更多人介绍推荐南沙。
金昌贤与员工在店内工作。受访者供图
周末音乐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2023年,在区政府、明珠湾管理局、横沥镇街及城市运营公司等部门的协助下,金昌贤以较为优惠的价格,租下了灵山岛一处1700多平方米的场地,和几位合伙人开始了新事业。
这处1700多平方米的场地便是如今的“墨禮园”,于2024年年底正式对外营业。其中,“墨”是东方美学特有的意象符号,而“禮”则是谦逊尊重的人文礼节秩序。
在两栋白色建筑里,融入了不少金昌贤和创始团队的想法。其中一栋作为咖啡店使用,打造了室内和室外空间,配有咖啡研发&烘焙室,此前还曾联动南沙团区委举办青年夜校活动,为青年朋友提供咖啡烘焙等培训。在咖啡店二楼的瑜伽课室,一到傍晚时分便会有不少下班归来的白领选择到这里舒展身心。
另一栋建筑则主打艺术展览,也是南沙区文化馆分馆、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金昌贤介绍,自开业以来,每1-1.5个月便会更新展览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展为当地人带来美的享受。
“墨禮园”的室外音乐草坪区域被打造成了“周末音乐会”空间。在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不定时联动青年歌手和乐团举办活动。现场观众有的是附近的居民,有的是慕名前来打卡的网友,还有不少是“墨禮园”主理人金昌贤的粉丝。灵山岛绝美江景旁,咖啡的芳香搭配悠扬的音乐声,美好的周末尽在此刻。
从奶茶到咖啡C位
南沙咖啡文化周3年狂揽25万粉
而在毗邻南沙游艇会的南沙湾·石奥空间,“南沙咖啡文化周”于每年五一假期,伴着初夏的微风在这里如约而至。从2023到2025年,南沙咖啡文化周已步入第三个年头。三年间,吸引了超过25万咖啡爱好者,探索更多“咖啡+”的可能。人们相聚于此,用一杯咖啡的温度,调节生活的快慢与松弛。
第三届南沙咖啡文化周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第一届奶茶、手打柠檬茶的占比还比较多;第二届咖啡开始‘唱主角’,第三届咖啡已成为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作为南沙咖啡文化周受邀参展的咖啡品牌,庄志锋直观感受到了每年活动的些微差异,以及咖啡文化近年来在南沙的兴起。他也期待,咖啡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走进更多南沙人的生活日常。
采写: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郑雨楠 吴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