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友喊话普及的#河南凉菜#,凭啥火出圈?
创始人
2025-08-06 07:21:55
0

夏天的河南

凉拌菜可是不得不提的存在

你听

随着那蒜臼子捣蒜的 "咚咚" 声

河南人的味觉记忆逐渐漫上舌尖心头

河南凉菜火出圈

这个夏天

社交平台上 #河南凉菜#话题

持续升温

抖音#河南凉菜# 相关话题4.7亿次播放量

小红书#河南凉菜# 有关话题3.2万篇笔记

全国网友甚至自发热议出了一个话题词

#河南凉菜建议全国普及#

在小红书 “最惊艳地方凉菜”投票中

河南凉拌牛肉以87万票断层领先

四川棒棒鸡(52万票)

和湖南剁椒皮蛋(38万票)

网友们纷纷表示对河南凉菜的喜爱

有外地朋友现身说法

为河南凉菜站台

甚至有外地网友因为

被一个河南凉菜的视频吸引

在评论区询问具体位置

打算来旅游

更有外地网友提前几个月

就为河南行程做准备

在网上搜罗好吃的河南凉菜

不得不说

咱这河南凉菜也是声名远扬了哈

不过那些身处异地的河南老乡

刷到咱河南凉菜的画面可就不好过咯

那叫一个深深破防、口水流一地啊

凉菜在河南有多重要?

咱就是说

河南凉菜口碑这么好

可真不是虚的

河南省餐饮协会2023年数据显示

省内正式宴席中凉菜占比达45%

远超川渝宴席凉菜占比的18%

江浙宴席凉菜占比的23%

以及湖南宴席凉菜占比的26%

而全国宴席的凉菜占比平均约为20%—25%

在洛阳某五星级酒店的年报中

凉菜师傅薪资竟比热菜主厨高出15%

“冷盘雕刻师”岗位的招聘启事

常年挂在该酒店招聘榜榜首

你要问为啥凉菜在河南地位如此不一般?

咱就不得不说说这千年历史了

《周礼·天官·凌人》记载

“春始治鉴,

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

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

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

也就是早在西周时

我国古人已经将冰鉴

广泛应用于夏季食物的保鲜和冰镇

而在3000年后的今天

河南人依然保持着

“无凉不成席”“先凉后热”的传统

在河南参加婚礼宴席

最先上桌的一定是八道凉菜

这不是怠慢,而是一种尊重

也是传承千年的礼仪

背后更蕴藏着中原文明特有的生存智慧

凉菜在河南为什么如此重要?

地处天下之中、九州腹地

河南成为南米北面、东鱼西畜的交汇处

冬季严寒与夏日酷暑

冷热交替、四季分明的气候

催生出既能佐酒御寒

又可消暑开胃的凉菜江湖

洛阳水席中的“冷宴八景”

正是古人应对地理气候

而智慧创造的饮食方案

凉菜开胃又不占肚

有时再搭配几杯白酒

一冷一热下肚

胃口瞬间就被唤醒

这也为接下来吃热菜打好了前阵

八道凉菜承载着河南人的待客哲学

无论是凉拌牛肉的醇厚

还是凉拌黄瓜的清爽

每一道菜都暗含“调和五味”的智慧

正如《周礼》记载的饮食哲学

凉菜拼盘用最普通的食材

调和出包容南北的滋味

这种传统在现代宴席中愈发鲜明

洛阳水席作为国家级非遗

二十四道菜中八道凉菜率先登场

四荤四素的搭配不仅是味觉的序曲

更是文化的展演

即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

河南人依然坚守凉菜打头阵的规矩

正如网友调侃:

“天塌了也要先上八个凉菜”

河南人除了在宴席上能吃到凉菜

日常生活的饮食更是与凉菜形影不离

蒜汁儿、姜泥水、香油

香醋、芝麻酱、辣椒油

是寻常人家和街头小店拌凉菜的灵魂佐料

在河南的大街小巷

凉菜摊永远是最热闹的所在

玻璃柜里码着十几种食材

顾客随意搭配

摊主熟练地浇上芝麻酱、蒜汁

一份带着烟火气的凉拌菜便上桌啦

河南有哪些好吃的凉菜?

在河南

可以说是万物皆可凉拌

从山珍海味到寻常蔬果

几乎所有的常见食材

在河南人手中都能变身美味凉菜

凉拌牛肉绝对是河南凉菜中的经典之作

渗透着香料的牛肉用葱蒜辣椒等拌匀

口感紧实,越嚼越香

鲜香麻辣,回味无穷

荆芥本身有着一种特殊的草本清香

当它和调料相遇

荆芥独特的香气在口腔里弥漫开来

蒜末的辛辣、香醋的酸爽、香油的醇厚

依次在舌尖上 “跳舞”

黄瓜可是清爽的代名词

新鲜的黄瓜拍碎或者切成条

再加入蒜末、醋、白糖、香油等简单一拌

简直是餐桌上那道永不缺席的清爽担当

凉拌变蛋有着独特的魅力

中间的溏心微微颤动,软糯细腻

淋上香油、醋,撒上蒜末、葱花

独特的滋味让人吃过一次就难以忘怀

凉拌藕片每一片都裹满汁水

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

偶尔夹杂的一丝辣味

又增添了别样的层次感

凉拌五香皮冻可是考验手艺的一道菜

从熬制皮冻开始就需要十足的耐心

长时间的熬煮让胶原蛋白充分释放

待冷却凝固后切成小块

再用五香调料、生抽、蒜末等进行凉拌调味

吃起来爽滑劲道,味道浓郁醇厚

入口即化却又带着些许韧性

多孔的面筋

吸饱了蒜香浓郁的汤汁

再裹上一层香浓的芝麻酱

芝麻酱、蒜香和其它调料的味道

在嘴里爆汁儿

那叫一个满足又过瘾

豆皮和腐竹泡发后切成小段

焯水沥干后加入调料拌匀

豆皮(腐竹)带着浓浓的豆香

口感软嫩又带有一些韧性

豆香与调料香交织在一起

白糖拌西红柿

承载着无数河南人的儿时记忆

西红柿渗出的汁水与白糖融合在一起

既有西红柿的清甜多汁

又有白糖的甜蜜滋味

那简单纯粹的味道

仿佛能把人带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芥末粉丝则以其独特的刺激口感

让人印象深刻

粉丝加入芥末、生抽、醋等拌匀

芥末的刺激感瞬间在鼻腔和口腔散开

紧接着粉丝的爽滑口感跟进

让人忍不住一口又一口

从殷商祭祀的冷脩

到宋室南迁带走的凉菜秘方

再到离开家乡在外漂泊时

隔三岔五亲自下厨尝试做几样凉拌小菜

河南人对凉菜的执着从来如一

那些冰镇的、卤制的、拌着香油蒜汁的滋味

是中原文明用最朴素的方式书写的饮食诗

凉菜里的那些脆爽与柔韧

都是河南人刻在DNA里的故土密码

哪些凉拌菜是你的心头好?

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综合自: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吾观风物、百姓文化云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说没有吃过这几道武宣特色菜的人... 三伏天的太阳 把武宣的稻田晒得发亮 蝉鸣在竹林里滚成一团 村口老榕树下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这时候吃什么...
西北娃贝贝:黄花菜南瓜香喷喷家... 秋冬季节,孩子常常会出现: 胃口差、不爱吃饭; 手脚凉、体质偏弱; 偏爱零食、不爱主食。 ...
探店推荐 | 从“日式软包”到... BBU(精品烘焙联盟)拟在全国范围内 甄选精品烘焙门店,实地探店拍摄 纳入【BBU主理人品牌推荐】榜...
原创 分...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美团宣布:请所有骑手喝奶茶 8月6日,立秋前夕,全国百万美团骑手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记者联系到美团相关负责人,对方证实,美团...
云南酸木瓜鸡酸到上头!比柠檬酸... 云南酸木瓜鸡,这道源自滇西的风味佳肴,以其独有的酸香成为无数食客的心头好。它选用云南特有的酸木瓜,其...
卤海带要焯水吗?30年卤味师傅... "哗啦——"海带刚下锅就泛起可疑的绿色泡沫,厨房瞬间弥漫着海鲜市场的腥气...作为炸过三次厨房才学会...
《云南档案》——保山小粒咖啡:... 云南保山,北回归线横贯其间,高黎贡山巍峨耸立,怒江奔腾不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保山小...
原创 立... 立秋一到,早晚的风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凉意,可白天的“秋老虎”依旧发威,闷热未消,暑湿缠绵。...
核桃油清蒸鲈鱼——宴客家常两相... 一道鲜到掉眉的懒人硬菜!鲈鱼肉质细嫩无小刺,清蒸后淋上热油激香。冷榨核桃油替代传统香油,坚果香气巧妙...
原创 避... 第一次做避风塘鸡翅时,我信心满满:不就是裹面包糠炸鸡翅吗?结果鸡翅下锅炸到一半,“滋啦”一声油花四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提前引爆申...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6日报道: 随着立秋节气的临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一年度消费仪式再度成为申城市...
870.82% ↑ 遵义白酒,... 据遵义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遵义白酒出口额达3981.26万元(茅台集团的出口除外),同比...
暑期昆明茶饮市场火爆,本土特色... 8月的昆明街头,茶饮店门前蜿蜒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昆明饮品市场迎来消费高峰...
家常桂鱼的多种美味做法大全,轻... 桂鱼,作为一种肉质鲜嫩的淡水鱼,深受家庭主妇和美食爱好者的喜爱。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优...
打卡经济的密钥:是日本三得利乌...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打卡经济”成为品牌营销中备受关注的新趋势。三得利乌龙茶近期与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