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度过了漫长的夏日,转眼便到立秋。
夏日漫长,甜果的时节却稍纵即逝。
杨梅,这个夏日里最浪漫的水果,也是吃得够够的了。
杨梅这种季节性不长的水果,虽好吃,但多吃不宜。无奈杨梅保存期短,想留住这一刻的美味,该怎么办呢?
聪明的美食家们把它变成了杨梅罐头,杨梅汁,杨梅冰等美味,这样就可以慢慢品尝杨梅的味道,让味蕾始终留在夏季,耐心等待杨梅的下一个季节。
江浙沪的小囡应该都知道,杨梅有一种特别的吃法,便是做成杨梅酒。
老人常说:杨梅酒能治疗拉肚子、预防中暑,一颗杨梅下去就舒服了。这一点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
笋笋的冰箱里,一直有一瓶看起来很老旧的蜂蜜瓶,那是笋笋的奶奶给笋笋装的杨梅酒。
记忆起,每回受凉拉肚子奶奶都会让我吃一颗杨梅酒里的杨梅,还要把籽也吞下,也就一会,肚子就暖暖的再也不疼。天热时,爷爷或爸爸下班回家,奶奶也会给他们倒上一杯杨梅酒解解暑气。
奶奶每年都会泡上一大瓶杨梅酒,刚好够喝一年。
离家上大学时,奶奶便给笋笋装了这样一瓶杨梅酒,告诉我肚子疼的时候记得吃一颗杨梅,吃完以后记得带回家再装满。奶奶第一次为我装满这瓶杨梅酒到如今已有二十余年,工作的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从小冰箱到大冰箱,冰箱里的东西满了又空空了又满,它始终安静的待在冰箱的专属位置,就像奶奶还在我身边,从不曾离开。
小时候的笋笋喜欢乱吃东西,肚子一疼就迫不及待地找杨梅吃。长大后的笋笋学会做奶奶的菜,会把自己的肠胃养的好好的,所以已经很少再吃杨梅酒里的杨梅了。
奶奶泡的杨梅酒早已吃完,我们家泡杨梅酒的习惯却没变,奶奶,笋爸笋妈,笋笋,就这样完成了传承。
盛夏时节泡的杨梅酒,在秋天到来之前开封啦,一打开就是香气逼人的夏日气息。杨梅吸收了酒的香气,杨梅红艳艳的汁水渗透进酒里,酒色清透明亮,入口甘甜,口味香醇,醉人的很。
白酒3斤、杨梅2斤、冰糖150g、蜂蜜50g
找一个无水无油的玻璃瓶,洗净晾干后用白酒晃一晃消毒杀菌。
新鲜杨梅在白酒里过一圈,去掉可能存在的小虫子和尘土。
杨梅泡酒不需要清洗,清洗后的杨梅带水,很难完全晾干水,泡酒容易变质,且洗过的杨梅果味会变淡许多。
放杨梅。
再放冰糖。
按自己喜欢的比例,按一层杨梅一层冰糖的顺序堆放进玻璃瓶里,杨梅和冰糖放入多少根据自己喜好,这一步决定杨梅酒的甜度和口感。
加入蜂蜜。
营养保健上说,蜂蜜里含有矿物质和多种酶,与杨梅酒的花青素和维生素C结合,可延缓衰老,且蜂蜜与杨梅酒的纤维素结合可促进消化。蜂蜜还增加了酒的粘稠性,使酒液更加醇厚,还可促进杨梅果汁和白酒液的融合,提升整体风味口感。
倒入白酒,要完全没过杨梅。
喜欢果香味重一点的杨梅多放,喜欢酒味重一些的,减少杨梅的比例,杨梅白酒1:1则酒香味和果香味达到平衡。
白酒最多放到七八分满,盖过杨梅即可,冰糖和蜂蜜会慢慢融合。
杨梅酒在酿制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因此一定要留出空间,如果留出空间较少,半个月左右需要打开瓶盖放出气体,让酒液稳定,以免爆瓶。
密封玻璃瓶,放置在阴凉避光处1-3月即可饮用。
第二天就能看到变化,酒液开始分层,上半部分依旧透明清澈,下半部分变红。
仔细看可以看到杨梅周围产生小气泡,说明在发酵。
第三天,上下两部分的分层开始融合,上半部分也开始变红。(换另一瓶大的更直观。)
一个半月,整个瓶子就变得红彤彤了,酒液清透红润。
这时候杨梅颜色变淡,没有刚放入那么红,杨梅色素渗透进白酒里。
杨梅没有外壳的包裹,所以会有果蝇将卵产在杨梅当中,但由于其生长在杨梅当中,没有接触到外界污染,叶没有毒性,算是一种蛋白质。
杨梅在泡酒之前用白酒过一遍可以去掉部分果蝇,泡酒后酒水中难免会有果蝇幼虫,但不影响杨梅酒的泡制,高度白酒会将其杀死,饮用前过滤酒液即可。
一个半月的杨梅酒就可开饮,酒液颜色清透红亮且味道浓郁。
这时候泡的好杨梅酒,酒味比较重,可能会微微发苦,这是由于糖分还没有完全溶解,泡制时间较短,随着时间增加,口感会更加醇厚。
成熟杨梅一般泡15天即可饮用,不成熟的则需要30天左右,泡制一年后的酒液会变成金黄色,42度或52度的酒泡制一年以上口感较好。
这是泡了2年的杨梅酒。
这是泡了5年以上的杨梅酒,杨梅也变成黄褐色。
杨梅酒可以泡很久,只要保存得当,在避光密封的条件下,可以存放很久。
杨梅酒随着泡制时间增加会逐步泛黄,逐步变为褐色,陈化后变成通透的金黄色,这是由于杨梅里的花青素、果胶、果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较高,它们与酒精发生反应形成沉淀。
杨梅季,记得泡一瓶杨梅酒,不仅止泻防暑效果好,还能把杨梅的香气留下。
明天就是立秋啦,喝一杯杨梅酒,祝秋日快乐呀~
图文:呵呵笋
喜欢笋笋的菜,记得给笋笋点赞或留言哦。
简单又幸福
一个吃货的小世界
温暖你的心
感动你的胃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