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对菜,不把医生带”,立秋一到,天气虽然还带着暑热,但早晚已经有了凉意。这时候身体最容易受 “秋燥” 和 “暑湿” 影响,总觉得口干、没胃口,肠道也不顺畅。老话说 “8 月吃 3 菜,活到九十九”,今天就给大家推荐 3 道立秋前后该吃的家常菜,做法简单,排毒养心又润肠,全家吃着都舒坦。
立秋后很多人没胃口,总想吃点软烂入味的菜,豆角烧茄子就是绝佳选择。茄子吸足了汤汁,软乎乎的一抿就化;豆角炖得面面的,带着自然的清香。这道菜不用太多油,吃着不腻,还能帮肠道 “动起来”,老人孩子吃着都舒服。
我试过好几次才找到少油的窍门,茄子别直接炸,先蒸一蒸更健康。准备长茄子 2 根、豆角 300 克、蒜末 3 瓣、生抽 2 勺、蚝油 1 勺、盐少许。
茄子洗干净切成滚刀块,放蒸锅上汽后蒸 5 分钟,蒸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蒸过的茄子少吸油,还节省烹饪时间)。豆角去头尾,掰成小段,放开水里焯 2 分钟,捞出沥干(焯水能去豆腥味,还容易炖熟)。
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下蒜末炒出香味,先放豆角翻炒 1 分钟,再放入蒸好的茄子,加 2 勺生抽、1 勺蚝油和少许盐,加半碗清水,盖上锅盖小火焖 5 分钟。最后开大火把汤汁收浓,让每块茄子和豆角都裹上汤汁就行。这样做的茄子软而不烂,豆角入味又面,配米饭能多吃半碗,消化不好的老人也能放心吃。
立秋后 “秋老虎” 还在,身体里的暑湿没散尽,总觉得浑身沉、没精神。韭菜性温能散寒,花甲鲜美好消化,两者炒在一起鲜辣开胃,吃完一身轻快。这道菜做法快,十几分钟就能出锅,年轻人当夜宵、下酒都合适,还不用担心给肠胃添负担。
炒花甲最关键是吐沙干净,我每次都这么做:花甲买回来泡在清水里,加 1 勺盐和几滴香油,滴 2 滴白酒,静置 1 小时(盐和香油能刺激花甲吐沙,白酒去腥味),中途换 2 次水,确保沙子吐干净。
准备花甲 500 克、韭菜 1 把、小米辣 2 根(不吃辣可以不放)、蒜末 2 瓣、生抽 1 勺、料酒 1 勺。韭菜洗干净切成 3 厘米的段,小米辣切圈备用。
锅里烧开水,放入花甲,加 1 勺料酒,煮到花甲开口立刻捞出(没开口的是死花甲,直接扔掉),剥掉一半壳(带壳吃更鲜,剥壳方便嚼)。
另起锅放少许油,油热后下蒜末和小米辣炒香,放入韭菜翻炒 10 秒,加 1 勺生抽,再倒入花甲快速翻炒 1 分钟,韭菜变软就关火。这样炒的花甲鲜嫩无沙,韭菜带着辣味和海鲜的鲜,一口一个停不下来,吃完肠胃暖暖的,暑湿重的人多吃几次浑身都轻松。
立秋后需要悄悄 “贴秋膘”,但不能吃太油腻,豆豉上海青炒五花肉就刚刚好。五花肉煸出油脂,香而不腻;上海青脆嫩爽口,解腻又下饭;豆豉增加风味,让整道菜咸香开胃。这道菜荤素搭配,老人吃着补能量,孩子吃着爱吃饭,家庭主妇做起来也省心。
很多人炒五花肉觉得腻,其实煸出油是关键。准备五花肉 200 克、上海青 300 克、豆豉 1 勺、蒜末 2 瓣、生抽 1 勺、盐少许。
五花肉切成薄片,放锅里小火慢慢煸,煸到肉片变卷、油脂析出(把油煸出来才不腻,煸出的油还能炒菜),盛出肉片,锅里留少许底油。
上海青洗干净,菜梗和叶子分开切(菜梗硬一点,叶子软,分开炒更均匀)。锅里底油加热,下蒜末和豆豉炒出香味,先放菜梗翻炒 30 秒,再放叶子炒到变软,加少许盐调味,盛出来铺在盘底。
把煸好的五花肉倒回锅里,加 1 勺生抽翻炒 1 分钟,然后倒在上海青上就行。这样做的五花肉香而不腻,上海青吸足了肉香和豆豉香,脆嫩爽口,全家老小都爱吃,秋天吃它补能量还不负担。
立秋养生,关键在 “清补结合”—— 既要清掉暑湿,又要补足能量。豆角烧茄子促消化,老人孩子吃着香;韭菜炒花甲清暑湿,年轻人下酒正合适;豆豉上海青炒五花肉补能量,全家下饭都喜欢。这 3 道菜都是当季食材,做法简单,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趁着现在食材新鲜,不妨试着做给家人吃。做好的菜端上桌,全家围坐一起吃得暖乎乎,肠道通畅了,气色变好了,整个秋天都能安稳舒坦。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知道这些立秋养生的家常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