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李辰风,台湾鱼类资料库,ScienceDirect,Bioflux,NatureServe Explorer。
大部分人想起带鱼的时候,脑海里的画面是已经切成段的了,就处理好的带鱼,然后香气就从四周围绕过来了,什么红烧带鱼、糖醋带鱼、香煎带鱼、清蒸带鱼、干炸带鱼、家炖带鱼、萝卜丝烧带鱼、醋焖酥带鱼、糟带鱼、酒酿圆子烧带鱼、豉香带鱼、辣味蒜子带鱼、香辣红烧带鱼、黑胡椒干煎带鱼、啤酒烧带鱼、蛋黄焗带鱼、香酥带鱼、干煸带鱼……
很香啊!味真足!
不过仔细回忆一下,似乎买得到的带鱼都是死的了,还真没见过活的带鱼。
今天讲的这个博主就展示了一条活带鱼,而且这条带鱼可太耀眼了,是物理意义上的“耀眼”。
视频发出来的时候是2025年7月30日,由IP地址为广东的博主“@李辰风”发布,他表示这个视频是库存了,具体啥时候钓到的他没有明说。在视频文案里他称自己钓到的这条活带鱼为“不锈钢鱼”。
只要看了视频,你就知道他是啥意思,我搞了视频的动图来,大家看一下。
好家伙!这只带鱼全身都亮银色,仿佛钢制品,就这么被提着像是一把锃光瓦亮的大钢剑。拍摄者用手电筒照射到这带鱼的身上,带鱼努力挣扎甩动身体,光线居然都被悉数奉还了,闪得像是正午摩天大楼顶层的玻璃反射出来的刺眼阳光。
网友们见状都是啧啧称奇,因为这样的画面确实是第一次见,大家也是不吝啬点赞,给这个视频点到了319万赞的顶流级别。网友感叹道:“还以为它是在放电!”“这是吊了一个灯带上来了!”“好懂事的鱼,活着好看死了好吃!”
带鱼的鱼体呈现出夸张的金属光泽,甚至还能反射光线,这个情况我们是刚见证过的,但问题是为啥带鱼能这么闪?
核心机制是带鱼表皮下的真皮层中的神奇结构,这里密布着鸟嘌呤与次黄嘌呤构成的微小结晶体。这些晶体呈片状堆叠,形成无数微小的多层反射镜,就像是天然的反光板。演化出这样的结构肯定不是单纯为了好看,一定是有重要作用的。
虽然在陆地上相当显眼,但在带鱼生活的40-200米的昏暗水域中,这样的结构反而能帮助它们隐藏自己。当光线穿透海水照射到带鱼时,晶体会通过干涉作用高效反射深海中最常见的光谱蓝绿光,形成强烈的银白色反光,背部银光与上方透射的水色融合,形成反荫蔽效应;腹部则隐入深暗背景,实现双向隐身,既能躲避各种天敌的俯视,又便于伏击下方猎物。
如果进入浅层海域被捕食者给盯上了,还能通过高速游动时身体扭动反射银光来干扰捕食者的视觉。不过海里的大部分捕食者都不依靠视觉狩猎就是了。
此外,带鱼体表没有传统的鳞片,而是覆盖含晶体的黏滑银脂膜,既保持身体柔韧利于高速扭动,又具备紫外线防护功能,而且银脂膜受损后还是能缓慢再生的。这些银脂膜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带鱼反射光线的能力。
不过离水死亡之后,银脂膜会迅速氧化脱落,晶体结构崩解,钢质感随之消失。
虽然视频中的带鱼明显还在扭动挣扎,但却有网友说它“已经死了”,显然他没有细看视频,完全靠着自己所知的情况来判断。
确实一直以来大家都说带鱼是“上岸即死”,这几乎成为了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活带鱼确实非常罕见,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常常栖息在40~100米的深水中,越深的区域的水压就会越高,如果是慢慢的上浮下潜,带鱼是能自己去适应水压的,但是如果是被钓竿或者渔网快速拖离深海,那么水压的骤降会导致鱼鳔急剧膨胀、内脏破裂,很多深海鱼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减压病”而死亡,甚至内脏都被挤出来了。
如果带鱼刚好在较浅的水域活到,它们受到的压力变化较小,那倒是还能活一小会儿,不过依然很快就会死。想要养活带鱼需要快速让其进入模拟深海高压的恒温水箱中,并配合高速冷链运输,成本太高了,技术力上也不方便实现,运输成本会变得非常高,非得吃鲜活的,最后可能搞得谁都吃不了带鱼。
带鱼的人工养殖至今都无法规模化,毕竟它们生殖依赖深海环境,夜间垂直洄游至深水区的习性难以模拟,且对水压、水质极其敏感。
也难怪市面上能买到的百分九十九点九都是冰鲜带鱼。
还有个网友说了一个经典的谣言:“会不会是要地震了?”
其实他应该是把带鱼跟皇带鱼给搞混了,你肯定看到过非常多将“皇带鱼”跟“地震”联系的文章吧?我自己也写过,虽然我是在辟谣,但标题也有点标题党就是了,可能有人看了标题就当真了,压根没去看文章内容。
确实皇带鱼作为深海鱼,很多地区的人们都传说钓到皇带鱼就是要有严重的地震要发生了,当然也有说带鱼的,但是比较少。据说日本、中国台湾等地震频发地区多次出现“震前深海鱼集体上岸”的记录,而带鱼作为典型深海物种,其偶然大规模浅水出现,被一些人“移花接木”,说跟地震时间对应上了,于是谣言开始流传。
另外,带鱼和皇带鱼都是体型修长如蛇,银光闪烁似龙鳞,在东亚文化中常被联想为“龙宫使者”或“地龙化身”。传说中龙蛇翻身会引发地动,故其反常现身易被附会为地底巨兽躁动的征兆,契合“动物预知灾难”的传统认知框架,形成“地震鱼”的民间标签。
虽然有些研究表明:地震前岩层应力变化可能影响海洋生物行为。但目前依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能证明带鱼或者皇带鱼等深海鱼的出现跟地震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捕获它们仅仅是概率事件,依赖单一物种行为预测地震显然非常不靠谱。
上一篇:化橘红怎么吃?可以加蜂蜜吗
下一篇:猪蹄软糯黄豆香,炖煮一锅超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