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听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荔枝这事儿,那可是出了名的。大家都以为,这荔枝啊,就是靠快马加鞭,一路狂奔送到长安,博美人一笑的。但您知道吗?这里头可藏着大秘密,驿站里的冰窖,才是荔枝保鲜的大功臣!
荔枝这水果,娇气着呢!白居易就说过,“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就这特性,从岭南那旮旯运到长安,好几千里地呢,光靠马跑,咋能行?可杨贵妃就得吃新鲜的,这可愁坏了底下办事的人。
有人就说了,唐代不是有发达的驿站系统嘛,快马接力,日行几百里不在话下。没错,驿站确实是关键,但光有快马还不够。您想啊,马跑得再快,这荔枝在大太阳底下晒着,没几天也得坏。其实,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到办法了,那就是利用冰窖保鲜。
在古代,藏冰可不是啥稀罕事儿。每到冬天,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官府就派人把冰块凿下来,运到冰窖里藏着。这冰窖啊,一般都建在地下,温度低,能长时间保存冰块。等到夏天,这些冰块可就派上大用场了。
给杨贵妃送荔枝的时候,就是把荔枝和冰块一起,放在特制的容器里。这容器,可能是竹筒,也可能是陶瓮,密封性好,能减少空气流通。然后,再用湿布或者棉被之类的东西把容器包起来,起到隔热的作用。这样,冰块融化得慢,就能给荔枝营造一个低温的环境,延长它的保鲜期。
这运送荔枝的队伍,到了驿站可不光是换马换人。驿站里还藏着冰窖呢,每隔一段路,就得给容器里补充冰块,保证荔枝时刻处在低温状态。您瞧,这一套流程下来,多讲究!
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荔枝,那可真是下了血本。不光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专门开辟了从四川涪州直通长安的 “荔枝道”。这一路上,驿站星罗棋布,最精壮的快马、最干练的骑手严阵以待。荔枝被包裹在浸湿的绢帛里,或者放在装有冰块的竹筒、陶瓮中,骑手们风餐露宿,换马不换人,就为了能让荔枝尽快送到杨贵妃面前。
这看似简单的送荔枝过程,背后反映的可是整个大唐帝国的交通运转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了满足贵妃的一个喜好,帝国机器高速运转,耗费巨大。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年代,能让贵妃开心,可比啥都重要。
现在想想,杨贵妃能吃到新鲜荔枝,可不只是快马加鞭的功劳,驿站里的冰窖,才是背后的 “无名英雄”。这小小的荔枝,承载的是一段历史,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要是没有这冰窖保鲜,杨贵妃能不能笑得那么甜,还真不好说呢!
下一篇:羡慕上海!今年必看的剧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