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客流超2万人次、餐饮门店高朋满座……
今夏,随着南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更新,一片沉淀百年风韵的“黄房子”正快速跃升为冰城文旅新地标。
其中,来自俄罗斯的面包师傅丹科·丹尼斯和他的手工面包坊,自落户街区便成为闪耀的“街星”,随“复活”的百年建筑一同“走红”,每天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排队“打卡”。
半小时售罄,销量多于此前两店总和
“这个店的火爆是我始料未及的,目前每天销量比此前两家门店总和还多。”据丹科手工面包工坊创始人丹尼斯介绍,自8月9日开业以来,“黄房子”店从每天14时30分开始营业,店外便排起长龙,面包大约30分钟售罄,到16时30分左右,蛋糕类产品也基本销售一空。
“来了两次都没买到,这次提前半小时排队终于赶上了!”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因家中老人喜爱天然发酵的俄式面包,以往需专程驱车至松北店购买,如今“黄房子”新店离家更近,以后会常来光顾。店内,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学生王晓航正和朋友坐在餐桌前品尝俄罗斯风味面包,“在百年俄式建筑里,吃着正宗俄式面包,品一杯香浓咖啡,耳畔环绕着街区传来的俄罗斯歌曲,真是一种身在异域的浪漫体验”。
丹尼斯说,之前开在松北区的两家门店都位于居民区,日均销售面包总量在300到500个、蛋糕甜品百余份。而“黄房子”店开业后,不仅有老顾客光临,更吸引了全市各区域消费者及外地游客,“从销量对比足以看出文旅对商业的巨大拉动效应,街区选址让面包坊实现了二次成长。”
圆梦冰城,天然手作深受推崇
46岁的丹尼斯于2021年携家人自广州移居哈尔滨。“这里的气候、建筑与俄罗斯故乡相似,生活安宁,让我决心在此扎根。”受母亲影响,他自幼热爱面包制作,曾在俄罗斯学艺,又至广东磨练技艺,最终选择在哈尔滨实现“面包梦”。
秉持“为家人做健康面包”的理念,丹尼斯坚持采用天然酵母、传统老面发酵工艺,所有果酱、奶酪等辅料均手工制作,全程不使用添加剂与半成品,因而受到崇尚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推崇。
“这家面包是正宗俄式风味,能瞬间唤起留学记忆。”网友“momo”作为莫斯科大学博士如此评价。翻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用料扎实”“天然健康”“唯一缺点就是经常被抢购一空”成为网友们对丹科面包的常见点评。采访中记者得知,店长罗东远竟也是纯纯“丹科粉”,后从食客变为追随者,转型团队核心成员。
因为传统工艺耗时较长,如每批老面面包都需三天时间方可出炉,尽管已为3家店培训了15名员工,仍无法满足顾客需求。丹尼斯说,目前还在积极招聘新员工,同时计划将新店的烤箱从4盘位扩容至12盘位,通过提升产量逐步延长营业时间。
觅得“老配方”,复刻百年黑面包
如今,丹尼斯的面包梦想正在百年“黄房子”里延展。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俄罗斯图书馆购得1900—1925年的面包配方,计划在这座建于1900年的“黄房子”里复刻百年黑面包,并打造集烘焙博物馆、文化展示与体验空间于一体的复合业态。透过玻璃加工间,游客可观摩传统面包制作全程,在博物馆里阅读面包文化故事,未来还将开设儿童饼干DIY体验区。
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焕新,不仅“复活”了老建筑,更激活了文旅商融合的城市新图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街区既保留了欧陆风情的历史肌理,也注入了时尚、浪漫、国际化的休闲体验。如丹科面包坊这样兼具文化品质与消费活力的业态,正成为哈尔滨推动城市更新与文旅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梁可心 文/摄/视频
编辑:姜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