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五一期间,淄博烧烤火遍全网,频频“出圈”,跃升网络“顶流”。老郑虽然没有去淄博“赶烤”,看网上的盛况犹如置身于其中,感觉非常嗨,过了一把串瘾。
最大的感触是车流涌动,人潮鼎沸,各个露天烧烤场,人员爆满,撸串食客,非常快意。如此大的阵势,给人的感觉就是震撼,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一个烧烤,能弄出这样大的阵势,令人震撼之余,也引起人们的联想。烧烤的种类很多,牌子也不少,为何淄博烧烤能这样火?
烧烤的技术含量应该不是很高,很多城市都曾有过街头烧烤,为何多数都不见了?更不要说能成为特色或品牌了。
早在十几年前,有个词叫“低端产业(行业)”,在城市治理整顿和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烧烤餐点和流动烧烤都是被清理之列的,很多流动烧烤在与城管打游击,最终还是被清理了。
与“低端产业”相配套的词是“低端人口”,听起来让人感到非常别扭,但这个词在一些会议中常常出现。
今天,回过头来看,淄博多年没有遇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吗?估计也应该遇到过,但淄博走过来了。
淄博烧烤的火爆,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总结,这里不想展开,只归结为一点就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因为没有人,没有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理念,哪儿来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