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味道藏着童年 —— 是你从小吃到大的糖粥,是睡眼惺忪下楼买的油条,是排队等到的咸豆浆……古城的清晨,总被这些香气叫醒。这份“楼下吃早餐”的烟火气,是姑苏在地文化的活页,也是我们偏爱住在这里的理由。“姑苏早点来” 系列继续带您走访街巷里的早餐老店,读懂古城的清晨时光!
天光未亮,姑苏未醒,而大街小巷的烟火气已袅袅升起,这是一座城市醒来最初的模样——蒸笼叠响、熟客低语,交织出苏州人一天中最踏实、也最温暖的开场。
广济路新民桥菜场入口处,一家挂着“丹凤楼食府”招牌的早点店早已蒸汽氤氲,人声渐起。
这家店源自宣统年间,百年传承至今,白白圆圆的汤包、皮薄馅足的小笼包或是点缀着青豆自带“束腰”的烧麦……几乎包罗了江南早点图谱。
店内最出名的还是绉纱汤包,与常见的小笼包有所不同,绉纱小笼包皮更薄、汤汁更多。老师傅取出面剂子,擀成圆皮,托在掌心宛如蝉翼,然后手指轻拢,包入馅心,顶端留一鱼嘴小口,蒸时蒸汽渗入,皮冻融为汤汁。
未进门口,丹凤楼的蒸笼叠得老高,掀开盖子时,鲜肉汤包皮薄如纸,裹着颤巍巍的汤汁,沾上一点醋,鲜味便在嘴里散开了。而店中另一招牌荠菜馄饨则个大饱满、皮滑馅足,舀一勺连汤带馄饨送入口中,温热鲜香,顷刻间熨帖了胃。最常见的搭配是一碗馄饨配一客小笼包,一湿一干,一汤一馅,是经典的姑苏晨味。
丹凤楼的门头并不张扬,木质匾额、旧式笼屉、有年头感的价目表,处处透着时光沉淀的底气。来这儿吃饭的,有拎着菜篮的阿姨,有专门赶早的游客,也有穿着校服的孩子坐在角落安静喝糊粥。一句“早呀,今朝吃啥?”拉开了苏州人一天的生活序幕。
来姑苏,不妨褪去匆忙,走进街头早餐店,慢慢吃、细细品。你会发现,真正的苏州韵味,不只藏在园林与评弹里,也落在这巷口的烟火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