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小李毕业后,选择了留在北京工作,一个节假日,她她精心挑选了四盒稻香村高级点心,准备带回广东老家送给亲人。
这些糕点对于小李的工资收入来说并不便宜,但却是小李工作后第一次为家人精心准备的礼物,为避免损坏,她没有选择邮寄,而是亲自提着这些点心坐飞机回家,一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们。
可令小李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自己精心守护的“稻香村”点心,竟然被父母的“破大方”给辜负了,被精致糕点撕开的亲情遮羞布,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难怪现在孩子回家不愿意给父母买东西了。
小李带着这精心守护的4盒“稻香村”糕点回到广东后,先去了跟自己关系很好的姑婆家做客,并且拿出了一盒糕点送给姑婆,姑婆很感动,对小李如今的懂事连连称赞,也让小李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小李带着剩下的三盒糕点回到了父母家,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晚上睡觉时,母亲未经她同意,将这些原本打算送给外公外婆的点心,分给了一些不太亲近的邻居和亲戚。
第二天,小李发现点心不见了,询问母亲才知道真相。母亲解释说:“这不是过节嘛,总要给左邻右舍送点东西,表示一下。”小李很失落,她精心准备的礼物计划被打乱了,外公外婆没能收到这份心意,而那些并不亲近的人却分享了这份礼物。
而父母在得知,那盒被分出去的糕点原计划是给孩子外婆时,也给出了解决办法:把原本打算留给一家人吃的那一盒给外公外婆不就行了?可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小李更生气了。
站在小李的视角,自己用毕业工资买的礼物,一路小心翼翼的呵护回来,每一份该给谁那都是计划好了的,一定是要给最亲近的人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因此无论是不给姥姥姥爷、还是不给爸爸妈妈,小李都无法接受,尤其品尝到这份点心的人,还是自己不熟悉的亲戚邻居。
于是才有了小李在网上痛斥父母的“破大方”,在外人面前“打肿脸充胖子”,即使家庭条件有限,也要在面子问题上不落下风,这样把好处给别人的方式,让女生非常难以接受。
一盒“稻香村”点心,撕开了亲情的遮羞布,有网友看完女生的帖子后感同身受:不是看到类似的遭遇,自己也没意识到,难怪现在孩子回家都不愿意买东西了,原来是因为自己把孩子买的东西给了别人,孩子不高兴却也没好意思说。
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撕碎亲情遮羞布的,真的是一盒所谓的精致糕点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年轻人与父母辈之间的认知差异。
在父母眼中,他们把认为珍贵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未必是因为“打肿脸充胖子”,这只不过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所形成的特定价值观和处事方式。
而相比之下,年轻毕业生从小接受的都是现代教育,价值观更趋向于真实、平等和尊重个人意愿,因此无法接受父母用这种方式辜负了自己的孝心。
亲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需要双方共同维护。面对代际间的认知差异,不妨放下固有观念,以开放的态度相互学习。
对于父母来说,学会尊重子女的心意和选择;对于子女来说,理解父母的出发点,耐心引导而非一味抱怨。只有这样,才能让亲情不至于因为一盒小小的糕点而濒临破碎。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