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牛奶养人,但老中医十有八九会劝你少碰牛奶。
因为牛奶是阴寒之物,化不掉的就成了痰湿!
那发酵过的酸奶呢?能喝吗?
其实牛奶发酵后的酸奶,已经完全“变性”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它甚至比牛奶更“补”。
■ 那么今天就从中医角度深八一下酸奶:
酸奶——其实是厚腻的“补品”
▼
徐文兵老师说:浆,比喝水和其他东西都解渴。
何为浆?水和任何发酵后的食物的混合体都属于浆 (醪糟汁水、豆汁、浆水面的浆水等等都是),而酸奶就是这样的浆。
1、酸奶带有天然的酸味,这点酸味,能收虚火,解渴。
在秋天干燥、或者晒过太阳、从室外到室内,觉得燥的时候,喝酸奶就会特别解渴,因为它能滋阴生津、酸甘化阴。
2、酸奶浆——就是浓缩的牛奶,其实比牛奶的“补性”更强:
虽然酸奶经过发酵后寒性较生奶减弱,理论上说更容易被脾胃接受和吸收。
很多人都有乳糖不耐,喝牛奶不太消化,发酵成酸奶和奶酪,基本都能消化了。
但它整体能量和密度都比牛奶更厚重,所以是偏厚腻的东西。
特别是市面上热卖的高蛋白酸奶、奶皮子酸奶等,是通过浓缩工艺把牛奶里的蛋白质和脂肪留下来。
喝起来很考验脾胃的,如果本身 是偏湿气重or体内有热的人,喝完酸奶并不觉得解渴,反而有黏腻、口臭的感觉。
3、酸奶比牛奶好消化,但并不代表它能“助消化”:
很多人喝酸奶是为了益生菌,它能提升我们肠道的消化力。
酸奶本身并不“助消化”,它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后,更容易吸收,我们吃下去的时候不会感觉腻,但饱腹感比较强。
越浓稠、厚重的酸奶,热量&能量都会比较高。
加上市售酸奶以含糖的居多,吃撑后再喝,就是额外多吃糖, 多吃厚腻之物,脾胃转化不了,也会成为痰湿。
容易口渴、上火体质的阴虚人,
是最适合喝酸奶的
▼
✅表现有:
口渴喜凉、经常感觉口干舌燥、喜欢喝凉水;
五心烦热、手心、脚心、胸口、背心和头顶容易发热;
睡眠时出汗比较多、大便干燥等。
借酸奶中天然的酸味,收敛一下虚火;
酸味还能入肝,熬夜后的口干口苦,情绪不好冒出来的虚火,也能喝点酸奶,用酸味柔和肝气。
⚠️但如果你脾胃虚寒,本身湿气又重,喝完酸奶感觉喉咙有痰、舌苔白厚,就不适合喝酸奶了。
酸奶冷着喝,很伤脾阳啊!
我们最好放置室内或者用温水泡一下
▼
✅我每次习惯,把酸奶从冰箱拿出来30分钟再喝:
酸奶在室温(25℃以下):放置 ≤30分钟 (菌群活性损失较少),这样既不伤脾胃,酸奶的益处得到充分保留。
✅找到合适的酸奶搭子:
吃几片醋泡姜,或是撒点肉桂粉、九蒸九晒的姜粉等。
早上吃过碳水后再喝,避免空腹。
千万别眼红什么酸奶碗、隔夜燕麦,容易窜稀啊,我们吃中式健脾酸奶碗~
5分钟中式酸奶碗
健脾胃、不寒凉
▼
【材料】脾土粉,麦片,1个小酸奶。
【做法】先泡半杯脾土粉,碗里铺2厘米麦片,加入泡好的脾土粉浸泡麦片,铺一层酸奶;以上重复一次;最后铺一层厚脾土粉,加盖泡10-15分钟。
开盖后加果干/新鲜水果/坚果碎/黑巧/煮蛋,随缘、有啥加啥。
这个味道我挺喜欢的,口感层次丰富,酸奶好丝滑、它本身也没有那么寒凉了,是好吃又健 脾的“小甜点”。
有几个小方法,
帮大家选到好酸奶
▼
我很怕甜腻腻的酸奶,要喝咱就喝纯的,吃它最醇厚的营养。
一看名字:别选带有“味”字的酸奶
例如,“草莓风味”酸奶是通过添加食用香精、色素等添加剂而获得草莓口感,不含草莓。
发酵乳、酸乳就是纯粹的酸奶,它只有牛(羊)乳/乳粉和发酵菌,不能加其他添加剂,因此它的酸味很强烈。
二看蛋白质含量: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9克/100克。
三看糖分:一些酸奶为了改善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分,最好选无糖or低糖的,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
酸奶是补的,
所以补过头一样会生痰湿~
我们喜欢喝酸奶的,
记得喝完多晒太阳多活动,
以保证完全运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