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一碗面里的传承与开拓——解码兰州牛肉拉面里的“工匠精神”
创始人
2025-09-03 10:03:27
0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而这十六字恰是兰州牛肉拉面匠心传承的生动注脚。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兰州牛肉拉面手艺人守着一方案板、盯着一锅浓汤,以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揉透每块面、调好每勺汤,于“三遍水、三遍灰”的细节里打磨品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追求极致,让这门老手艺在时光沉淀中愈发醇厚。

从后厨里恪守传统的老规矩,到手把手倾囊相授的真功夫,再到校园中鲜活有趣的新体验,如今,兰州牛肉拉面手艺人与传承者们通过守正创新,让这门非遗技艺在坚守中沉淀、在传递中延续、在创新中焕彩,书写着老手艺与新时代的动人故事。

马文斌现场演示牛肉拉面制作技艺 资料照片

守老规矩:把细节刻进骨子里

兰州牛肉拉面的工匠精神,首先藏在代代相传的规矩里。每天清晨,晨雾还未漫过街巷褶皱,金鼎牛肉面鸿宾楼的后厨里,一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已开始与面团的“对话”。按、揉、抻、摔间,原本敦实的面块仿佛有了生命,在案板上旋、转、翻、飞,转眼化作细如发丝的“毛细”,坠入滚开的汤锅,热气中麦香与骨汤香交织——这双手的主人,正是兰州牛肉拉面第四代传承人马文斌。

1975年,18岁的马文斌走进了兰州市饮食服务公司广场清汤牛肉面馆,从此他与一碗面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碗面韧到骨子里的劲道,全凭师傅手上的功夫。马文斌告诉记者:“和面与拉面是技艺的关键。老辈传下的‘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的规矩,容不得半点马虎。蓬灰水的配比、揉面的力道,全凭日积月累的触感来把握。我曾听到面团揉到极致时空气挤压的砰砰声,这才知道面团的‘筋骨’才算揉透。拉面时,手腕的力道要均匀,才能拉出粗细均匀、劲道爽口的面条。如今,我能在一分钟内拉出7碗面,面条根根分明,毛细如丝,大宽匀称。”

在兰州牛肉拉面百年发展历程中,正是无数像马文斌这样的手艺人,把岁月熬进汤里,把功夫揉进面中,将毕生心血倾注其中,用专注与热爱,让兰州牛肉拉面的技艺与精神,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鲜活有力。

传真功夫:手把手教出“活技艺”

工匠精神,首在技艺精湛。系统、科学的技能培训,是铸就精湛技艺的基石。今年7月,牛肉拉面制作师作为新工种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增设在中式面点师职业序列中,让技艺有了更规范的职业发展路径。

“光守着老规矩不够,得把真本事传给年轻人。”马文斌说。每天早上他都会来到鸿宾楼的后厨,站在案板旁,目光紧盯着年轻师傅揉面时手腕的力道,在对方手法生涩、拉面断裂时,便接过面团亲手示范,从揉面的节奏到抻面的角度,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为了让技艺传承更稳定、更可控,他还和团队做了大量细化工作,将一袋面用多少水、多少灰,一碗面放多少肉、多少油、多少香菜和蒜苗都进行了精确量化,用标准化管理为这门老手艺的延续筑牢根基。

行业从业者的热忱与坚守,也得到了工会组织的有力支撑。兰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丁丽平介绍,“今年,我们行业工会创新推出了碎片化时间+分阶段轮训的特色培训模式。精心选取了城关区、七里河区等9家具有代表性的门店作为培训基地。这些门店分布于城市的不同区域,既方便从业者就近参与,又能保证培训的覆盖面。”

拓新路子:让老手艺活在当下

坚守匠心绝非固步自封,如何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已成为兰州牛肉拉面传承路上的重要课题。为吸引年轻人走近并爱上这门老手艺,我市多所中小学创新推出“拉面体验课”,将兰州本土传统饮食文化与学校劳动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感知特色美食文化的底蕴,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近日,兰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就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牛肉面进校园”劳动实践课程。课堂上,拉面老师先以故事为引,将兰州牛肉拉面从街边小摊的烟火初绽,到成长为城市饮食名片的百年历程娓娓道来,让学生们先从文化层面读懂这门手艺的重量。在实操环节,拉面老师手持面团,边演示边拆解动作要领,学生们立刻围拢上前,一边认真记录步骤一边提问。老师耐心解答,还穿梭在学生之间,手把手纠正揉面力度、调整拉面手势,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亲身体验技艺的细节。

从听故事领悟文化底蕴,到看演示领略匠人精神,再到动手实践践行劳动价值,学生们在这场沉浸式课程里,不仅触摸到了老手艺的温度,更读懂了传统技艺传承的意义。

而这样的传承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在持续拓宽传承路径:将以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学校、兰州牛肉拉面创业孵化园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打造专门的兰州牛肉拉面体验馆,让学生能系统学习制作工艺;还计划组织校园美食节,指导学生制作并售卖兰州牛肉拉面等地方特色美食,在提升实践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下班路上的桂花香|一碗煮进秋天... 下午五点多,我刚踩着下班铃出公司门,就被楼下那棵老桂树勾了魂。好家伙,枝桠间全是碎金子似的桂花,风一...
原创 试... 要说广式酸梅鹅,那可是粤式家常菜里的“开胃王者”!酸溜溜的梅子香裹着嫩鹅肉,一口下去酸甜开胃,连汤汁...
荷包蛋的华丽转身:一口酸甜,两... “今天吃啥?”——宇宙级难题。 打开冰箱,孤零零躺着六个鸡蛋,两颗葱,两瓣蒜。别急着叹气,只要厨房还...
破局传统酿造:揭秘迈安德智能酒... 在中国白酒千年酿造技艺的传承中,酒曲作为“酒之骨”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其品质直接决定基酒风味的优劣。如...
一口焦香,满口鲜嫩——家常姜葱... "这道菜端上桌时,金黄焦脆的外皮还冒着热气,轻轻一戳就能听到'咔擦'的脆响。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肉雪白...
艾曼克馕大如脸盆!芝麻花纹烤得... 本文聚焦新疆特色美食艾曼克馕,从其 “大如脸盆” 的独特外形切入,详细介绍了艾曼克馕的起源背景、传统...
调出万能福建饺子馅的黄金比例与... 福建饺子馅以鲜香多汁、食材融合巧妙著称,其黄金比例与独家技巧需兼顾肉菜配比、水分控制和风味层次。以下...
蜜汁这样刷才透亮?凉了也不发硬... 还记得第一次尝到蜜汁鸡腿卷,是在大学同学的家乡宴席上。他的奶奶——一位八十多岁却精神矍铄的老人,端出...
非油炸=不含油?这些零食中的‘... 你有没有发现,明明买了非油炸的零食,体重却一点没降? 你知道吗?78%的人以为非油炸就是低脂,其...
肉嫩汁浓!一碗征服味蕾的家常牛... 牛肋条卤肉饭以肉质软嫩、酱汁浓郁著称,牛肋条的油脂与酱香深度融合,拌入米饭中每一口都极具满足感。以下...
一口沦陷的板栗烧鸡:家常做法大... 要说秋冬季节最让人惦记的家常菜,板栗烧鸡绝对能排进前三。金黄的鸡肉裹着油亮的酱汁,粉糯的板栗吸满肉香...
姑苏早点来丨走进新民桥,一口鲜... 如今,“早市”已不只是“烧菜族”的专属区域,而是学生族打卡寻味、上班族捎带早餐、银发族慢逛采购、游客...
原创 入... 导读:入秋后,使劲吃这肉,比牛肉滋补,比鸡鸭香,简单又营养,太香了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当第...
原创 全... 近期,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在某档热门厨艺展示节目中的经历引发轩然大波,在节目里,全进华以自家养...
原创 微... 咱今天唠唠 “微信式亲子关系” 哈。现在这网络时代,微信可成了咱生活里离不开的东西,亲子之间的交流,...
产地食材 ▎头茬兰州鲜百合,生... *以下内容含广告 兰州鲜百合集观赏、食用、于一身,以肉厚、色洁、味甜著称,生吃,炒着吃,蒸着吃,拌甜...
汪孟恭私房菜:鲜嫩入味洋葱炒牛... 洋葱炒牛肉 一、食材准备(2 人份) 牛肉:300g,优选牛里脊或牛霖肉,肉质细嫩无筋膜,逆着肉...
巨轮调头:名酒集体低度化背后的... 低度化的浪潮,终于席卷了白酒行业。 茅台、五粮液、舍得、古井贡酒——这些曾经坚守高度传统的老牌名酒,...
啤酒酿造过程中:淀粉转化与乙醇... 啤酒中zui关键的成分——乙醇,是由酵母发酵糖类产生的。而这些糖的主要来源,正是麦芽中的淀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