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小吃藏乾坤”,夏天,我家饭桌上就离不开水煮带壳花生 —— 早上配白粥,清爽解腻;下午当零食,嚼着过瘾;晚上配点小酒,更是绝配。但以前我总煮不好,要么只放盐,煮出来的花生 “壳有味、仁没味”,嚼着像啃木头;要么煮完放一会儿,壳就发干发皱,甚至发黑,看着没食欲。后来我试了十几次,终于摸出个小诀窍,现在煮的花生,每一颗都软糯入味,壳不发干、颜色鲜亮,全家一口一个停不下来。今天就把这个新手也能学会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煮花生不用搞复杂的食材,重点就两点:花生要新鲜,调料要常用。
花生:我每次买 1 斤左右,刚好够一家三口吃一顿。买的时候优先挑带点湿泥的新鲜花生,别买那种洗得发白、放久了的 —— 新鲜花生煮出来自带清甜,仁也更饱满;如果买不到带泥的,就选壳子完整、捏着硬实的,避免空壳或仁发瘪的。
调料:都是家里厨房常见的,不用特意买:八角 1 颗(闻着有香味、没虫蛀的最好,多了会抢味)、桂皮 1 小段(太长会发苦,拇指粗细就行)、干红椒 2 个(不吃辣可以不放,主要是增香)、香叶 1 片(要完整的,碎的香味容易散)、花椒 1 小撮(普通红花椒就行,不用贵的)、冰糖 3-4 颗(不是让花生变甜,是提鲜,别多放)、姜片 3 片(去点花生的土腥味,还能增香);另外要备生抽、老抽和盐,这三样是调味的核心,少一样都不行。
很多人煮花生跟着菜谱走,却忽略了 “实操细节”,比如花生要不要泡、小口怎么捏、煮完要不要泡。我下面说的每一步,都是我试错总结出来的,照着做准没错。
刚买的花生表面有泥,直接洗不好洗。我会先把花生放进清水里泡 10 分钟,泡软表面的泥垢,然后用手搓几遍 —— 特别是花生壳的缝隙里,要多搓两下,确保洗干净,不然吃的时候容易蹭一嘴泥。
洗好后别直接煮,一定要逐个给花生捏个小口!这步我之前偷懒跳过,结果煮出来的花生,壳吸满了味,里面的仁却没味道,白煮了。捏的时候不用太用力,用拇指和食指捏花生的 “腰”,捏开一点缝隙就行,别捏太大,不然煮的时候花生仁容易掉出来,反而浪费。
很多人煮东西会提前泡干货调料,其实煮花生不用。八角、桂皮、香叶这些,直接拿手搓两下,去掉表面的浮尘就行;干红椒如果怕辣,就把里面的籽抠掉;花椒不用挑,抓一小撮放进去;冰糖敲成小块,更容易融化;姜片切片,不用切太薄,厚一点煮的时候香味更持久。
把这些配料都放进锅里,不用单独泡,一会儿和花生、水一起煮,香味反而能慢慢释放,还省了泡调料的时间。
找个深一点的锅,把处理好的花生放进去,然后加水 —— 水量一定要没过花生,我一般会多加点,因为煮的时候水会蒸发,要是水少了,煮到一半就干了,花生容易糊底。
接着加调料:生抽加两大勺(我用的是普通生抽,别用味极鲜,太咸会盖过花生的清甜味);盐加一大勺(比平时炒菜多一点,因为花生壳厚,少了味渗不进去);老抽只放小半勺(重点提醒!之前我放了一勺老抽,结果花生煮出来黑乎乎的,还带苦味,后来改成小半勺,刚好能让花生颜色变亮,又不会发黑)。
然后开大火煮,等水烧开后,表面会飘一层浮沫 —— 这是花生里的杂质,一定要用勺子撇掉,不然汤汁浑浊,花生吃着也可能有腥味。撇完浮沫,转小火,盖上锅盖煮 20 分钟。这里的时间要记准:煮 15 分钟,花生仁没熟透,咬着硬;煮 25 分钟,仁又太面,没嚼劲;20 分钟刚好,咬开里面是软糯的,还带点弹劲。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煮好后别着急捞!关火后让花生在汤汁里泡 1 小时,不用盖盖子,让香味慢慢渗进花生仁里。我之前煮好就捞,结果凉了之后,花生的香味全散了,壳还发干;现在泡 1 小时,不管是热吃还是凉吃,都特别入味,壳摸起来还是润的,一点不发干。
可能有人觉得,水煮花生就是个简单小吃,没必要讲究,但其实越简单的食物,越要注意细节,才能吃得健康。
比如花生一定要新鲜,陈花生放久了容易有哈喇味,吃了对身体不好;煮的时候别加太多盐,虽然要入味,但太咸会增加身体负担;也别加料酒,姜片已经能去腥味了,加料酒反而会让花生有股怪味。
另外,夏天吃水煮花生比吃油炸花生健康多了 —— 油炸会让花生的油脂变多,吃多了腻,还容易上火;水煮能保留花生本身的营养,比如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解饿又不腻,老人孩子都能吃。
现在正是新鲜花生上市的季节,价格不贵,自己在家煮,比外面买的干净卫生,还能根据口味调整 —— 爱吃辣的多放个干红椒,爱吃咸的稍微多加点盐,不爱重口的就少放调料,怎么都好吃。
你今天就可以试试这个方法,保证煮出来的花生软糯入味,不发黑不发干,吃完还想再煮。觉得这个诀窍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朋友也能吃到这么好吃的水煮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