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你吃的不是饭,是健康!主食吃多少真的很关键
创始人
2025-09-06 00:42:48
0

2025、9、5日

题目:温馨提示:你吃的不是饭,是健康!主食吃多少真的很关键

来源:新浪健康专栏

说实话,这年头大家吃饭,很多时候吃的不是饭,是情绪。心烦了吃一口,累了吃一口,开心了也吃一口。可你要真问一句:“你知道自己每天吃多少主食吗?”大多数人都答不上来。

有人觉得吃多点也没事,反正主食是填肚子的;还有人反过来,怕胖,一口米饭都不敢多吃。其实啊,这两种想法都靠不住。主食吃得对,是在养命;吃得错,就是在透支寿命。

咱们先说个最基本的事:主食到底是干啥的。通俗点讲,主食就是咱们身体的“加油站”。大米、面条、馒头、玉米、红薯这些,都是咱们常吃的主食。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听起来挺拗口,其实就是身体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你不吃主食,身体就得从脂肪和蛋白质里找能量,这就像你家做饭不用燃气而是烧家具,能用,但不合适。

有些人觉得少吃点主食能减肥,结果是饿得眼冒金星,晚上还得偷偷吃点零食,这跟喝凉水解渴一样,根本治不了根儿。

有人说:“我已经不吃米饭了,我吃的是全麦面包。”其实你去看看配料表,很多所谓的“全麦面包”加了不少糖和油,热量一点儿不低。减主食不等于减热量,这事儿你得整明白。

当然了,主食吃太多也不是啥好事。特别是那种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别看它们干净、软和、香,升糖快得很。

吃完一碗白米饭,血糖就像坐电梯一样唰地一下上去了,胰岛素就得赶紧出来“灭火”。长期这么吃,胰岛素就累坏了,干活也没劲儿了,时间一长,糖尿病就找上门了。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超过了12%,而且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糖前期”。

说到糖前期,这词儿听起来挺吓人,其实你要是不管它,它真能变成糖尿病。每天吃饭时光顾着吃肉喝汤,一碗米饭堆得跟小山似的,饭后又不运动,血糖慢慢就出问题了。

不少人早上起来头晕、手抖,以为是没休息好,其实可能就是血糖在“坐过山车”。主食吃得太随意,身体早晚得抗议

那问题来了,主食到底该吃多少?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大人每天主食的推荐量,大概是250克到400克,具体还得看你年纪、性别、体重,还有平时动得多不多。

比如说你是一位坐办公室的,平时活动少,那就别吃太多;要是你在工地干活儿,或者每天都锻炼,那吃得多点也是应该的。但关键是,你得知道自己吃了多少。很多人连一碗饭多少克都不知道,怎么控制得了?

还有一点别忽略了,就是主食的种类。不是说吃啥都行,米饭、馒头、面条这些白色主食,虽然香,但营养实在太单一了。建议你平时换着吃点杂粮,比如燕麦、小米、玉米、荞麦、红薯这些。

你想啊,白米饭就像白纸,啥都没有;杂粮就像旧书页,虽然颜色旧,但里面有“内容”,也就是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吃得杂一点,身体吸收得也全面点,不容易血糖飙升。

很多人一听“杂粮”就皱眉头,说不好吃、嚼不动、做起来麻烦。其实现在超市有很多做好的杂粮饭、杂粮粥,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吃。

你可以先从一顿饭里掺点杂粮开始,比如白米饭里加点糙米、红豆、燕麦,慢慢口感就适应了。别一下子全换杂粮,那样反而容易拉肚子或者胃胀。

说个你可能没注意的细节:很多超市卖的“粗粮饼干”、“五谷杂粮棒”,其实都是伪粗粮。你去看成分表,糖、油、添加剂一大堆,这种食品吃多了,反而对身体不好。

真正对身体有好处的是那种原始状态的粗粮,比如没加工过的玉米渣、小米、红薯。别让包装骗了你,越看起来“健康”的东西,有时候越藏得深。

再说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吃饭速度。有些人吃饭飞快,三五分钟就能干完一顿饭。这种人其实更容易吃多,血糖升得快,胃还没来得及传信号给大脑,大脑就以为你还饿。

研究发现,吃饭慢一点,咀嚼充分,不仅能让你吃得少点,还能让血糖升得慢点,胃肠也更舒服。有时候不是你吃得多,是你吃得太快了。

再讲讲老年人。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肠胃也弱,很多人就开始吃得越来越精细,什么都煮得软软的,基本全是白米粥、白面馒头。结果越吃越没劲,营养也不够。

其实老年人更需要一些带点纤维的主食,比如小米粥、玉米糊、红薯泥,不但容易消化,还能帮助排便。长期只吃精米白面,老人容易便秘、血糖波动大,甚至影响免疫力。

还有些人特别爱喝粥,说是好消化。其实粥的升糖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白米粥,几乎一喝就进血里了。你要真想喝粥,建议加点燕麦、小米、南瓜、红豆这些杂粮,一是口感更丰富,二是升糖慢,营养也更均衡。别看粥软,血糖波动可不软。

说到底,主食不是敌人,也不是英雄,它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吃对了,它帮你撑起一天的精气神;吃错了,它就像“温柔的陷阱”,表面平静,实际上在慢慢耗你。你吃进去的每一口饭,其实都是在决定你未来的健康走向。

有些年轻人,早餐不吃,中午外卖,晚上烧烤啤酒,一天主食忽多忽少,忽冷忽热。你问他血糖多少,他一脸懵;你问他体重多少,他低头看看肚子说:“大概吧。”

这种状态维持个几年,问题就来了。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说来就来。而且现在这些病越来越年轻化,不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了。

你要是自己一个人吃饭,建议你买个小厨房秤,量一下每天主食的量,一开始繁琐点,但你会慢慢有数。要是跟家人一起吃,就得大家一起调整,别一个人吃得很清淡,另一个人饭碗里堆成山。家庭餐桌,是健康的起点。

很多人以为健康是医院的事,其实健康藏在你每天吃的饭里。身体不会说话,但它会用血糖、血压、体重来提醒你。

别等到查出问题才开始调饮食,那时候调整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你现在吃的每一口饭,都是在为自己的身体“打地基”,地基稳了,楼才盖得高。

饭是日子里最平常的东西,但它也最能看出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你若爱惜自己,就别把饭当成“随便吃吃”的事。你吃的不是饭,是寿命。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1):1-40.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20年)[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在繁华的都市街头,一个23岁的青年摆起了他的小摊。他卖的不是普通的小吃,而是一道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
原创 做... 在制作肉丸的过程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技巧却能显著提升成品的品质。这不仅仅是因为肉丸的口感和风味得到...
原创 2... 标题:20元做了顿晚餐,拍照发了朋友圈,婆婆看后心疼,老妈给我转账。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总...
原创 1...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我们总能找到那些令人惊喜的食谱。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却美味无比的家常菜—...
原创 今... 标题:今天来一款家常番茄搭配苜蓿花爱吃的试试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快速制作...
原创 顿... 标题:顿顿吃也吃不腻,超过三天不吃就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生活的一...
原创 面... 标题:面点师傅教你做鲜肉包子,外形饱满口感松软,鲜香味美超级好吃! 在美食的世界里,有一种味道能够...
原创 鸡... 在烹饪的世界里,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厨师的匠心独运和对食材深刻的理解。然而,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
原创 1... 标题:1个西红柿,1块豆腐,这么做,简单又好吃!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寻找那些简单却能...
温州猪脏粉:酸辣开胃,猪脏处理... 温州猪脏粉:酸辣交织的市井至味 ** 文章摘要 温州猪脏粉是温州地方特色小吃中的经典代表,以酸...
常州大麻糕:咸甜双拼,酥到掉渣... 常州大麻糕是江苏常州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街头美食,以咸甜双拼的独特口味和酥到掉渣的口感闻名遐迩。本文将从...
徐汇区鲜肉月饼:中秋前 2 个... 聚焦徐汇区鲜肉月饼中秋前 2 个月便出现排队热潮这一现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将从鲜肉月饼的历史传...
原创 鸡... 标题:鸡胸肉这么做实在香了,最好吃最下饭的鸡肉做法,学会够用一辈子 在美食的世界里,鸡胸肉以其独特...
原创 乡... 标题:安康五里稠酒:乡村酿造的纯手工艺术 在遥远的乡村,有一种古老的酿酒技艺流传至今,它就是安康五...
原创 你... 榴莲,这热带水果的王者,其独特的香气与口感,自古以来便在美食界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榴...
原创 家... 家宴:妈妈做的下饭菜,营养又好吃,一周七天不重样 ✅星期一:彩椒炒午餐肉➕清炒小白菜➕芹菜炒豆干➕金...
扬州炒饭:鸡蛋虾仁粒粒分明,秘... 本文围绕扬州炒饭中鸡蛋与虾仁粒粒分明的关键需求,从食材选择、预处理,到烹饪步骤、火候把控及调味技巧等...
原创 拒... 拒绝外卖的下午饭:用4道简单小炒喂饱自己,比泡面更香更健康! Fresh 4道简单小炒教程 【油焖...
原创 葱... 葱油饼怎么做金黄酥脆、层次分明,还带着浓郁的葱香?来跟我一探究竟! 葱油饼作为中国传统面食的代表之...
原创 家... 家宴:我和女儿的晚餐,一周七款不重样,营养又好吃 ✅星期一:爆炒香辣鸭胗 ➕蒜蓉粉丝虾 ➕青菜炒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