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罗德(Rodrigo Riveros)
店名:Casa Chile(智利小屋)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会路
罗德在餐厅(新民晚报记者 吴雪舟 摄)
“智利和中国,有一个很奇妙的联系。如果你在中国的西安打个洞,穿透地心,从另一头出来,就到了智利的圣地亚哥附近。”有着小麦肤色、黑色卷发,热情爽朗的“掌柜”罗德用一个地理笑话开启了谈话。
罗德,Rodrigo Riveros,智利人,2014年开始定居上海,“我在读书的时候去过很多国家和城市旅游,上海是我最后一站,是让我决定留下来的地方。”在上海的这11年,他开了自己的YINGOS网上食品超市,主要销售葡萄酒及各类肉食海鲜等;今年6月,他决定把正在经营的酒吧Casa Chile改造成一家正宗的智利菜餐厅。
“我喜爱上海的食物,可以每天吃”
“为什么会做餐饮?或许是因为自己本来就喜欢美食。”罗德幽默地自嘲,并讲起了他初到上海时接触的中式美食。“我很喜欢上海的食物。到中餐厅,看菜单图片上只要有炒面、馄饨、水饺什么的,就可以坐下来吃。”现在,罗德常常自己在家烧中国菜。“我会做西红柿炒鸡蛋,炒包菜,炒西兰花……”
Rodrigo、Annie(后排站立者)和智利老乡在Casa Chile餐厅(新民晚报记者 吴雪舟 摄)
初到上海的时候,罗德的主要工作是销售来自智利的葡萄酒。销路慢慢打开后,有些客户提出,如果酒和食品能一站购齐就更好了。罗德就开始进口一些南美的牛肉、海鲜等,逐渐做成了小有规模的网上超市YINGOS。“夏天的时候,我们还会为客户承办一些户外的烧烤活动,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除了YINGOS网上食品超市,罗德在普陀区新会路上还开了一家Casa Chile酒吧,有很多智利朋友来这里聚会。随着生意的扩大,罗德的想法也越来越多。“我发现,中国好像没有一家专门做正宗智利菜的餐厅。智利的‘本帮菜’非常有特点的,我觉得可以在上海试试。”
为上海带来“世界尽头”的美食
今年6月,他决定将Casa Chile改造成智利菜餐厅。罗德请了来自智利的大厨,自己和妻子Annie一同“坐镇”,招待来尝鲜的上海人和智利的“老乡”们。“目前只是靠大家口耳相传。接下去我们会用一两个月来重新装修,到时候我们的餐厅会更有智利风情。”
智利特色菜品(受访者供图)
菜品则是罗德早早定下来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智利“本帮菜”。目前在店内菜品中,三文鱼沙拉是堂食点单第一名,三文鱼寿司卷则是外卖的“销冠”。
“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对智利餐厅没有概念。”罗德说,“因此当我们在菜单上标注‘智利,是个位于世界尽头的地方’时,人们就会产生好奇感,并且有‘我想尝试一下’的期待。”
智利特色菜品(受访者供图)
在来尝鲜的中国客人中,不少人不知道每道菜的吃法。通常罗德和妻子会适时地提供“指导帮助”。有一道菜叫金枪鱼酿番茄,剖开的番茄里加了金枪鱼和奶酪馅。“要用勺子先把里面的馅挖出来吃掉。如果按照西餐的吃法,用刀切开,馅就会流出来。”罗德说,还有些客人第一次来,一不小心就点多了,他们也会提醒客人适量就好。
智利特色菜品(受访者供图)
“我们有时候会向中国客人推荐我们的饺子。”罗德说的“饺子”,是智利的芝士饺,“我们有牛肉芝士、蘑菇芝士、萨拉米芝士等10种口味呢。”
要把“智利小屋”开到中国更多城市
在上海打拼了11年,罗德觉得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里机会多,节奏快并且很安全。“就连我有时候去酒吧喝杯酒,都能碰巧和隔壁桌聊出一些生意。我是个每天都充满活力的人,这对我太合适了。”
妻子Annie是德国人,在泰国旅游时和罗德相识。相恋后,原先没有来中国计划的Annie跟着罗德来到上海,还在上海交大学了一年多的中文。现在,她是罗德的“贤内助”,两人一起经营餐厅,一起打理网上超市。
罗德(后排中)、Annie(前排左一)和他们的朋友(受访者供图)
“我希望Casa Chile不仅是智利‘老乡’的欢聚地,也是中国朋友们喜欢来的地方。品尝来自智利的美食,感受这里热情、活力又温馨的氛围。”罗德说,他们准备把这样的“智利小屋”开到中国更多的城市。
通讯员 林景 新民晚报记者 吴雪舟